笔趣阁 www.biqugela.org,毒清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总督大人,那自己的官帽子就要飞走了。
天刚蒙蒙亮,姜元吉就踏上了征程,今天就是他飞黄腾达的日子,如果被总督看好,进入云南府衙也不是遥不可及。
兴办明湖书院,在云贵总督贺长龄那里,顺利的通过了,这位贺老大人出自岳麓书院,自然愿意看到这样的大好事儿。
最近贺老大人也过得艰难,滇西的事情越闹越离谱,让人头疼,本想好好做过这一任,没想到临了却摊上了大事。
好在宜良的姜元吉是个能人,于混乱之中,给他带来了一个好消息,正好借着机会,游一游宜良的明湖,松松心也是不错。
听说明湖书院是由杨家老三捐建,贺长龄也来了兴趣,这呆霸王还能做这事儿?
杨猛在宜良挨了闷棍开窍,这可是姜元吉亲历的事情,上师点化的经过,当日他也听了个大概,于是原原本本的说给了贺长龄。
“上师点化,这杨三郎是该做点善事了!过些日子,咱们一道去看看明湖的景致,这书院可是大好事,一定要建好。”
杨家老三究竟打杀了多少烟鬼和官府的差役?贺长龄的耳朵都快听出茧子了,虽说死的那些都不是什么好人,但频频杀伤人命,他家老子积得那点阴德,全给他败光了,这次捐建书院,也算是功德一桩。
贺长龄要亲自去明湖,这是姜元吉没有想到的,杨猛所提的事情,正好不用自己出口了,等贺总督到了宜良,让杨三郎亲自开口,这麻烦事自己也就不用经手了。
回了宜良的姜元吉,第一时间就到了杨家庄园,将贺总督要来的消息,说给了杨猛。
总督前来,两人也要早做些准备,当天杨猛、姜元吉带着各自的人手,就到了明湖。
湖边的龙泉寺已经有些破败了,不过周围的环境倒是不错,依山傍水、鸟语花香,建书院是个再好不过的地方了。
当天宜良的书吏就拿出了书院的图纸,杨猛也不怠慢,召集了部分庄农佃户,就开始了书院的建造。几天时间,建造书院,当然是不可能的。
但将书院的地基清理出来,时间却是足够的,另外砖瓦石料,这些东西也可以储备了,等贺总督一来,看到一副热火朝天的模样,姜元吉那里就要有好处了。
对于明湖书院,贺长龄显然也很上心,仅过了三天,他就轻装简从的来了宜良,在姜元吉的陪同下,一起来到了明湖。
本来杨猛不打算见这位贺总督的,可贺总督却特意提到了他,无奈的杨猛,只能从庄园赶到了明湖。
“好个威猛的杨三郎,当日追打老夫,你可还记得?”
杨士勤的面子,加上五万两的书院,贺老大人也是心情舒畅,开起了杨猛的玩笑。
贺长龄挥洒自如,杨猛却觉得有些窘迫,这位可是封疆大吏,说话一定得小心,千万可不能给杨家招灾惹祸。
“当日要打我的时候,你哇哇乱叫,今日倒好,怎么做了锯嘴的葫芦?也罢!说说你为何要建书院啊?”
见杨猛有些拘谨,贺长龄也放下了架子,没了官威这贺总督也就是个糟老头子,杨猛也慢慢的有些适应了。
“杨三浑浑噩噩十六年,遇到上师点化,这才开了窍,可不识字是个大问题,杨三愚钝,虽说这些日子认了几个大字,可拿过书本,他认得我我却不认得他。
杨三就想啊,弄几个读过书的给我讲讲,是不是好一些呢?于是便有了建书院的想法。
再有我们家在宜良以田庄为主,历代不是有农学书吗?杨三是这么想的,让杨家的庄农佃户,跟着我一起学,地里的出产多了,庄农佃户的日子好过一些,杨家的收入也能提高一些。
总督大人,你看现在杨三投了五万银子,等地里的收成多了,杨家赚的可就是几个五万,几十个五万了。”
贺长龄是个读书成精的妖孽,能做到一省总督,心智也一点不缺,和他玩心计智谋,吃亏的可能就是自己,不如把想法实实在在的说出来。
“好!三小子,你不错!你很不错!点化你的那位上师也该是个大德之人,你小小年纪能有这份想法,也算是个济世之人。
耕读传家乃是美德,如今的云南却不成了,田地出产不足,到处都是流民,这法子使得,若是你这里做成了,我老头子出力支持你们杨家,让你杨家在云南兴兴旺旺。”
杨家老三很不错,这个法子,也给贺长龄一个启发,云南虽说气候不错,可粮食却是个大问题,因为吃不上饭,许多的民乱就是因此而起。
二十年前的傈僳族地王叛乱,如今跟着回回搅乱云南局势的流民,如果能稳定了田产,这些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没想到这次宜良之行,不仅放松了精神,还得到了杨三郎的启发,莫不是那位上师,在借着杨三郎之口,化解云南的乱局。
耕读传家,书院建好了,不仅要推广农学,还要让庄农佃户读读儒家的经典,让他们知诗书、达礼仪、修身养性,也能少些乱民暴民。
这个事情如果办好了,有个十年八年,云南的局势必定会慢慢稳定,天下有家皆乐土,手里有了粮食,哪个还愿意造反?
总督大人,那自己的官帽子就要飞走了。
天刚蒙蒙亮,姜元吉就踏上了征程,今天就是他飞黄腾达的日子,如果被总督看好,进入云南府衙也不是遥不可及。
兴办明湖书院,在云贵总督贺长龄那里,顺利的通过了,这位贺老大人出自岳麓书院,自然愿意看到这样的大好事儿。
最近贺老大人也过得艰难,滇西的事情越闹越离谱,让人头疼,本想好好做过这一任,没想到临了却摊上了大事。
好在宜良的姜元吉是个能人,于混乱之中,给他带来了一个好消息,正好借着机会,游一游宜良的明湖,松松心也是不错。
听说明湖书院是由杨家老三捐建,贺长龄也来了兴趣,这呆霸王还能做这事儿?
杨猛在宜良挨了闷棍开窍,这可是姜元吉亲历的事情,上师点化的经过,当日他也听了个大概,于是原原本本的说给了贺长龄。
“上师点化,这杨三郎是该做点善事了!过些日子,咱们一道去看看明湖的景致,这书院可是大好事,一定要建好。”
杨家老三究竟打杀了多少烟鬼和官府的差役?贺长龄的耳朵都快听出茧子了,虽说死的那些都不是什么好人,但频频杀伤人命,他家老子积得那点阴德,全给他败光了,这次捐建书院,也算是功德一桩。
贺长龄要亲自去明湖,这是姜元吉没有想到的,杨猛所提的事情,正好不用自己出口了,等贺总督到了宜良,让杨三郎亲自开口,这麻烦事自己也就不用经手了。
回了宜良的姜元吉,第一时间就到了杨家庄园,将贺总督要来的消息,说给了杨猛。
总督前来,两人也要早做些准备,当天杨猛、姜元吉带着各自的人手,就到了明湖。
湖边的龙泉寺已经有些破败了,不过周围的环境倒是不错,依山傍水、鸟语花香,建书院是个再好不过的地方了。
当天宜良的书吏就拿出了书院的图纸,杨猛也不怠慢,召集了部分庄农佃户,就开始了书院的建造。几天时间,建造书院,当然是不可能的。
但将书院的地基清理出来,时间却是足够的,另外砖瓦石料,这些东西也可以储备了,等贺总督一来,看到一副热火朝天的模样,姜元吉那里就要有好处了。
对于明湖书院,贺长龄显然也很上心,仅过了三天,他就轻装简从的来了宜良,在姜元吉的陪同下,一起来到了明湖。
本来杨猛不打算见这位贺总督的,可贺总督却特意提到了他,无奈的杨猛,只能从庄园赶到了明湖。
“好个威猛的杨三郎,当日追打老夫,你可还记得?”
杨士勤的面子,加上五万两的书院,贺老大人也是心情舒畅,开起了杨猛的玩笑。
贺长龄挥洒自如,杨猛却觉得有些窘迫,这位可是封疆大吏,说话一定得小心,千万可不能给杨家招灾惹祸。
“当日要打我的时候,你哇哇乱叫,今日倒好,怎么做了锯嘴的葫芦?也罢!说说你为何要建书院啊?”
见杨猛有些拘谨,贺长龄也放下了架子,没了官威这贺总督也就是个糟老头子,杨猛也慢慢的有些适应了。
“杨三浑浑噩噩十六年,遇到上师点化,这才开了窍,可不识字是个大问题,杨三愚钝,虽说这些日子认了几个大字,可拿过书本,他认得我我却不认得他。
杨三就想啊,弄几个读过书的给我讲讲,是不是好一些呢?于是便有了建书院的想法。
再有我们家在宜良以田庄为主,历代不是有农学书吗?杨三是这么想的,让杨家的庄农佃户,跟着我一起学,地里的出产多了,庄农佃户的日子好过一些,杨家的收入也能提高一些。
总督大人,你看现在杨三投了五万银子,等地里的收成多了,杨家赚的可就是几个五万,几十个五万了。”
贺长龄是个读书成精的妖孽,能做到一省总督,心智也一点不缺,和他玩心计智谋,吃亏的可能就是自己,不如把想法实实在在的说出来。
“好!三小子,你不错!你很不错!点化你的那位上师也该是个大德之人,你小小年纪能有这份想法,也算是个济世之人。
耕读传家乃是美德,如今的云南却不成了,田地出产不足,到处都是流民,这法子使得,若是你这里做成了,我老头子出力支持你们杨家,让你杨家在云南兴兴旺旺。”
杨家老三很不错,这个法子,也给贺长龄一个启发,云南虽说气候不错,可粮食却是个大问题,因为吃不上饭,许多的民乱就是因此而起。
二十年前的傈僳族地王叛乱,如今跟着回回搅乱云南局势的流民,如果能稳定了田产,这些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没想到这次宜良之行,不仅放松了精神,还得到了杨三郎的启发,莫不是那位上师,在借着杨三郎之口,化解云南的乱局。
耕读传家,书院建好了,不仅要推广农学,还要让庄农佃户读读儒家的经典,让他们知诗书、达礼仪、修身养性,也能少些乱民暴民。
这个事情如果办好了,有个十年八年,云南的局势必定会慢慢稳定,天下有家皆乐土,手里有了粮食,哪个还愿意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