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la.org,大明元辅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蛟门公,若说隆万两朝乃是大明二度中兴,愚以为可矣。然则国朝所以有中兴之象,非独臣下之有为也,实乃君上有为在先,臣下有为在后,君臣相济,而后中兴。”
高务实依旧保持澹澹地笑容,说道:“若非先帝圣明独照,岂有文正公大新国政,以至蛟门公所谓中兴之始?若非今上英睿进取,又谈何先师之蓄、先舅之衍,以及瑶泉公之展?
至于务实,乃因幼时早受先帝器重,委为太子伴读,是以为陛下明知秉性,俄尔用于南北各地,稍见微功。如此观之,倘无先帝之灼见,陛下之明睿,乃至同僚助力、同袍齐心,务实不过碌碌辈尔,不值一提。”
官场之上,论功述业,怎样才叫政治正确?
但凡我有什么功劳,那都是因为领导高瞻远瞩,前辈不吝提携,同僚无私帮助。至于我个人,只是做了一点微不足道的本职工作,如要论功,实在只能叨陪末座罢了。
这还是在大明朝,倘若是在后世的话,那你在说到自己之前,还千万要加上一句群众大力支持。
这,就叫政治正确,是永远错不了的回答。而且只有坚持这样的做派,才能永远保持自己处于得道多助的状态。
千万不能经不住夸,人家一夸就翘尾巴,到处得意洋洋,逢人都拿自己的长处去比对方的短处,结果看不起身边的其他人,甚至看不起领导,那就完犊子了,栽跟头不过早晚而已。
高务实说出这番话来,沉一贯并不意外。这原本就是高务实的一贯作风,沉一贯早有预料,只是仍不觉感到心情一阵沉重。
沉一贯感到的沉重,来源于对手的无懈可击。无论是前不久他刚刚回朝时自己的故意激怒,还是现在的刻意吹捧,高务实永远都能保持冷静面对,不卑不亢,仿佛天底下没有任何事能让他的心绪出现明显的波动。
如果说对方是个老狐狸,那也还罢了。可他高务实明明才三十许人,不过是多数进士刚刚金榜题名的年纪,是如何修炼出这般宠辱不惊的心境与城府来的?难不成天底下真有人是“生而知之者上也”?
但沉一贯到底是沉一贯,他马上在心里告诉自己:天底下绝无任何人是无懈可击的,如果有,那只能说明自己还没找到他的破绽。
不过即便如此,沉一贯此刻却也无暇再去寻找高务实的破绽了,毕竟当前的局面已经危如累卵,自己今天找他前来也不是为了这些,而是为了讲和——至少暂时讲和。
“吾闻日新公之本经为《易》,如今看来果是不假。似这般‘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者,天下间舍日新公何人?”
沉一贯笑着道,然后也不等高务实继续打太极推手,又自顾自道:“先前,愚以今上之功业足以告天诉地,故建言吾皇封禅泰山。而后,听闻是日新公说服皇上暂停封禅之议,且待今年出兵,彻底覆灭残元之后再行封禅,不知此情是否属实?”
这消息早就传出去了,而且沉一贯是何等人,他得到的消息当然不可能有误,之所以这样问,显然是有后话要说,这一点高务实一看便知。
不过高务实也不在意,这是不需要隐瞒的事,既然沉一贯问了,自己就大大方方回答好了,反正这个问题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沉一贯想引出什么来。
“然也。”高务实颔首道:“行百里者半九十,吾皇功业虽盛,到底还缺了察哈尔部彻底覆灭,或者完全臣服。而若不做成此事,则难言金瓯无缺,算不得十全武功,岂好告天诉地于泰山?”
“还是日新公考虑周全,此事倒是一贯唐突了。”沉一贯满脸堆笑,继续道:“只不过,一贯不谙军务,如此倒想多问一句,不知这西征之战何时能够成行,又何时足以凯旋?”
高务实微微蹙眉,略微沉吟道:“不瞒蛟门公,西征所需物资极其庞大,尤其还要备足骆驼等耐渴牲畜,此非数月之间就能筹备。愚以为今年必不能成行,至少要到明年开春,或许才能算是准备妥当。
至于何时凯旋,这却要看战场形势。若是一切顺利,战争本身或许只需数月,但西域甚大,牵涉势力颇多,若然再加上稳固当地局势……以愚见,至少也要一年。”
“那就是前后两年了。”沉一贯居然没有表达什么反对意见,反而是沉吟起来,然后道:“封禅泰山事关重大,尤其本朝从未举行封禅大典,不仅各项仪式未必可以全部沿袭前朝,需要我等一一制定,而且许多应需物资都要提前筹备,以免事发突然,皇上御驾南下之时反而扰民,那就是我等做臣子的不是了。”
高务实心中一动,隐约猜到沉一贯的用意,但还是耐住了性子不加点破,反而问道:“蛟门公所言有理,只是不知……”
“不敢劳日新公动问。”沉一贯拱手道:“一贯所以有此一问,乃是想着西征军务既然有日新公运筹帷幄,自然不需旁人置喙。而一贯则是封禅一事首倡之臣,如今大典既然大致定于两年之后举行,那么一贯却也不好只动动嘴皮子,总得切实做些事情才行的。”
“哦?”高务实问道:“那蛟门公之意是?”
沉一贯拱手道:“一贯愿亲赴泰山,考察山势道路,并研究御驾沿途停靠之地,提前制定途中用度安排等等诸事,以求大典圆满举行,并确保圣驾一路平安而不扰民间。”
说实话,高务实猜到沉一贯可能要拿封禅大典来做一番文章,但确实没料到他居然是要亲自跑去泰山做这些“后勤杂务”,这实在有点不像他的风格。
当然,像不像他的风格倒无所谓,关键是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沉一贯自己给出的理由并非说不过去,只是这些理由虽然成立,但未必真需要他这堂堂阁老亲自前去。就算要表明朝廷对封禅大典的重视态度,那派礼部尚书于慎行跑一趟也就足够了。甚至都未必要尚书亲往,礼部左右侍郎同样是“堂上官”,选一人前去也是可以的。
毕竟只是打个前站嘛,礼部堂上官都已经亲至,并不跌价。
<... -->>
“蛟门公,若说隆万两朝乃是大明二度中兴,愚以为可矣。然则国朝所以有中兴之象,非独臣下之有为也,实乃君上有为在先,臣下有为在后,君臣相济,而后中兴。”
高务实依旧保持澹澹地笑容,说道:“若非先帝圣明独照,岂有文正公大新国政,以至蛟门公所谓中兴之始?若非今上英睿进取,又谈何先师之蓄、先舅之衍,以及瑶泉公之展?
至于务实,乃因幼时早受先帝器重,委为太子伴读,是以为陛下明知秉性,俄尔用于南北各地,稍见微功。如此观之,倘无先帝之灼见,陛下之明睿,乃至同僚助力、同袍齐心,务实不过碌碌辈尔,不值一提。”
官场之上,论功述业,怎样才叫政治正确?
但凡我有什么功劳,那都是因为领导高瞻远瞩,前辈不吝提携,同僚无私帮助。至于我个人,只是做了一点微不足道的本职工作,如要论功,实在只能叨陪末座罢了。
这还是在大明朝,倘若是在后世的话,那你在说到自己之前,还千万要加上一句群众大力支持。
这,就叫政治正确,是永远错不了的回答。而且只有坚持这样的做派,才能永远保持自己处于得道多助的状态。
千万不能经不住夸,人家一夸就翘尾巴,到处得意洋洋,逢人都拿自己的长处去比对方的短处,结果看不起身边的其他人,甚至看不起领导,那就完犊子了,栽跟头不过早晚而已。
高务实说出这番话来,沉一贯并不意外。这原本就是高务实的一贯作风,沉一贯早有预料,只是仍不觉感到心情一阵沉重。
沉一贯感到的沉重,来源于对手的无懈可击。无论是前不久他刚刚回朝时自己的故意激怒,还是现在的刻意吹捧,高务实永远都能保持冷静面对,不卑不亢,仿佛天底下没有任何事能让他的心绪出现明显的波动。
如果说对方是个老狐狸,那也还罢了。可他高务实明明才三十许人,不过是多数进士刚刚金榜题名的年纪,是如何修炼出这般宠辱不惊的心境与城府来的?难不成天底下真有人是“生而知之者上也”?
但沉一贯到底是沉一贯,他马上在心里告诉自己:天底下绝无任何人是无懈可击的,如果有,那只能说明自己还没找到他的破绽。
不过即便如此,沉一贯此刻却也无暇再去寻找高务实的破绽了,毕竟当前的局面已经危如累卵,自己今天找他前来也不是为了这些,而是为了讲和——至少暂时讲和。
“吾闻日新公之本经为《易》,如今看来果是不假。似这般‘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者,天下间舍日新公何人?”
沉一贯笑着道,然后也不等高务实继续打太极推手,又自顾自道:“先前,愚以今上之功业足以告天诉地,故建言吾皇封禅泰山。而后,听闻是日新公说服皇上暂停封禅之议,且待今年出兵,彻底覆灭残元之后再行封禅,不知此情是否属实?”
这消息早就传出去了,而且沉一贯是何等人,他得到的消息当然不可能有误,之所以这样问,显然是有后话要说,这一点高务实一看便知。
不过高务实也不在意,这是不需要隐瞒的事,既然沉一贯问了,自己就大大方方回答好了,反正这个问题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沉一贯想引出什么来。
“然也。”高务实颔首道:“行百里者半九十,吾皇功业虽盛,到底还缺了察哈尔部彻底覆灭,或者完全臣服。而若不做成此事,则难言金瓯无缺,算不得十全武功,岂好告天诉地于泰山?”
“还是日新公考虑周全,此事倒是一贯唐突了。”沉一贯满脸堆笑,继续道:“只不过,一贯不谙军务,如此倒想多问一句,不知这西征之战何时能够成行,又何时足以凯旋?”
高务实微微蹙眉,略微沉吟道:“不瞒蛟门公,西征所需物资极其庞大,尤其还要备足骆驼等耐渴牲畜,此非数月之间就能筹备。愚以为今年必不能成行,至少要到明年开春,或许才能算是准备妥当。
至于何时凯旋,这却要看战场形势。若是一切顺利,战争本身或许只需数月,但西域甚大,牵涉势力颇多,若然再加上稳固当地局势……以愚见,至少也要一年。”
“那就是前后两年了。”沉一贯居然没有表达什么反对意见,反而是沉吟起来,然后道:“封禅泰山事关重大,尤其本朝从未举行封禅大典,不仅各项仪式未必可以全部沿袭前朝,需要我等一一制定,而且许多应需物资都要提前筹备,以免事发突然,皇上御驾南下之时反而扰民,那就是我等做臣子的不是了。”
高务实心中一动,隐约猜到沉一贯的用意,但还是耐住了性子不加点破,反而问道:“蛟门公所言有理,只是不知……”
“不敢劳日新公动问。”沉一贯拱手道:“一贯所以有此一问,乃是想着西征军务既然有日新公运筹帷幄,自然不需旁人置喙。而一贯则是封禅一事首倡之臣,如今大典既然大致定于两年之后举行,那么一贯却也不好只动动嘴皮子,总得切实做些事情才行的。”
“哦?”高务实问道:“那蛟门公之意是?”
沉一贯拱手道:“一贯愿亲赴泰山,考察山势道路,并研究御驾沿途停靠之地,提前制定途中用度安排等等诸事,以求大典圆满举行,并确保圣驾一路平安而不扰民间。”
说实话,高务实猜到沉一贯可能要拿封禅大典来做一番文章,但确实没料到他居然是要亲自跑去泰山做这些“后勤杂务”,这实在有点不像他的风格。
当然,像不像他的风格倒无所谓,关键是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沉一贯自己给出的理由并非说不过去,只是这些理由虽然成立,但未必真需要他这堂堂阁老亲自前去。就算要表明朝廷对封禅大典的重视态度,那派礼部尚书于慎行跑一趟也就足够了。甚至都未必要尚书亲往,礼部左右侍郎同样是“堂上官”,选一人前去也是可以的。
毕竟只是打个前站嘛,礼部堂上官都已经亲至,并不跌价。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