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四章:往死里整 (1/2)
全本小说网 biqugela.org,锦衣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在张静一看来。
若是不进行土地改革,彻底地打断土地的投机问题,那么就等于全天下数千万上亿人口,都窝在两京十三省里,大家拼命的卷。
有钱,攒着!
攒着干嘛?
买地!
那么这资金,就永远无法有效的流入其他的领域,结果因为大量的资金疯狂的进入土地,这也抬高了地价。
地价一高,所有兼并了土地的人就成了最大的受益者,毕竟地价涨了。
那么便有更多的人吃糠咽菜,也要继续买地不可。
人们的消费力,几乎是不存在的,毕竟花钱享受,哪里有买地香?
这天下两百多年,两百多年的兼并,绝大多数的土地,已经落入了这些大大小小的士绅和地主的手中。
而贫者想要耕种却也不过沦为雇农,从此世世代代为士绅们耕种,最终形成了人身依附的关系。
这显然也是明朝灭亡的最重要原因。
因为士绅们的土地越来越多,但是他们的资金和投资,并没有对这天下带来正面的作用!
这种疯狂的购地行为,既不会产生新的需求,同时也让一个个自耕农破产。
与此同时,随着土地兼并,他们的土地越来越多,依附于他们身上的人自然也就越来越多,某种程度,他们已经开始膨胀为一个个可以决定地方事务的豪强了。
朝廷委派的县令,要嘛与他们同流合污,若是不肯合作,面对一个县里土地最多的几个士绅,区区一个县令,不过是傀儡而已。
士绅之间,又进行了广泛联姻,同时垄断了知识,最终大量的士绅子弟进入朝堂,为他们保驾护航。
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分田地可以说是安置流民,是维持天下的稳定。
毕竟失地的人已经越来越多,已到了愈演愈烈的势头,大量没有土地的流民,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迟早要成为流寇,最终,形成一个个反抗朝廷的军事团体。
另一方面,就是斩断这种全民购地的投资模式,一旦彻底的斩断,根本不允许土地随意在私人之间流转,那么这些平日里老财们积攒下来的钱财,就势必会向其他的行业开始流动。
正因如此,所以张静一才认为,当土地失去了投资的价值之后,许多行业,都可能兴旺起来,这其实就是所谓的一鲸落万物生。
数千万上亿人口,是不可能永远指望着靠天来吃饭的,农业固然是根本,可是这有限的土地,已经无法承载日益增多的人力了。
想要破局,靠这种疯狂内卷的方式是不成的,只有百工兴旺,才能让那些无法在乡间立足的流民,有个养家糊口的机会!才能给许多百姓一个可以让自己翻身的希望。
天启皇帝对此,还是有些懵懂,不过这不打紧,他不用关注这些,张静一说的话,他是相信的。
既然相信,那么自然而然,也就让张静一去干便好了。
于是天启皇帝道:“那么卿家以为,这些事,交给谁去干为好?沈阳那边,招徕和安置流民,交给了毛文龙,那么谁来主持这分田产的大计呢?”
张静一便道:“臣听说,袁崇焕还活着,不过还在狱中。”
“那个家伙?”天启皇帝听罢,不禁挑眉,他对袁崇焕是有怨言的。
这不是一个废物吗?
辽人守辽土,是这袁崇焕提议的。
宁锦防线,也是这个家伙提议的。
至于三年五年平辽,也是他亲口说的。
此后呢,让他彻查辽将,他倒是好,干是干了一点,结果最后被人一锅端了。
天启皇帝不由道:“此人就好夸夸其谈,只怕难以成事。”
张静一显然和天启皇帝的看重点不同,此时他道:“可是陛下,不管怎样,最起码他是我们的人!起初的时候,他彻查辽将,就已与这些辽将们反目。此后辽将们谋反,又将他下了大狱。这样一个人,是绝不可能和辽东这些人同流合污的。何况,他毕竟对辽东了如指掌。”
“至于他之所以没有作为……臣斗胆说一句,像辽东这种情况,任何巡抚,其实都难有作为。在这辽东,上上下下的都是和辽人有关系,所谓的辽将,其实就是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军阀,袁崇焕当初只凭借一道圣旨来了这辽东,又拿什么节制这些骄兵悍将呢?”
“现如今,这些人已连根拔起,接下来要做的工作,虽然职责繁重,可实... -->>
在张静一看来。
若是不进行土地改革,彻底地打断土地的投机问题,那么就等于全天下数千万上亿人口,都窝在两京十三省里,大家拼命的卷。
有钱,攒着!
攒着干嘛?
买地!
那么这资金,就永远无法有效的流入其他的领域,结果因为大量的资金疯狂的进入土地,这也抬高了地价。
地价一高,所有兼并了土地的人就成了最大的受益者,毕竟地价涨了。
那么便有更多的人吃糠咽菜,也要继续买地不可。
人们的消费力,几乎是不存在的,毕竟花钱享受,哪里有买地香?
这天下两百多年,两百多年的兼并,绝大多数的土地,已经落入了这些大大小小的士绅和地主的手中。
而贫者想要耕种却也不过沦为雇农,从此世世代代为士绅们耕种,最终形成了人身依附的关系。
这显然也是明朝灭亡的最重要原因。
因为士绅们的土地越来越多,但是他们的资金和投资,并没有对这天下带来正面的作用!
这种疯狂的购地行为,既不会产生新的需求,同时也让一个个自耕农破产。
与此同时,随着土地兼并,他们的土地越来越多,依附于他们身上的人自然也就越来越多,某种程度,他们已经开始膨胀为一个个可以决定地方事务的豪强了。
朝廷委派的县令,要嘛与他们同流合污,若是不肯合作,面对一个县里土地最多的几个士绅,区区一个县令,不过是傀儡而已。
士绅之间,又进行了广泛联姻,同时垄断了知识,最终大量的士绅子弟进入朝堂,为他们保驾护航。
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分田地可以说是安置流民,是维持天下的稳定。
毕竟失地的人已经越来越多,已到了愈演愈烈的势头,大量没有土地的流民,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迟早要成为流寇,最终,形成一个个反抗朝廷的军事团体。
另一方面,就是斩断这种全民购地的投资模式,一旦彻底的斩断,根本不允许土地随意在私人之间流转,那么这些平日里老财们积攒下来的钱财,就势必会向其他的行业开始流动。
正因如此,所以张静一才认为,当土地失去了投资的价值之后,许多行业,都可能兴旺起来,这其实就是所谓的一鲸落万物生。
数千万上亿人口,是不可能永远指望着靠天来吃饭的,农业固然是根本,可是这有限的土地,已经无法承载日益增多的人力了。
想要破局,靠这种疯狂内卷的方式是不成的,只有百工兴旺,才能让那些无法在乡间立足的流民,有个养家糊口的机会!才能给许多百姓一个可以让自己翻身的希望。
天启皇帝对此,还是有些懵懂,不过这不打紧,他不用关注这些,张静一说的话,他是相信的。
既然相信,那么自然而然,也就让张静一去干便好了。
于是天启皇帝道:“那么卿家以为,这些事,交给谁去干为好?沈阳那边,招徕和安置流民,交给了毛文龙,那么谁来主持这分田产的大计呢?”
张静一便道:“臣听说,袁崇焕还活着,不过还在狱中。”
“那个家伙?”天启皇帝听罢,不禁挑眉,他对袁崇焕是有怨言的。
这不是一个废物吗?
辽人守辽土,是这袁崇焕提议的。
宁锦防线,也是这个家伙提议的。
至于三年五年平辽,也是他亲口说的。
此后呢,让他彻查辽将,他倒是好,干是干了一点,结果最后被人一锅端了。
天启皇帝不由道:“此人就好夸夸其谈,只怕难以成事。”
张静一显然和天启皇帝的看重点不同,此时他道:“可是陛下,不管怎样,最起码他是我们的人!起初的时候,他彻查辽将,就已与这些辽将们反目。此后辽将们谋反,又将他下了大狱。这样一个人,是绝不可能和辽东这些人同流合污的。何况,他毕竟对辽东了如指掌。”
“至于他之所以没有作为……臣斗胆说一句,像辽东这种情况,任何巡抚,其实都难有作为。在这辽东,上上下下的都是和辽人有关系,所谓的辽将,其实就是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军阀,袁崇焕当初只凭借一道圣旨来了这辽东,又拿什么节制这些骄兵悍将呢?”
“现如今,这些人已连根拔起,接下来要做的工作,虽然职责繁重,可实...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