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la.org,芙蓉国(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1975年夏天的一个下午,邓小平主持完军委的一个会议后,乘车从西郊回中南海见毛泽东。看着车窗外白热的盛夏中严肃而又紧张的街道,他觉得中国正在变得有了秩序。
文化大革命初期的大字报海洋、红卫兵浪潮自然早已不见了“批林批孔”运动的锣鼓也不那么高昂了,现在是“全面整顿”的声音。
他翻了一下放在车座位上的几张人民日报,这些报纸虽然还在张春桥、姚文元的控制下,却也不得不经常出现“三项指示为纲”的大标题。毛泽东做过关于学习理论问题的指示,又做了要安定团结的指示,也做了要把国民经济搞上去的指示,他将毛泽东这三个指示合在一起,叫做“三项指示为纲”在这面旗帜下,今年以来,他在全国范围内大张旗鼓地整顿工业,整顿农业,整顿交通,整顿军队,整顿科技和教育。铁路秩序的混乱是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关键问题,他选择铁路运输作为突破口,召开了全国会议,发布了重要文件,对几个“老大难”的铁路局采取了坚决的措施,将坏人抓了起来,将软弱的干部调离,召开万人乃至十万人大会,落实“整顿”的战略,全国铁路由半瘫痪状态焕然一新。此后,他又将铁路整顿的经验和威风移师各个领域,真有些摧枯拉朽、攻无不克的感觉。他对自己感到满意。
每当他率领中央领导成员走进一个又一个全国性会议,接见参加会议的各省市领导干部时,他照例是在热烈的掌声中也简单地鼓鼓掌,表示接受了大家的欢迎,随后当仁不让地在主席台上就座,目光炯炯地看着台下,挥手做出声色俱厉的讲话。他绝不高谈阔论,也绝不温文尔雅。他的风格用毛泽东的话讲就是“钢铁公司”多少年在军队,部下们就惧怕他的严厉,现在整顿纲纪以“严”为本,他更是毫不留情。他不要阿谀奉迎的面孔,他要说一不二地执行命令。他的每一句话都不容含糊,都是果断的结论,不容商讨的指示。
当他看着会场中一张张被震慑的面孔时,惟嫌他们的反应还不够强烈。他知道自己正携带着一个势力重返中国政治舞台,有一种千军万马跟着他浩浩荡荡前进的感觉。做事就要有势,有气势,有阵势,有态势,才可能扭转局势。他的个子矮,每当在高个子的簇拥下走进一个个会场时,所有的人都会给他空开足够的宽度。他以严厉的表情、坚定的声音和说一不二的手势将高个子们笼罩在自己的权威之下,就像这白热化的夏日阳光一样,毫不留情地照亮广大空间。
自古以来慈不掌兵,赏罚分明方能令行禁止,令行禁止才有权威,有了权威便可以更加令行禁止。因为个子矮,反而从小造成了他不服天不服地的好强性格,他就是要用雷厉风行的手段将中国整顿出一个样子,给全党看,给全军看,给全国看,也给毛泽东看。一个国家看着很大,千头万绪很难弄,其实,只要大权在手,抓住关键,以坚强手段去处置,立刻会牵一动百,扭转全局。撤掉一个软弱无能的干部,他常常眼都不眨一下。对一个强有力的干部委以重任,他又一分钟都不迟疑。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将尚方宝剑交给他们,让他们全力去干,然后静待捷报,论功行赏。
汽车开到中南海新华门了,他看了一下手表,时间还早一些,便让车往前开到天安门,绕一圈再回来。小轿车环绕天安门广场行驶着,先过人民大会堂,又过前门箭楼,弯过来再过历史博物馆,最后过天安门城楼。看到宽阔而整肃的天安门广场,他同样体会到在今年以来展开的全国性整顿造成的一统天下的气氛,天安门广场同样也在这种气氛之中。想到外电评价1975年的中国是“邓小平年”他面无表情,眼睛都不眨动。外电评价他“东山再起,创造了政治奇迹”他也不过转动了一下头部而已。他从来不为这些谰言动心,他就是那种所谓“软硬不吃”的人。作为一个政治家,他只知道审时度势,理智行事。他是1973年2月20日从江西结束了三年零四个月的流放生活回到北京的,同年3月10日,他被恢复了党的组织生活和国务院副总理的职务,同年8月的中共十大上,他被选为中央委员,同年12月,就担任了中共政治局委员和中共中央军委委员。从1975年1月开始,他又担任了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在1月召开的四届人大会议上,他又担任了国务院第一副总理。周恩来已患重病,现在党政军的日常工作都由他主持,毛泽东是把整个国家交给他了。他不会巧言弄舌,他要干出个样子,放在毛泽东面前。
毛泽东在他这次复出过程中一再对他的赞誉给了他很大的鼓舞,这是他现在励精图治的动力之一。作为一个政治家,自己已经71岁了,也还需要得到称赞。想到这里,他眼睛里露出了一丝顽童般的笑意。毛泽东夸他“政治思想强”夸他“人才难得”当着各大军区司令说:“我给你们请来一个军师,这个军师就是你们过去的老上司,邓小平。”这些话让他心中十分受用。毛泽东作为领袖还是英明的,1971年9月13日林彪垮台之后,自己于当年及1972年曾两次写信给毛泽东,现在看来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这两封信终于得到了毛泽东的批示,自己的政治处境从最初的松动到今天,变化之大连自己也没有想到。但回过头来,事情又十分清楚:毛泽东需要人才,他又是一个人才,当他向毛泽东恳切表达了要求再工作的愿望之后,这个“东山再起”的过程就开始了。一个影响中国格局的重大政治事实就是从那两封信开始的,他对自己几年前的决策感到满意。
车就要进入中南海了,他拿起身旁的一份材料又翻看了一下,这是江青最近写给中央政治局和毛泽东的检查。他脸上露出一丝冷笑。江青在这份检查中写到:“‘第十一次路线斗争’的问题是我个人讲错了话,对不起恩来、剑英同志;批林批孔批走后门,混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扩大了打击面,造成了不安定团结;关于个人自做主张到处送材料的问题,是无组织、无纪律、破坏党的一元化领导;关于目前主要危险是经验主义的问题,这一提法是主观片面的,会造成思想上的混乱,扩大打击面,严重地造成不安定团结。”让江青做出这样的检查,不是一件易事。邓小平继续翻看着这份材料,看到这样的字句:“‘四人帮’是个客观存在”“有发展成分裂党中央的宗派主义的可能。”邓小平将材料又放回到座位上,这是今年4月、5月、6月以来自己主持政治局会议,多次对江青、张春桥等人进行批评斗争之后,迫使江青写出的书面检查,当然这和毛泽东对他的支持分不开。早在去年11月12日,毛泽东针对江青在四届人大前夕组阁的活动做了批示:“不要多露面,不要批文件,不要由你组阁(当后台老板)。你积怨甚多,要团结多数,至嘱。”“人贵有自知之明,又及。”也就是同一天,自己飞抵长沙,向毛泽东汇报工作,当时在坐的还有王海容和唐闻生。记得毛泽东一开头就风趣地对自己说:“你开了一个钢铁公司。”他自然知道毛泽东的所指,在此之前不久,自己曾在政治局会议上顶回了江青的挑衅攻击。他说:“主席也知道了?”毛泽东很高兴地说:“好,顶得好。”自己当时说:“我实在忍不住了,不止一次了。”毛泽东说:“我赞成你。”自己又汇报道:“江青在政治局搞了七八次了。”
毛泽东说:“强加于人哪,我也是不高兴的。”毛泽东又手指王、唐二人说道:“她们都不高兴。”当时自己说:“我主要是感觉政治局生活不正常,最后我到她那儿去了一下,钢铁公司对钢铁公司。”毛泽东很高兴,说:“这个好。”
今年,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等人又借着“批经验主义”把矛头指向了周恩来和自己。
4月18日,自己陪同毛主席会见来访的金日成,毛泽东对金日成说:“我不谈政治,由他来跟你谈,此人叫邓小平。邓小平会打仗,还会反对修正主义,他被红卫兵打倒了好几年,现在没事了,又起来,我们需要他。”毛泽东这番话照例给了他很大的温暖和鼓舞。会见结束后,他趁机以请教的方式向毛泽东报告了江青等人大批经验主义的情况,并坦言了自己的看法。毛泽东当即引起了注意,并表示同意他的看法。之后不久,毛泽东亲自召集在... -->>
1975年夏天的一个下午,邓小平主持完军委的一个会议后,乘车从西郊回中南海见毛泽东。看着车窗外白热的盛夏中严肃而又紧张的街道,他觉得中国正在变得有了秩序。
文化大革命初期的大字报海洋、红卫兵浪潮自然早已不见了“批林批孔”运动的锣鼓也不那么高昂了,现在是“全面整顿”的声音。
他翻了一下放在车座位上的几张人民日报,这些报纸虽然还在张春桥、姚文元的控制下,却也不得不经常出现“三项指示为纲”的大标题。毛泽东做过关于学习理论问题的指示,又做了要安定团结的指示,也做了要把国民经济搞上去的指示,他将毛泽东这三个指示合在一起,叫做“三项指示为纲”在这面旗帜下,今年以来,他在全国范围内大张旗鼓地整顿工业,整顿农业,整顿交通,整顿军队,整顿科技和教育。铁路秩序的混乱是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关键问题,他选择铁路运输作为突破口,召开了全国会议,发布了重要文件,对几个“老大难”的铁路局采取了坚决的措施,将坏人抓了起来,将软弱的干部调离,召开万人乃至十万人大会,落实“整顿”的战略,全国铁路由半瘫痪状态焕然一新。此后,他又将铁路整顿的经验和威风移师各个领域,真有些摧枯拉朽、攻无不克的感觉。他对自己感到满意。
每当他率领中央领导成员走进一个又一个全国性会议,接见参加会议的各省市领导干部时,他照例是在热烈的掌声中也简单地鼓鼓掌,表示接受了大家的欢迎,随后当仁不让地在主席台上就座,目光炯炯地看着台下,挥手做出声色俱厉的讲话。他绝不高谈阔论,也绝不温文尔雅。他的风格用毛泽东的话讲就是“钢铁公司”多少年在军队,部下们就惧怕他的严厉,现在整顿纲纪以“严”为本,他更是毫不留情。他不要阿谀奉迎的面孔,他要说一不二地执行命令。他的每一句话都不容含糊,都是果断的结论,不容商讨的指示。
当他看着会场中一张张被震慑的面孔时,惟嫌他们的反应还不够强烈。他知道自己正携带着一个势力重返中国政治舞台,有一种千军万马跟着他浩浩荡荡前进的感觉。做事就要有势,有气势,有阵势,有态势,才可能扭转局势。他的个子矮,每当在高个子的簇拥下走进一个个会场时,所有的人都会给他空开足够的宽度。他以严厉的表情、坚定的声音和说一不二的手势将高个子们笼罩在自己的权威之下,就像这白热化的夏日阳光一样,毫不留情地照亮广大空间。
自古以来慈不掌兵,赏罚分明方能令行禁止,令行禁止才有权威,有了权威便可以更加令行禁止。因为个子矮,反而从小造成了他不服天不服地的好强性格,他就是要用雷厉风行的手段将中国整顿出一个样子,给全党看,给全军看,给全国看,也给毛泽东看。一个国家看着很大,千头万绪很难弄,其实,只要大权在手,抓住关键,以坚强手段去处置,立刻会牵一动百,扭转全局。撤掉一个软弱无能的干部,他常常眼都不眨一下。对一个强有力的干部委以重任,他又一分钟都不迟疑。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将尚方宝剑交给他们,让他们全力去干,然后静待捷报,论功行赏。
汽车开到中南海新华门了,他看了一下手表,时间还早一些,便让车往前开到天安门,绕一圈再回来。小轿车环绕天安门广场行驶着,先过人民大会堂,又过前门箭楼,弯过来再过历史博物馆,最后过天安门城楼。看到宽阔而整肃的天安门广场,他同样体会到在今年以来展开的全国性整顿造成的一统天下的气氛,天安门广场同样也在这种气氛之中。想到外电评价1975年的中国是“邓小平年”他面无表情,眼睛都不眨动。外电评价他“东山再起,创造了政治奇迹”他也不过转动了一下头部而已。他从来不为这些谰言动心,他就是那种所谓“软硬不吃”的人。作为一个政治家,他只知道审时度势,理智行事。他是1973年2月20日从江西结束了三年零四个月的流放生活回到北京的,同年3月10日,他被恢复了党的组织生活和国务院副总理的职务,同年8月的中共十大上,他被选为中央委员,同年12月,就担任了中共政治局委员和中共中央军委委员。从1975年1月开始,他又担任了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在1月召开的四届人大会议上,他又担任了国务院第一副总理。周恩来已患重病,现在党政军的日常工作都由他主持,毛泽东是把整个国家交给他了。他不会巧言弄舌,他要干出个样子,放在毛泽东面前。
毛泽东在他这次复出过程中一再对他的赞誉给了他很大的鼓舞,这是他现在励精图治的动力之一。作为一个政治家,自己已经71岁了,也还需要得到称赞。想到这里,他眼睛里露出了一丝顽童般的笑意。毛泽东夸他“政治思想强”夸他“人才难得”当着各大军区司令说:“我给你们请来一个军师,这个军师就是你们过去的老上司,邓小平。”这些话让他心中十分受用。毛泽东作为领袖还是英明的,1971年9月13日林彪垮台之后,自己于当年及1972年曾两次写信给毛泽东,现在看来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这两封信终于得到了毛泽东的批示,自己的政治处境从最初的松动到今天,变化之大连自己也没有想到。但回过头来,事情又十分清楚:毛泽东需要人才,他又是一个人才,当他向毛泽东恳切表达了要求再工作的愿望之后,这个“东山再起”的过程就开始了。一个影响中国格局的重大政治事实就是从那两封信开始的,他对自己几年前的决策感到满意。
车就要进入中南海了,他拿起身旁的一份材料又翻看了一下,这是江青最近写给中央政治局和毛泽东的检查。他脸上露出一丝冷笑。江青在这份检查中写到:“‘第十一次路线斗争’的问题是我个人讲错了话,对不起恩来、剑英同志;批林批孔批走后门,混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扩大了打击面,造成了不安定团结;关于个人自做主张到处送材料的问题,是无组织、无纪律、破坏党的一元化领导;关于目前主要危险是经验主义的问题,这一提法是主观片面的,会造成思想上的混乱,扩大打击面,严重地造成不安定团结。”让江青做出这样的检查,不是一件易事。邓小平继续翻看着这份材料,看到这样的字句:“‘四人帮’是个客观存在”“有发展成分裂党中央的宗派主义的可能。”邓小平将材料又放回到座位上,这是今年4月、5月、6月以来自己主持政治局会议,多次对江青、张春桥等人进行批评斗争之后,迫使江青写出的书面检查,当然这和毛泽东对他的支持分不开。早在去年11月12日,毛泽东针对江青在四届人大前夕组阁的活动做了批示:“不要多露面,不要批文件,不要由你组阁(当后台老板)。你积怨甚多,要团结多数,至嘱。”“人贵有自知之明,又及。”也就是同一天,自己飞抵长沙,向毛泽东汇报工作,当时在坐的还有王海容和唐闻生。记得毛泽东一开头就风趣地对自己说:“你开了一个钢铁公司。”他自然知道毛泽东的所指,在此之前不久,自己曾在政治局会议上顶回了江青的挑衅攻击。他说:“主席也知道了?”毛泽东很高兴地说:“好,顶得好。”自己当时说:“我实在忍不住了,不止一次了。”毛泽东说:“我赞成你。”自己又汇报道:“江青在政治局搞了七八次了。”
毛泽东说:“强加于人哪,我也是不高兴的。”毛泽东又手指王、唐二人说道:“她们都不高兴。”当时自己说:“我主要是感觉政治局生活不正常,最后我到她那儿去了一下,钢铁公司对钢铁公司。”毛泽东很高兴,说:“这个好。”
今年,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等人又借着“批经验主义”把矛头指向了周恩来和自己。
4月18日,自己陪同毛主席会见来访的金日成,毛泽东对金日成说:“我不谈政治,由他来跟你谈,此人叫邓小平。邓小平会打仗,还会反对修正主义,他被红卫兵打倒了好几年,现在没事了,又起来,我们需要他。”毛泽东这番话照例给了他很大的温暖和鼓舞。会见结束后,他趁机以请教的方式向毛泽东报告了江青等人大批经验主义的情况,并坦言了自己的看法。毛泽东当即引起了注意,并表示同意他的看法。之后不久,毛泽东亲自召集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