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la.org,天启帝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皇上,万万使不得啊。”
刘一燝急道。“【考成妖法】乃贼子张居正首创,恢复此法,轻则朝野上下物议沸腾,重则乾纲倒置,将有社稷危亡之虞。”
“妖法?哼——”
皇帝冷嘲热讽的问道:“点个名,考个勤,怎么到了你刘一燝嘴里就成了妖法了?莫非点了你刘一燝的大名,便能把你的三魂七魄给勾去吗?”
被皇帝怼了一句,刘一燝满脸通红,再也不敢贸然吱声。
皇帝知道他们心里在想什么,无非就是担心自己全盘恢复张居正时代的改革,丈量天下土地,打击土地兼并,会影响他们的既得利益。要知道,大明朝被兼并的土地,其中小头被老朱家的藩王们给占了,而大头却是落在了这帮朝廷命官背后的家族手里!
张居正改革的目标是什么?还不是把大明朝那些被有权有势的人兼并、藏匿的土地跟人口给揪出来,让他们交税,充实国库。
一旦张居正改革死灰复燃,那对他们这些既得利益者而言,无异于从他们饭碗里抢走了一大口油水。
自古以来,杀父之仇,夺妻之恨也比不过断人财路招人恨啊。
皇帝自然不会恢复张居正的改革,一来他压根没有动过这个念头,要改革也是“天启新政”,何必挂上他张居正的虎皮?拾人牙慧的事皇帝不屑一顾。二来嘛就是他刚刚登基,根基未稳。在朝野上下威望不足,贸然改革,动了既得利益者的蛋糕,很有可能会出事。
会出什么事?
明朝死的不明不白地皇帝可不是一个两个啊!
皇帝忌惮的瞥了眼几位阁臣,他叹了口气道:“皇祖已经给张居正定了性,朕无意为张居正翻案。”这句话皇帝讲的就有点儿言不由衷了,不过为了稳住这帮人,扯谎又算得了什么?
听了这话,阁臣们才松了口气。
只要张居正的改革不复活,一切都还可徐徐图之。皇帝毕竟还小,现在虽然有很多的想法,但总归是可以教育回来的。
皇帝瞥了眼面色缓和了许多的阁臣们,心中不由得冷笑起来,“朕之所以执意要恢复【考成法】实在也是被那帮烂泥扶不上墙的官僚给逼的!朕三令五申让他们上早朝,可结果呢?接连放了朕两回鸽子!朕假如不给他们点颜色瞧瞧,岂不叫人小觑?”话音落下后,皇帝忽然又不怀好意的问道:“诸位都是朕的股肱之臣,大明江山的栋梁之材。那么谁肯为君分忧,替朕去恢复【考成法】,去主持这件大事呢?”
闻言,方从哲、刘一燝等人都是打了个寒蝉。
好狠辣的一步棋啊!
这算什么?让俺们文官之间内斗吗?
方从哲等人面面相觑,都是一副如丧考妣的嘴脸。这个主持“考成法”的活可不好干啊!虽然“考成法”意味着无与伦比的权力,意味着某种程度吏部与都察院两个顶级部门的权力结合体,可是这个工作历来就是最得罪人的啊。
咱们可以拿班级里头的纪律委员来参考一下。纪律委员有“班副”的别称,为什么这个“班副”的别称没有落在“体育委员”(兵部尚书)手里,也没有落在“团书记”(礼部尚书)手里,偏偏落到了纪律委员(吏部尚书+左都御史)手中呢?
还不就是因为纪律委员有“纪检督察”的大权。那么这种纪检的权力如何实施、落实呢?靠的就是这个“考成法”!
考成法可不单单是每天点点名,考考勤。
在张居正时代,“考成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代了“京察”!也就是对官员们的考察考核。在“考成法”上成绩优异的,可以升官,考察不合格的,则会遭到贬官乃至罢免。
换句话讲,谁主持了“考成法”谁就执掌了大明朝十数万官员的升降任免大权!这个权力可是大的吓人啊。两宋时期的吏部尚书寇准曾经拥有过类似的大权,便被拜官敬畏的尊称为“天官”。中国古代人最敬畏的可不就是老天爷嘛,给寇准弄了个“天官”的大帽子,可见这个权力真的是大的无与伦比。
若是在别的朝代乃至是国朝其他的年代里,官僚们为了这个权力即便是打出狗脑子也是定要争上一争的。可是在大明,在大明末年,这个权力可是烫手的很呐。
原因无他,唯党争耳!
大家伙现在都抱起团来了,你个纪律委员还能落得好?
一个“考成”不好,得罪了某个山头,这个山头里的人便都跑到班主任(皇帝)身边告你的小黑状,看你死不死!毕竟,除了海瑞等极个别的“青天大老爷”以外,大明朝没有黑历史,黑材料的官员还真是不多见。
党争!党争!
争来争去,连内阁首辅的大权都被极大的削弱了,更何况是你一个主持“考成法”的官员呢?那还不被百官给生吞活剥喽啊。
见这帮家伙一个个都不吭声了,皇帝冷哼一声,讥讽道:“亏你们一个个往日里自诩忠贞!原来也不过如是。”皇帝坐回原位,冷声道:“朕就知道指望不了你们这帮老大人,所以朕老早的已经物色出了两个人。”
闻言,阁臣们纷纷望向皇帝,一副紧张兮兮的模样。
是啊,他们不能不紧张,假如这个“考成”大权被敌对的党派拿去,那日后还有他们的好果子吃吗?
皇帝缓缓开口道:“第一个人,乃是叶向高。第二个人是杨涟。”
杨涟!
杨涟!
杨大洪!
阁臣们纷纷喜上眉梢。还好,还好,自己人!自己人!
方从哲却是眉头紧蹙,“叶向高老大人德高望重,皇上任用他来主持【考成法】自然无可厚非。可是这个杨涟......”顿了顿,方从哲硬着头皮道:“可这个杨涟资历不够啊,威望也不够。臣下恐怕任用他来担任此职,朝臣们多有不服者。”
皇帝却是大声呵斥道:“朕看谁敢!杨涟先生在朕登基之时,是立过大功的!朕知其忠心,这便足够了!至于资历浅。不是还有叶向高在前头顶着吗?这天底下焉有‘生而知之者’?任谁不是从资历浅熬到资历深的?朕看杨涟行!就是要历练历练他,他的资历才会深,不是吗?”
方从哲还想说些什么来反对,却是被刘一燝、朱国祚几个截了胡,纷纷拜倒在地,口称吾皇万岁,吾皇圣明云云。见状,方从哲叹了口气,也只能“随大流”,跪倒在地,替皇帝歌功颂德。
皇帝冷冷的盯着阁臣们,不屑地撇撇嘴,任用了你们的人,朕就又成了圣明天子了?打罚何宗彦的时候,你们可不是这个口风啊。
皇帝拂袖转过身,实在是对这一届的阁臣们恶心的厉害,连多看一眼的心情都没有。皇帝摆了摆手,心情糟糕的嚷
道:“去吧去吧,朕累了。”
闻言,方从哲起身就要离开,却愕然发现其余阁臣都依旧跪着,方从哲眉头一挑,暗道不好,这是又要搞事情啊。
果然,只听刘一燝开口道:“皇上,臣等此来,有本要奏。”
皇帝不耐烦的加重了口吻,喝道:“讲!”
朱国祚接过话茬,道:“皇上,臣等以为,前辽东总兵官李如柏,丧师辱国之罪将也。皇上却将其招致京师,委任要职,恐怕令天下人不服,会以为当今天子赏罚不明。”
皇帝怒道:“混账东西!朕的将领,朕还处置不得了?”顿了顿,皇帝又强迫自己恢复冷静,他知道对付这帮家伙,最不能感情用事。这帮家伙最擅长的就是激怒皇帝,然后趁着皇帝盛怒之下露出的破绽,加以利用。
皇帝道:“天下人不服?天下人懂什么?他们只会以为‘肉食者鄙’!总爱在书桌前指点江山,他们又岂能料到朕面对的是怎么一个复杂的牌局?”
“纸上谈兵,没人比得了赵括,可是纸上得来的韬略,又岂能气吞万里如虎?”
皇帝愤慨的答道:“别总是天下人长天下人短的!要朕来评价,咱大明的官都有病,什么病呢?就是太爱把天下人挂在嘴上,而又吝啬于在心里给天下人留个位置!”
“你们代表不了天下人!”
“代表天下!”
“代表天下人的是朕!也只能是朕!”
皇帝的言语霸气侧漏,掷地有声,阁臣们纷纷跪倒在地,恭听皇帝的训斥,连个屁也不敢放。
皇帝撇撇嘴,复又口吻柔和的解释道:“李如柏的罪与罚,朕不会忘却!他跟杨镐丢掉了朕的辽东!这笔帐早晚是要算的。可是国家正值用人之际啊。一场萨尔浒之战,让大明损失了多少精兵强将?这个李如柏固然不如他的父亲、他的兄长,可是他毕竟大半辈子都生长在辽地,对东虏人了若指掌。”
“再者,朕任命他为金吾卫统领,并没有给他实权不是吗?他在制度上还是屈居何可纲之下的,要受到何可纲的节制。朕之所以顶着压力与骂名,准他戴罪立功,就是看上了他对辽地的了解,对东虏人的了解,然后有针对性的训练一支新式军队!”
皇帝终于暴露了自己的野心,即位以来,他东晃一枪,西晃一枪的下达了不少旨意,这些旨意粗看没有什么联系,可是将这些东西连贯起来,却是不难发现,皇帝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四个字!
新—式—军—队!
皇帝霸气的宣言道:“朕不止觉得大明的文官有病,朕同样预感到了大明的武将、军队,也都统统烂到骨子里去了!乱世将起,朕没时间一点一点的整治他们,而速成的法子只有一个,那便是建立一支新式军队!”
“而何可纲跟李如柏就是朕物色出来的教官!朕用何可纲是器重他的忠勇,而朕用李如柏用的则是他的能耐。至于他的忠心?哼,知人知面难知心啊,诸位!诸位!朕的苦心卿等应当体恤,而不是顺从物议,平添阻塞!”
皇帝疲惫的摆摆手,嚷道:“好了。你们且去吧,朕累了,待朕小睡一会儿,还要再去一趟承天门,见见那帮被锦衣卫扭过来的京官们嘞。”
&nb... -->>
“皇上,万万使不得啊。”
刘一燝急道。“【考成妖法】乃贼子张居正首创,恢复此法,轻则朝野上下物议沸腾,重则乾纲倒置,将有社稷危亡之虞。”
“妖法?哼——”
皇帝冷嘲热讽的问道:“点个名,考个勤,怎么到了你刘一燝嘴里就成了妖法了?莫非点了你刘一燝的大名,便能把你的三魂七魄给勾去吗?”
被皇帝怼了一句,刘一燝满脸通红,再也不敢贸然吱声。
皇帝知道他们心里在想什么,无非就是担心自己全盘恢复张居正时代的改革,丈量天下土地,打击土地兼并,会影响他们的既得利益。要知道,大明朝被兼并的土地,其中小头被老朱家的藩王们给占了,而大头却是落在了这帮朝廷命官背后的家族手里!
张居正改革的目标是什么?还不是把大明朝那些被有权有势的人兼并、藏匿的土地跟人口给揪出来,让他们交税,充实国库。
一旦张居正改革死灰复燃,那对他们这些既得利益者而言,无异于从他们饭碗里抢走了一大口油水。
自古以来,杀父之仇,夺妻之恨也比不过断人财路招人恨啊。
皇帝自然不会恢复张居正的改革,一来他压根没有动过这个念头,要改革也是“天启新政”,何必挂上他张居正的虎皮?拾人牙慧的事皇帝不屑一顾。二来嘛就是他刚刚登基,根基未稳。在朝野上下威望不足,贸然改革,动了既得利益者的蛋糕,很有可能会出事。
会出什么事?
明朝死的不明不白地皇帝可不是一个两个啊!
皇帝忌惮的瞥了眼几位阁臣,他叹了口气道:“皇祖已经给张居正定了性,朕无意为张居正翻案。”这句话皇帝讲的就有点儿言不由衷了,不过为了稳住这帮人,扯谎又算得了什么?
听了这话,阁臣们才松了口气。
只要张居正的改革不复活,一切都还可徐徐图之。皇帝毕竟还小,现在虽然有很多的想法,但总归是可以教育回来的。
皇帝瞥了眼面色缓和了许多的阁臣们,心中不由得冷笑起来,“朕之所以执意要恢复【考成法】实在也是被那帮烂泥扶不上墙的官僚给逼的!朕三令五申让他们上早朝,可结果呢?接连放了朕两回鸽子!朕假如不给他们点颜色瞧瞧,岂不叫人小觑?”话音落下后,皇帝忽然又不怀好意的问道:“诸位都是朕的股肱之臣,大明江山的栋梁之材。那么谁肯为君分忧,替朕去恢复【考成法】,去主持这件大事呢?”
闻言,方从哲、刘一燝等人都是打了个寒蝉。
好狠辣的一步棋啊!
这算什么?让俺们文官之间内斗吗?
方从哲等人面面相觑,都是一副如丧考妣的嘴脸。这个主持“考成法”的活可不好干啊!虽然“考成法”意味着无与伦比的权力,意味着某种程度吏部与都察院两个顶级部门的权力结合体,可是这个工作历来就是最得罪人的啊。
咱们可以拿班级里头的纪律委员来参考一下。纪律委员有“班副”的别称,为什么这个“班副”的别称没有落在“体育委员”(兵部尚书)手里,也没有落在“团书记”(礼部尚书)手里,偏偏落到了纪律委员(吏部尚书+左都御史)手中呢?
还不就是因为纪律委员有“纪检督察”的大权。那么这种纪检的权力如何实施、落实呢?靠的就是这个“考成法”!
考成法可不单单是每天点点名,考考勤。
在张居正时代,“考成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代了“京察”!也就是对官员们的考察考核。在“考成法”上成绩优异的,可以升官,考察不合格的,则会遭到贬官乃至罢免。
换句话讲,谁主持了“考成法”谁就执掌了大明朝十数万官员的升降任免大权!这个权力可是大的吓人啊。两宋时期的吏部尚书寇准曾经拥有过类似的大权,便被拜官敬畏的尊称为“天官”。中国古代人最敬畏的可不就是老天爷嘛,给寇准弄了个“天官”的大帽子,可见这个权力真的是大的无与伦比。
若是在别的朝代乃至是国朝其他的年代里,官僚们为了这个权力即便是打出狗脑子也是定要争上一争的。可是在大明,在大明末年,这个权力可是烫手的很呐。
原因无他,唯党争耳!
大家伙现在都抱起团来了,你个纪律委员还能落得好?
一个“考成”不好,得罪了某个山头,这个山头里的人便都跑到班主任(皇帝)身边告你的小黑状,看你死不死!毕竟,除了海瑞等极个别的“青天大老爷”以外,大明朝没有黑历史,黑材料的官员还真是不多见。
党争!党争!
争来争去,连内阁首辅的大权都被极大的削弱了,更何况是你一个主持“考成法”的官员呢?那还不被百官给生吞活剥喽啊。
见这帮家伙一个个都不吭声了,皇帝冷哼一声,讥讽道:“亏你们一个个往日里自诩忠贞!原来也不过如是。”皇帝坐回原位,冷声道:“朕就知道指望不了你们这帮老大人,所以朕老早的已经物色出了两个人。”
闻言,阁臣们纷纷望向皇帝,一副紧张兮兮的模样。
是啊,他们不能不紧张,假如这个“考成”大权被敌对的党派拿去,那日后还有他们的好果子吃吗?
皇帝缓缓开口道:“第一个人,乃是叶向高。第二个人是杨涟。”
杨涟!
杨涟!
杨大洪!
阁臣们纷纷喜上眉梢。还好,还好,自己人!自己人!
方从哲却是眉头紧蹙,“叶向高老大人德高望重,皇上任用他来主持【考成法】自然无可厚非。可是这个杨涟......”顿了顿,方从哲硬着头皮道:“可这个杨涟资历不够啊,威望也不够。臣下恐怕任用他来担任此职,朝臣们多有不服者。”
皇帝却是大声呵斥道:“朕看谁敢!杨涟先生在朕登基之时,是立过大功的!朕知其忠心,这便足够了!至于资历浅。不是还有叶向高在前头顶着吗?这天底下焉有‘生而知之者’?任谁不是从资历浅熬到资历深的?朕看杨涟行!就是要历练历练他,他的资历才会深,不是吗?”
方从哲还想说些什么来反对,却是被刘一燝、朱国祚几个截了胡,纷纷拜倒在地,口称吾皇万岁,吾皇圣明云云。见状,方从哲叹了口气,也只能“随大流”,跪倒在地,替皇帝歌功颂德。
皇帝冷冷的盯着阁臣们,不屑地撇撇嘴,任用了你们的人,朕就又成了圣明天子了?打罚何宗彦的时候,你们可不是这个口风啊。
皇帝拂袖转过身,实在是对这一届的阁臣们恶心的厉害,连多看一眼的心情都没有。皇帝摆了摆手,心情糟糕的嚷
道:“去吧去吧,朕累了。”
闻言,方从哲起身就要离开,却愕然发现其余阁臣都依旧跪着,方从哲眉头一挑,暗道不好,这是又要搞事情啊。
果然,只听刘一燝开口道:“皇上,臣等此来,有本要奏。”
皇帝不耐烦的加重了口吻,喝道:“讲!”
朱国祚接过话茬,道:“皇上,臣等以为,前辽东总兵官李如柏,丧师辱国之罪将也。皇上却将其招致京师,委任要职,恐怕令天下人不服,会以为当今天子赏罚不明。”
皇帝怒道:“混账东西!朕的将领,朕还处置不得了?”顿了顿,皇帝又强迫自己恢复冷静,他知道对付这帮家伙,最不能感情用事。这帮家伙最擅长的就是激怒皇帝,然后趁着皇帝盛怒之下露出的破绽,加以利用。
皇帝道:“天下人不服?天下人懂什么?他们只会以为‘肉食者鄙’!总爱在书桌前指点江山,他们又岂能料到朕面对的是怎么一个复杂的牌局?”
“纸上谈兵,没人比得了赵括,可是纸上得来的韬略,又岂能气吞万里如虎?”
皇帝愤慨的答道:“别总是天下人长天下人短的!要朕来评价,咱大明的官都有病,什么病呢?就是太爱把天下人挂在嘴上,而又吝啬于在心里给天下人留个位置!”
“你们代表不了天下人!”
“代表天下!”
“代表天下人的是朕!也只能是朕!”
皇帝的言语霸气侧漏,掷地有声,阁臣们纷纷跪倒在地,恭听皇帝的训斥,连个屁也不敢放。
皇帝撇撇嘴,复又口吻柔和的解释道:“李如柏的罪与罚,朕不会忘却!他跟杨镐丢掉了朕的辽东!这笔帐早晚是要算的。可是国家正值用人之际啊。一场萨尔浒之战,让大明损失了多少精兵强将?这个李如柏固然不如他的父亲、他的兄长,可是他毕竟大半辈子都生长在辽地,对东虏人了若指掌。”
“再者,朕任命他为金吾卫统领,并没有给他实权不是吗?他在制度上还是屈居何可纲之下的,要受到何可纲的节制。朕之所以顶着压力与骂名,准他戴罪立功,就是看上了他对辽地的了解,对东虏人的了解,然后有针对性的训练一支新式军队!”
皇帝终于暴露了自己的野心,即位以来,他东晃一枪,西晃一枪的下达了不少旨意,这些旨意粗看没有什么联系,可是将这些东西连贯起来,却是不难发现,皇帝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四个字!
新—式—军—队!
皇帝霸气的宣言道:“朕不止觉得大明的文官有病,朕同样预感到了大明的武将、军队,也都统统烂到骨子里去了!乱世将起,朕没时间一点一点的整治他们,而速成的法子只有一个,那便是建立一支新式军队!”
“而何可纲跟李如柏就是朕物色出来的教官!朕用何可纲是器重他的忠勇,而朕用李如柏用的则是他的能耐。至于他的忠心?哼,知人知面难知心啊,诸位!诸位!朕的苦心卿等应当体恤,而不是顺从物议,平添阻塞!”
皇帝疲惫的摆摆手,嚷道:“好了。你们且去吧,朕累了,待朕小睡一会儿,还要再去一趟承天门,见见那帮被锦衣卫扭过来的京官们嘞。”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