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la.org,我的国学梦我的中国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这首诗歌的作者可能是周公,诗歌中除了歌颂之外,周公还以深谋远虑、富有政治经验的政治家的见识,向当时的周天子和全宗族的既得利益者,提出了敬天法祖、以殷为鉴的告诫,以求得周王朝的长治久安。天帝命文王兴起周邦,同时也福泽周朝的子子孙孙,因为文王,周族的子孙百代会得到福禄的荣耀。周王朝人才众多,才得以世代继承传统,众多人才济济一堂,才使得文王可以放心安定。
文王的风度庄重而恭谨,行事光明正大,他的德行感动天帝,所以才能承接天命而兴起周朝,从而取代殷商。这是天命所系,连殷人都心悦诚服。商朝的子孙如今已经臣服周朝,可见天命无常是会改变的。殷商正是因为不顺应天命,才使得失去了享受福禄的资格,作为周朝子孙,一定要以殷商为鉴,敬天修德,才能使天明不变,永保福禄。要想让天命不改变,就必须自身做到效法于天,而周人的榜样就是文王。所以作为周人,一定要学习文王的德行和勤勉,这样就可以得天富佑,长治久安。
天命论本来是殷商奴隶主的政治哲学,认为统治者的权利是天帝赐予的,奉行天帝的旨意,才能在人间实行统治。统治者所作的一切都是天意,天意是永远不会改变的。周王朝在推翻殷商的统治时,也是借用天命作为自己建立统治的理论依据。然而,周王朝吸取了殷商亡国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天命无常”、“唯德是从”的观点。意思是上天只选择有德之人来统治天下,统治者失德,便会被革去天命,而另以有德者来代替,文王就是以德而代殷兴周的。所以周人要以殷为鉴,敬畏天帝,效法文王的德行,才能永保天命。
周公在表达“天命无常”、“唯德是从”的时候,不是只空发议论,而是通过对文王功业和德行的歌颂,以事实为依据,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如果没有文王的德行,就无法创立今天的周王朝,也就没有今日和后世的荣耀显贵。殷商人口原本比周国要多得多,因为丧失了民心,最终落得失败的下场,殷商的贵族也沦为了周朝的服役者。周公作为老资格的政治家,他是在歌颂文王,同时也是对后生晚辈的谆谆教导、恳切叮咛,这其中有劝勉,有鼓励,有启发,有引导,可谓是理正情深、苦口婆心。
我们来好好地欣赏一下这首诗歌:
文王神灵升上天,在天上光明显耀。周虽是古老的邦国,承受天命建立新王朝。这周朝光辉荣耀,天帝的意旨完全遵照。文王神灵升降天庭,在天帝身边多么崇高。
勤勉进取的文王,美名永远传扬人间。天帝厚赐他兴起周邦,也赏赐子孙宏福无边。文王的子孙后裔,世世代代繁衍绵延。凡周朝继承爵禄的卿士,累世都光荣尊显。
累世都光荣尊显,深谋远虑恭谨辛勤。贤良优秀的众多人才,在这个王国降生。王国得以成长发展,他们是周朝栋梁之臣。众多人才济济一堂,文王可以放心安宁。
文王的风度庄重而恭敬,行事光明正大又谨慎。伟大的天命所决定,商的子孙成了周的属臣。商的那些子孙后代,人数众多算不清。天帝既已降下意旨,就臣服周朝顺应天命。
商的子孙臣服周朝,可见天命无常会改变。归顺的殷贵族服役勤敏,在京师祭享作陪伴。他们在祼礼上服役,身穿祭服头戴殷冕。为王献身的忠臣,要感念你的祖先。
感念你祖先的意旨,修养自身的德行。长久地顺应天命,才能求得多种福分。商没有失去民心时,也能与天意相称。应该以殷为戒鉴,天命不是不会变更。
天命不是不会改变,你自身不要自绝于天。传布显扬美好的名声,依据天意审慎恭虔。上天行事总是这样,没声音没气味可辨。效法文王的好榜样,天下万国信服永远。
《大明》:周朝开国历史的颂歌
这是一首具有史诗性质的颂诗,从周朝始祖后稷诞生、经营农业到公刘迁徙到豳地,古公亶父迁到岐地,王季继续发展,文王伐密伐崇,直到武王灭亡商朝,可以说是把每个重大的历史事件都写到了。这首诗歌应该是周王朝贵族为了歌颂自己祖先的功德,为宣扬自己王朝的开国历史所作。
皇天伟大,天命难测,想做一位好的国王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是天命让帝辛坐上了商朝的王位,又是天命让帝辛失去了商朝。这是因为殷商的命运走到了末路,周朝的命运慢慢兴旺起来。周文王的父亲王季娶了任家姑娘,太任是商朝末期贵族家的女儿,她生性端正严谨、庄正诚敬,做事合乎仁义道德。她嫁给王季之后,主持后宫立身端正,宫廷上下肃穆祥和。
太任怀孕的时候眼睛不看邪曲的场景,耳朵不听邪乱无礼的声音,不讲傲慢自大的言语。作为历史上有记载的胎教先驱,姬昌一生下来就非常聪明,太任教他一,他能知道十。人们都赞叹说:这都是太任的胎教做得好啊!文王承受天命,是位伟大英明的君主,恭敬谦让而又勤勉努力,很好地肩负起周朝的祖业。
天帝明察人世间,发现在文王身上集中体现了天命,于是在文王还年轻的时候,天帝赐予了他一桩好姻缘,天作之合。姬昌在渭水之滨遇到太姒,面对她的美貌,姬昌感叹惊为天人。后来得知太姒仁爱而明理,生活俭朴,姬昌决定迎娶太姒。因为渭水上没有桥,姬昌决定在渭水上造舟为梁,舟舟相连,成为浮桥,在迎娶太姒的时候,场面盛大。太姒生下了武王,武王承受天命讨伐殷商。在牧野之战,虽然敌军众多,而武王率领的周军斗志昂扬。牧野之战场面盛大,武王在姜尚的辅佐之下,最终一举灭亡了殷商。
这首诗歌的作者可能是周公,诗歌中除了歌颂之外,周公还以深谋远虑、富有政治经验的政治家的见识,向当时的周天子和全宗族的既得利益者,提出了敬天法祖、以殷为鉴的告诫,以求得周王朝的长治久安。天帝命文王兴起周邦,同时也福泽周朝的子子孙孙,因为文王,周族的子孙百代会得到福禄的荣耀。周王朝人才众多,才得以世代继承传统,众多人才济济一堂,才使得文王可以放心安定。
文王的风度庄重而恭谨,行事光明正大,他的德行感动天帝,所以才能承接天命而兴起周朝,从而取代殷商。这是天命所系,连殷人都心悦诚服。商朝的子孙如今已经臣服周朝,可见天命无常是会改变的。殷商正是因为不顺应天命,才使得失去了享受福禄的资格,作为周朝子孙,一定要以殷商为鉴,敬天修德,才能使天明不变,永保福禄。要想让天命不改变,就必须自身做到效法于天,而周人的榜样就是文王。所以作为周人,一定要学习文王的德行和勤勉,这样就可以得天富佑,长治久安。
天命论本来是殷商奴隶主的政治哲学,认为统治者的权利是天帝赐予的,奉行天帝的旨意,才能在人间实行统治。统治者所作的一切都是天意,天意是永远不会改变的。周王朝在推翻殷商的统治时,也是借用天命作为自己建立统治的理论依据。然而,周王朝吸取了殷商亡国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天命无常”、“唯德是从”的观点。意思是上天只选择有德之人来统治天下,统治者失德,便会被革去天命,而另以有德者来代替,文王就是以德而代殷兴周的。所以周人要以殷为鉴,敬畏天帝,效法文王的德行,才能永保天命。
周公在表达“天命无常”、“唯德是从”的时候,不是只空发议论,而是通过对文王功业和德行的歌颂,以事实为依据,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如果没有文王的德行,就无法创立今天的周王朝,也就没有今日和后世的荣耀显贵。殷商人口原本比周国要多得多,因为丧失了民心,最终落得失败的下场,殷商的贵族也沦为了周朝的服役者。周公作为老资格的政治家,他是在歌颂文王,同时也是对后生晚辈的谆谆教导、恳切叮咛,这其中有劝勉,有鼓励,有启发,有引导,可谓是理正情深、苦口婆心。
我们来好好地欣赏一下这首诗歌:
文王神灵升上天,在天上光明显耀。周虽是古老的邦国,承受天命建立新王朝。这周朝光辉荣耀,天帝的意旨完全遵照。文王神灵升降天庭,在天帝身边多么崇高。
勤勉进取的文王,美名永远传扬人间。天帝厚赐他兴起周邦,也赏赐子孙宏福无边。文王的子孙后裔,世世代代繁衍绵延。凡周朝继承爵禄的卿士,累世都光荣尊显。
累世都光荣尊显,深谋远虑恭谨辛勤。贤良优秀的众多人才,在这个王国降生。王国得以成长发展,他们是周朝栋梁之臣。众多人才济济一堂,文王可以放心安宁。
文王的风度庄重而恭敬,行事光明正大又谨慎。伟大的天命所决定,商的子孙成了周的属臣。商的那些子孙后代,人数众多算不清。天帝既已降下意旨,就臣服周朝顺应天命。
商的子孙臣服周朝,可见天命无常会改变。归顺的殷贵族服役勤敏,在京师祭享作陪伴。他们在祼礼上服役,身穿祭服头戴殷冕。为王献身的忠臣,要感念你的祖先。
感念你祖先的意旨,修养自身的德行。长久地顺应天命,才能求得多种福分。商没有失去民心时,也能与天意相称。应该以殷为戒鉴,天命不是不会变更。
天命不是不会改变,你自身不要自绝于天。传布显扬美好的名声,依据天意审慎恭虔。上天行事总是这样,没声音没气味可辨。效法文王的好榜样,天下万国信服永远。
《大明》:周朝开国历史的颂歌
这是一首具有史诗性质的颂诗,从周朝始祖后稷诞生、经营农业到公刘迁徙到豳地,古公亶父迁到岐地,王季继续发展,文王伐密伐崇,直到武王灭亡商朝,可以说是把每个重大的历史事件都写到了。这首诗歌应该是周王朝贵族为了歌颂自己祖先的功德,为宣扬自己王朝的开国历史所作。
皇天伟大,天命难测,想做一位好的国王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是天命让帝辛坐上了商朝的王位,又是天命让帝辛失去了商朝。这是因为殷商的命运走到了末路,周朝的命运慢慢兴旺起来。周文王的父亲王季娶了任家姑娘,太任是商朝末期贵族家的女儿,她生性端正严谨、庄正诚敬,做事合乎仁义道德。她嫁给王季之后,主持后宫立身端正,宫廷上下肃穆祥和。
太任怀孕的时候眼睛不看邪曲的场景,耳朵不听邪乱无礼的声音,不讲傲慢自大的言语。作为历史上有记载的胎教先驱,姬昌一生下来就非常聪明,太任教他一,他能知道十。人们都赞叹说:这都是太任的胎教做得好啊!文王承受天命,是位伟大英明的君主,恭敬谦让而又勤勉努力,很好地肩负起周朝的祖业。
天帝明察人世间,发现在文王身上集中体现了天命,于是在文王还年轻的时候,天帝赐予了他一桩好姻缘,天作之合。姬昌在渭水之滨遇到太姒,面对她的美貌,姬昌感叹惊为天人。后来得知太姒仁爱而明理,生活俭朴,姬昌决定迎娶太姒。因为渭水上没有桥,姬昌决定在渭水上造舟为梁,舟舟相连,成为浮桥,在迎娶太姒的时候,场面盛大。太姒生下了武王,武王承受天命讨伐殷商。在牧野之战,虽然敌军众多,而武王率领的周军斗志昂扬。牧野之战场面盛大,武王在姜尚的辅佐之下,最终一举灭亡了殷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