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biqugela.org,寻唐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崔大郎在坞堡的顶上放了一张躺椅。就放在堡顶的强弩边上,这是军队淘汰下来的一种强弩,一次能发射三枚强弩。这样的强弩,在坞堡顶上有两台,是坞堡之内最具有威胁性的攻击性武器。
边境之上的紧张气氛已经持续有一段时间了,这一片区域内所有的老百姓都已经撤走,剩下的自愿留下来的有过军队经历的人,也都撤到了坞堡之内。
愿意留下来的人很多,但这个坞堡,最多只能容纳一百五十人。剩下的,都必须要离开。崔大郎因为在是一名军人的时候,曾经当过哨官,所以理所当然地成为这座坞堡的指挥官。
留下来的危险,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很清楚。死亡的概率,远远要超过生存下来的机率,因为他们将真正地成为大海之中的孤岛。没有人知道他们能坚守多长时间。但这些人,仍然选择留了下来。
留在坞堡里的人有两个特点。
第一个,是从内地移民而来的人。这些人基本上属于一个大家庭,在内地他们还有其它的兄弟子侄,为了扩充家业,他们从大家族中分出来到边境之上开拓。对于这样的一些人,朝廷承诺,他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将在战后,仍然由他们的家人继承,如果他们战死了的话。当然,如果英勇战死,他们的家人还将得到一份丰厚的补偿。这份补偿,远远地超过了朝廷对战死士兵的抚恤。
第二种人,是刚刚内附朝廷的那些夷人。这些人获得大唐户藉还不久,整个家庭还处于一个赤贫的状态之下,这些人自愿留下来,他们的家人,立即便会获得丰厚的一笔银钱以及战后补偿给他们家庭的一百亩良田。
事实求是的讲,就是用一条人命来换取这些财富。
对于很多富裕的家庭来讲,自然是不愿的,但对于这些人来说,却是一个快速改变家庭命运的途径。
与这里大部分人不一样的是,崔大郎虽然也很喜欢这些补偿,但促使他留下来的,更多的是他觉得自己有一份保卫现在的大唐的责任。
他是易州人,以前,他家处于赤贫的状态之中。他与兄弟二郎,包括他们的父母,都是地主的佃户,一年拼死拼活,活得比牛马还不如,到了年末,却仍然发现自己一无所有,连填饱肚子都是一种奢望。
像他们这样的家庭,是最怕生病的。因为生病,就意味着他们连这样勉强活下去的希望也没有了。
但当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崔大的父亲,因为劳累过度而倒下了,在一家人陷入绝望的时候,天上掉下了救星。一个叫做义兴社的组织找上了崔大郎。那时的崔大郎,以为这是一个什么黑帮组织,但为了救父亲,他仍然义无反顾地加入了进去。
然后,他的人生,就此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崔大郎跟随着义兴社开始了在易州的秘密活动,直到彻底推翻了节度使王沣的统治,将易州归入到了武威节度使,现在的大唐宰相李泽的统治之下。
那个时候,三十岁出头的崔大郎又加入到了军队之中。
也就是那一年,他终于找到了老婆。
几年南征北战,许多与崔大郎有过相同经历的人,倒在了战场之上,他却幸运的活了下来,并且做到了哨官。
不过他加入军队的时候,年纪终是大了一些。当新的兵役制度出来之后,崔大郎因为年龄的关系,不得不就此退出军队。
而这几年,他的家庭也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父母终于不用再辛苦的劳作了,只需要在家里养养鸡鸭,种种菜园子就好。他们家里有了一百多亩上好的土地。二郎也娶了妻,整个崔家开枝散叶,第三代都有了四个。
也就是这个时候,朝廷又发出了拓边令。
崔大郎将易州的家业,都给了二郎,然后带着自己的老婆孩子,到了平州。在这里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他又拥有了比在易州之时更大的家业。
但是,张仲武又要来了。
这让崔大郎很愤怒。
做为一名长期生活在边关的人,而且是一名义兴社员,还是曾经的一名军人,他对于对面的那些人是很关注的。相比起辽王统治下的百姓,崔大郎觉得自己简直太幸福了。
他可不想再回到过去的那种朝不保夕的日子里。
同样的,他也不想自己的同胞活在那种日子里。
作为一名义兴社员,长年在义兴社的教育之下,不知不觉之间,崔大郎已经滋生出了一种匡扶天下的志向,先天下人之忧而忧,后天下人之乐而乐,... -->>
崔大郎在坞堡的顶上放了一张躺椅。就放在堡顶的强弩边上,这是军队淘汰下来的一种强弩,一次能发射三枚强弩。这样的强弩,在坞堡顶上有两台,是坞堡之内最具有威胁性的攻击性武器。
边境之上的紧张气氛已经持续有一段时间了,这一片区域内所有的老百姓都已经撤走,剩下的自愿留下来的有过军队经历的人,也都撤到了坞堡之内。
愿意留下来的人很多,但这个坞堡,最多只能容纳一百五十人。剩下的,都必须要离开。崔大郎因为在是一名军人的时候,曾经当过哨官,所以理所当然地成为这座坞堡的指挥官。
留下来的危险,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很清楚。死亡的概率,远远要超过生存下来的机率,因为他们将真正地成为大海之中的孤岛。没有人知道他们能坚守多长时间。但这些人,仍然选择留了下来。
留在坞堡里的人有两个特点。
第一个,是从内地移民而来的人。这些人基本上属于一个大家庭,在内地他们还有其它的兄弟子侄,为了扩充家业,他们从大家族中分出来到边境之上开拓。对于这样的一些人,朝廷承诺,他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将在战后,仍然由他们的家人继承,如果他们战死了的话。当然,如果英勇战死,他们的家人还将得到一份丰厚的补偿。这份补偿,远远地超过了朝廷对战死士兵的抚恤。
第二种人,是刚刚内附朝廷的那些夷人。这些人获得大唐户藉还不久,整个家庭还处于一个赤贫的状态之下,这些人自愿留下来,他们的家人,立即便会获得丰厚的一笔银钱以及战后补偿给他们家庭的一百亩良田。
事实求是的讲,就是用一条人命来换取这些财富。
对于很多富裕的家庭来讲,自然是不愿的,但对于这些人来说,却是一个快速改变家庭命运的途径。
与这里大部分人不一样的是,崔大郎虽然也很喜欢这些补偿,但促使他留下来的,更多的是他觉得自己有一份保卫现在的大唐的责任。
他是易州人,以前,他家处于赤贫的状态之中。他与兄弟二郎,包括他们的父母,都是地主的佃户,一年拼死拼活,活得比牛马还不如,到了年末,却仍然发现自己一无所有,连填饱肚子都是一种奢望。
像他们这样的家庭,是最怕生病的。因为生病,就意味着他们连这样勉强活下去的希望也没有了。
但当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崔大的父亲,因为劳累过度而倒下了,在一家人陷入绝望的时候,天上掉下了救星。一个叫做义兴社的组织找上了崔大郎。那时的崔大郎,以为这是一个什么黑帮组织,但为了救父亲,他仍然义无反顾地加入了进去。
然后,他的人生,就此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崔大郎跟随着义兴社开始了在易州的秘密活动,直到彻底推翻了节度使王沣的统治,将易州归入到了武威节度使,现在的大唐宰相李泽的统治之下。
那个时候,三十岁出头的崔大郎又加入到了军队之中。
也就是那一年,他终于找到了老婆。
几年南征北战,许多与崔大郎有过相同经历的人,倒在了战场之上,他却幸运的活了下来,并且做到了哨官。
不过他加入军队的时候,年纪终是大了一些。当新的兵役制度出来之后,崔大郎因为年龄的关系,不得不就此退出军队。
而这几年,他的家庭也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父母终于不用再辛苦的劳作了,只需要在家里养养鸡鸭,种种菜园子就好。他们家里有了一百多亩上好的土地。二郎也娶了妻,整个崔家开枝散叶,第三代都有了四个。
也就是这个时候,朝廷又发出了拓边令。
崔大郎将易州的家业,都给了二郎,然后带着自己的老婆孩子,到了平州。在这里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他又拥有了比在易州之时更大的家业。
但是,张仲武又要来了。
这让崔大郎很愤怒。
做为一名长期生活在边关的人,而且是一名义兴社员,还是曾经的一名军人,他对于对面的那些人是很关注的。相比起辽王统治下的百姓,崔大郎觉得自己简直太幸福了。
他可不想再回到过去的那种朝不保夕的日子里。
同样的,他也不想自己的同胞活在那种日子里。
作为一名义兴社员,长年在义兴社的教育之下,不知不觉之间,崔大郎已经滋生出了一种匡扶天下的志向,先天下人之忧而忧,后天下人之乐而乐,...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