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la.org,儒道之天下霸主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正气盟!
宁江在他的蜀笺上,写下这三个字,用鹅毛笔把它圈起来,与“赫冲门”、“五雷观”等等,用细线连在一起。
全清派发展得很快,短短的几年里,在京城就有了一股庞大的势力,但它的弱点,恰恰就是它发展得太快,许多手尾都还没有擦干净。虽然被压迫和并吞的那些小帮会,单独一两个已经没有办法相抗全清派,但是,一旦它们串联起来,这股力量就绝不输于全清派。
杀鲍青,一方面是为了压制全清派和春笺丽的背后势力,另一方面,是要斩断在京城的根基还不够稳健的全清派,在江湖最底层的歌伎、走卒等下九流之间的触手,让他们注意不到暗中的串联。
但是现在,随着齐赴京城的数千举人们的返乡,来自各地的巡检司精英,也将纷纷离开京城,奔赴各地。悬挂在京城江湖之上的无形之剑,也会跟着松懈。毕竟,江湖永远都在那里,为了会试,把它死死压制住一个月,并没有什么问题,想要一直压制下去那却是不可能的。
甚至于,会试期间的这一个月里,如同死水一潭的“江湖”,随着数千学子的散去,在朝廷注意不到的角落里,已经开始出现了反弹。至于被江湖人物称作“六扇门”的三法司衙门,虽然注意到了这一点,但也没有管太多。
想要避免这种事发生,除非天下禁武,但那是不可能做到的事。又或者是,像儒道一般,开设一条上升通道,让每一个武者,都像儒生一般,为了他们的前途,变得谨小慎微,但是,要让朝堂上的儒官给武者让出一条上升通道,那比天下禁武还不可能。
只是,被会试期间出现的京城分尸案,吸引了绝大部分注意力的启封府和三法司衙门,还没有意识到,今年的江湖,比往常更加的暗潮汹涌。
四月初八,天气已是变得极为炎热。
会试取得的“贡生”身份,只是过渡性质,不像刚考中举人时,有大量的应酬。
但因为“小三元”比较少见,宁江自然也免不了受到一些达官贵人的邀请。只不过,这一次,只要是能够接下的应酬,他基本上都不拒绝,途中又抄了几首诗,一时声名更盛。
这一天,宁江接到的却是吏部尚书府上的请柬,当然请他的不是吏部尚书,而是吏部尚书之子郑贤。
郑贤虽然没有参加会试,并不是贡生,但因为他是国子学的“上等上舍生”,可以免试进入殿试,邀请会试出来的知名学子,提前拉进关系,也是很正常的事。
单凭着他是吏部尚书之子,受到邀请的贡生们,也没有不去的理由。毕竟,日后一旦外放为官,吏部可是管理着对他们的政绩考核。
宁江当然没有推辞的理由,所以,下午的时候,他只是把妹妹叫来,安排她晚上去做一件事,然后就赴会去了。
被哥哥交待了任务的小梦,脸色有些苍白……
***
宁江来到了吏部尚书郑安所在的郑府。
这一趟,郑贤邀请的客人确实不少,其中,又以这一次会试的一等生居多。
郑祥作为郑贤的弟弟,自然也跟着出来招待,可惜路知远没有出现,要不然宁江很想问问他的名次怎样?
不过,郑贤居然还请了宋俊哲。
宋俊哲看到宁江的时候,一脸铁青,但终究还是拱了拱手。宁江自是无所谓的还了个礼。
因为是年轻人的宴会……说是年轻人,实际上内中也有几个四十多岁的新晋贡生,而大多数的学子,也都有二三十岁,像宁江这般年轻的,其实不多。不过在大周王朝的读书人中,更多的是按着科考的年份来排先进后辈的,今日做客的,要么是郑贤的好友,要么即将与郑贤一同参加即将到来的殿试,因此,年纪相差再多,也算是同一辈。
郑安夫妇也就出来,与众人打了一声招呼,然后便又回到后府。
入座时,郑贤要请今科会试的会元坐在首位,宁江自然不肯……倒不是因为他谦虚,这个是读书人的“应有之义”。郑贤要是不请他入首座,那是郑贤的失礼,他要是真的坐了首座,那是他的傲慢。推来推去是必须的,没办法,读书人就是怎么累。
当然,最后,因为宁江连番推辞,还是按着年纪来排定座次……虽然按着地位,宋俊哲身为皇族,地位最高,但今晚是“读书人的宴会”,郡王府世子的身份,在这样的场合起不到什么作用。
众人坐定之后,郑贤道:“其实,今日我还请了一位佳人,只是那位佳人,自言得罪了在座中的某位客才子,自称无颜相见……”
他故意顿了一顿,其他人一听,既然是“佳人”,那还等什么啊?赶紧请出一见啊?至于说得罪了在座中的某人,那不管得罪的是谁,请来陪个礼,大家体谅一下就是。
绝大多数人,都不记得有什么“佳人”得罪了自己,再说,既然是“佳人”,那得罪了又有什么关系,我肯定是对佳人宽宏大量的呀?于是,纷纷起哄,要郑贤赶紧将那位佳人请出。
郑贤见气氛到来,于是拍了拍手,让大家先停止喧哗。然后道:“那位佳人自言有过,愿以琴曲赔罪,取得那位才子的原谅,方才敢于现身,还请诸位一赏。”
众人安静下来,三座假山,合成“山”形,山的另一边,晚霞悠悠。青烟袅袅升起,显然有人在那一边燃炉焚香。然后,琴声如同珠玉落盘,琳琅响起,先如丝竹,悦耳动听,再如灵雨,幽幽然然。这里的无一不是有着学问的才子,单是这一个开头,便知山后的佳人,造诣过人,俱是屏住气息。
琴声悠扬,畅叙幽情,极尽视听之娱,纵连宁江也不由得微微的动了动容,山后那人,在琴技上的造诣,只怕不下于绮梦。
琴声中,一个略带忧伤,犹如天籁一边的少女声音,美妙的响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 -->>
正气盟!
宁江在他的蜀笺上,写下这三个字,用鹅毛笔把它圈起来,与“赫冲门”、“五雷观”等等,用细线连在一起。
全清派发展得很快,短短的几年里,在京城就有了一股庞大的势力,但它的弱点,恰恰就是它发展得太快,许多手尾都还没有擦干净。虽然被压迫和并吞的那些小帮会,单独一两个已经没有办法相抗全清派,但是,一旦它们串联起来,这股力量就绝不输于全清派。
杀鲍青,一方面是为了压制全清派和春笺丽的背后势力,另一方面,是要斩断在京城的根基还不够稳健的全清派,在江湖最底层的歌伎、走卒等下九流之间的触手,让他们注意不到暗中的串联。
但是现在,随着齐赴京城的数千举人们的返乡,来自各地的巡检司精英,也将纷纷离开京城,奔赴各地。悬挂在京城江湖之上的无形之剑,也会跟着松懈。毕竟,江湖永远都在那里,为了会试,把它死死压制住一个月,并没有什么问题,想要一直压制下去那却是不可能的。
甚至于,会试期间的这一个月里,如同死水一潭的“江湖”,随着数千学子的散去,在朝廷注意不到的角落里,已经开始出现了反弹。至于被江湖人物称作“六扇门”的三法司衙门,虽然注意到了这一点,但也没有管太多。
想要避免这种事发生,除非天下禁武,但那是不可能做到的事。又或者是,像儒道一般,开设一条上升通道,让每一个武者,都像儒生一般,为了他们的前途,变得谨小慎微,但是,要让朝堂上的儒官给武者让出一条上升通道,那比天下禁武还不可能。
只是,被会试期间出现的京城分尸案,吸引了绝大部分注意力的启封府和三法司衙门,还没有意识到,今年的江湖,比往常更加的暗潮汹涌。
四月初八,天气已是变得极为炎热。
会试取得的“贡生”身份,只是过渡性质,不像刚考中举人时,有大量的应酬。
但因为“小三元”比较少见,宁江自然也免不了受到一些达官贵人的邀请。只不过,这一次,只要是能够接下的应酬,他基本上都不拒绝,途中又抄了几首诗,一时声名更盛。
这一天,宁江接到的却是吏部尚书府上的请柬,当然请他的不是吏部尚书,而是吏部尚书之子郑贤。
郑贤虽然没有参加会试,并不是贡生,但因为他是国子学的“上等上舍生”,可以免试进入殿试,邀请会试出来的知名学子,提前拉进关系,也是很正常的事。
单凭着他是吏部尚书之子,受到邀请的贡生们,也没有不去的理由。毕竟,日后一旦外放为官,吏部可是管理着对他们的政绩考核。
宁江当然没有推辞的理由,所以,下午的时候,他只是把妹妹叫来,安排她晚上去做一件事,然后就赴会去了。
被哥哥交待了任务的小梦,脸色有些苍白……
***
宁江来到了吏部尚书郑安所在的郑府。
这一趟,郑贤邀请的客人确实不少,其中,又以这一次会试的一等生居多。
郑祥作为郑贤的弟弟,自然也跟着出来招待,可惜路知远没有出现,要不然宁江很想问问他的名次怎样?
不过,郑贤居然还请了宋俊哲。
宋俊哲看到宁江的时候,一脸铁青,但终究还是拱了拱手。宁江自是无所谓的还了个礼。
因为是年轻人的宴会……说是年轻人,实际上内中也有几个四十多岁的新晋贡生,而大多数的学子,也都有二三十岁,像宁江这般年轻的,其实不多。不过在大周王朝的读书人中,更多的是按着科考的年份来排先进后辈的,今日做客的,要么是郑贤的好友,要么即将与郑贤一同参加即将到来的殿试,因此,年纪相差再多,也算是同一辈。
郑安夫妇也就出来,与众人打了一声招呼,然后便又回到后府。
入座时,郑贤要请今科会试的会元坐在首位,宁江自然不肯……倒不是因为他谦虚,这个是读书人的“应有之义”。郑贤要是不请他入首座,那是郑贤的失礼,他要是真的坐了首座,那是他的傲慢。推来推去是必须的,没办法,读书人就是怎么累。
当然,最后,因为宁江连番推辞,还是按着年纪来排定座次……虽然按着地位,宋俊哲身为皇族,地位最高,但今晚是“读书人的宴会”,郡王府世子的身份,在这样的场合起不到什么作用。
众人坐定之后,郑贤道:“其实,今日我还请了一位佳人,只是那位佳人,自言得罪了在座中的某位客才子,自称无颜相见……”
他故意顿了一顿,其他人一听,既然是“佳人”,那还等什么啊?赶紧请出一见啊?至于说得罪了在座中的某人,那不管得罪的是谁,请来陪个礼,大家体谅一下就是。
绝大多数人,都不记得有什么“佳人”得罪了自己,再说,既然是“佳人”,那得罪了又有什么关系,我肯定是对佳人宽宏大量的呀?于是,纷纷起哄,要郑贤赶紧将那位佳人请出。
郑贤见气氛到来,于是拍了拍手,让大家先停止喧哗。然后道:“那位佳人自言有过,愿以琴曲赔罪,取得那位才子的原谅,方才敢于现身,还请诸位一赏。”
众人安静下来,三座假山,合成“山”形,山的另一边,晚霞悠悠。青烟袅袅升起,显然有人在那一边燃炉焚香。然后,琴声如同珠玉落盘,琳琅响起,先如丝竹,悦耳动听,再如灵雨,幽幽然然。这里的无一不是有着学问的才子,单是这一个开头,便知山后的佳人,造诣过人,俱是屏住气息。
琴声悠扬,畅叙幽情,极尽视听之娱,纵连宁江也不由得微微的动了动容,山后那人,在琴技上的造诣,只怕不下于绮梦。
琴声中,一个略带忧伤,犹如天籁一边的少女声音,美妙的响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