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la.org,兴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李自成主力大军自出太原后,一路南下,王明只在永宁等地稍作抵抗,就把所有军力全部龟缩到平阳府城。即使平阳府不是战略要地,但是府城都有府城的规模,王明有信心凭借平阳城城墙守住李自成三个月以内的任何进攻,至于三个月后,城中的粮食会用完,李自成才会有机会破城。
但是李自成有三个月的时间围攻平阳城么?绝对没有!王明相信,至多一个月,李自成就会四面受敌,焦头烂额了。这也是王明鼓励平阳官绅士族、军民百姓有勇气守城的重要因素。特别是王明告诉他们,济王殿下西征的第一路大军,由大将李超涂带领的八万人马已经到了彰德府,这更让平阳城的官绅士族们振奋。
与此相反,李自成大军尚未到平阳城下,就传来太原城被明军包围,果毅将军马重僖出城迎敌被杀得大败而归的消息,这给原本就士气低落的贼军又浇了一头冷水,对于‘大顺军’或者说自己的前途开始担忧起来。
人就是这样,一无所有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得到后又要失去了。贼军在一无所有时拥有敢拼敢打,不畏死的勇气,可是现在他们没有了,他们想着家里如花似玉的老婆和堆积如山的金银财宝,想着要是失去了这些东西下半辈子该如何过,更深一层,想着如何才能保住这些东西,这就让原本团结一致的贼军内部开始出现缝隙,甚至许多贼军高层都开始筹备起自己的前程来。
李自成在攻下永宁后,大军数昼夜急行,实在挺不住了,决定休息一日,就在这晚上,李自成突然一口气杀了十余名随军出征伪大顺政权的高级官员。其中包括刑政府尚书耿使然、户政府尚书李天笃两位六部首宪。
能做到李自成的六部尚书的人自然是很早就跟随他的老弟兄,李自成这一杀,使得整个贼军内部更加疑心重重了,尤其是那些在李自成建国大顺后才投靠的官员、武将们,更加坐立不安,连跟随他有些年头的老弟兄都说杀就杀,那杀自己时岂不是连说都不用说?
李自成杀完人后,还不解气,暴怒着在中军大帐哩来回走动着,他手中还捏着一张写满文字的白纸。那狰狞的模样让在一旁的李双喜都有些畏惧。
过了许久,李双喜终于看不下去了,小声问道:“父皇,到底是什么事让您如此生气,不如说出来让孩儿为您分担一下。”
李自成看了李双喜一眼,心中又略感欣慰,刘宗敏、田见秀等一连窜名字从心头闪过,这十几个跟随自己出生入死十几年的好兄弟还都是好样的,没有被朱震打怕。他长叹了一口气,说道:“你说这些年我对牛金星怎么样?”
李双喜道:“父皇对他可谓恩重如山,他从一个连进士都没考中的落榜举人几年之间做到大顺宰相,这全是父皇的恩赐。”
李自成道:“可是这群文人有奶便是娘啊!即使我对牛金星如此,到了现在这危急关头,他最先想到的是如何保住自己以及家人的性命!”
李双喜惊倒:“牛相暗中和朱震勾结?”
李自成道:“现在倒还没有,只不过不远了,你瞧瞧,这就是牛金星写给儿子的书信!”说着,他把手中的书信递给李双喜,李双喜接过来一瞧,那信上大致内容是:人生在世,贵贱何足道,孽报耳!我本一介书生,忽然福星临门,自以为能相天下,可转眼之间,又前途渺茫。乱世之中,保命最难,我现在处于祸网之中,要保住这条性命是很难了,不知道哪一天就会被砍下头颅悬于市曹之间,用来警告后人,也会让我落个逆臣贼子的名声。但是你还在祸网的边缘,保住性命的几率还是很大的,所以接到信后,尽量远离祸网,最好能搬到别的地方去住,一旦天下有变,也方便逃命,留住性命,供养祖宗!”
李双喜看完后,心中寻思,乱世之中保住性命的确千难万难,牛相这一封书信只是劝自己儿子要见机行事,保住性命,并没有什么过分的言语。看来是父皇疑心了。不过这番话他是万万不敢和李自成说道,只能装作气愤的样子骂道:“牛金星这个贪生怕死之徒,枉费了父皇这么信任他,这么说来,父皇处死耿使然、李天笃等人,也是因为他们暗中勾结朱震了?”
李自成道:“不错,我安排在他们身边的探子禀报,他们近期和朱震有书信来往,也秘密接见过朱震派来的探子。”
李双喜道:“那父皇何不把他们与朱震勾结的证据公布于众,好安定人心。不然许多官员们都认为父皇是无缘无故杀害他们,更加心存惧意,士气低落了。”
李自成叹气道:“这厮做得太隐秘,勾结朱震的书信看过就烧了,而我安排的密探总不可能出来指证吧,否则让他们知道我在他们身边安排了密探,会更加疑神疑鬼,士气大乱!”
李双喜默默无语,父皇做事老是那么心急,没抓到证据就不会再观察些时日,等证据确凿了再处死他们?当年贸然处死罗汝才时,就让军心大乱了一阵子,好在那时父皇威望甚高,大顺军屡战屡胜,士气高昂,许多不满的声音都在一次次大胜中消失得一干二净。
李自成见李双喜不说话,眉头一挑,说道:“怎么,你也认为我不该杀他们?其实我这么急着杀了他们,主要原因是这群人太不象话了,官没做几天,就学会明朝官员那一套贪污、盘剥了,连带着许多老弟兄们,都给他们带坏了。你瞧,为什么年初我们大顺军能所向披靡,闻着归降,而现在各地官绅士族、甚至军民百姓都纷纷反对咱们,就是因为他们在我们大顺军的统治下,生活并没有好起来!我若不趁早办了他们,等他们把这股风气传开了,大顺军只怕会和当年的明庭官兵一样,一听到官兵就投降了!”
李自成主力大军自出太原后,一路南下,王明只在永宁等地稍作抵抗,就把所有军力全部龟缩到平阳府城。即使平阳府不是战略要地,但是府城都有府城的规模,王明有信心凭借平阳城城墙守住李自成三个月以内的任何进攻,至于三个月后,城中的粮食会用完,李自成才会有机会破城。
但是李自成有三个月的时间围攻平阳城么?绝对没有!王明相信,至多一个月,李自成就会四面受敌,焦头烂额了。这也是王明鼓励平阳官绅士族、军民百姓有勇气守城的重要因素。特别是王明告诉他们,济王殿下西征的第一路大军,由大将李超涂带领的八万人马已经到了彰德府,这更让平阳城的官绅士族们振奋。
与此相反,李自成大军尚未到平阳城下,就传来太原城被明军包围,果毅将军马重僖出城迎敌被杀得大败而归的消息,这给原本就士气低落的贼军又浇了一头冷水,对于‘大顺军’或者说自己的前途开始担忧起来。
人就是这样,一无所有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得到后又要失去了。贼军在一无所有时拥有敢拼敢打,不畏死的勇气,可是现在他们没有了,他们想着家里如花似玉的老婆和堆积如山的金银财宝,想着要是失去了这些东西下半辈子该如何过,更深一层,想着如何才能保住这些东西,这就让原本团结一致的贼军内部开始出现缝隙,甚至许多贼军高层都开始筹备起自己的前程来。
李自成在攻下永宁后,大军数昼夜急行,实在挺不住了,决定休息一日,就在这晚上,李自成突然一口气杀了十余名随军出征伪大顺政权的高级官员。其中包括刑政府尚书耿使然、户政府尚书李天笃两位六部首宪。
能做到李自成的六部尚书的人自然是很早就跟随他的老弟兄,李自成这一杀,使得整个贼军内部更加疑心重重了,尤其是那些在李自成建国大顺后才投靠的官员、武将们,更加坐立不安,连跟随他有些年头的老弟兄都说杀就杀,那杀自己时岂不是连说都不用说?
李自成杀完人后,还不解气,暴怒着在中军大帐哩来回走动着,他手中还捏着一张写满文字的白纸。那狰狞的模样让在一旁的李双喜都有些畏惧。
过了许久,李双喜终于看不下去了,小声问道:“父皇,到底是什么事让您如此生气,不如说出来让孩儿为您分担一下。”
李自成看了李双喜一眼,心中又略感欣慰,刘宗敏、田见秀等一连窜名字从心头闪过,这十几个跟随自己出生入死十几年的好兄弟还都是好样的,没有被朱震打怕。他长叹了一口气,说道:“你说这些年我对牛金星怎么样?”
李双喜道:“父皇对他可谓恩重如山,他从一个连进士都没考中的落榜举人几年之间做到大顺宰相,这全是父皇的恩赐。”
李自成道:“可是这群文人有奶便是娘啊!即使我对牛金星如此,到了现在这危急关头,他最先想到的是如何保住自己以及家人的性命!”
李双喜惊倒:“牛相暗中和朱震勾结?”
李自成道:“现在倒还没有,只不过不远了,你瞧瞧,这就是牛金星写给儿子的书信!”说着,他把手中的书信递给李双喜,李双喜接过来一瞧,那信上大致内容是:人生在世,贵贱何足道,孽报耳!我本一介书生,忽然福星临门,自以为能相天下,可转眼之间,又前途渺茫。乱世之中,保命最难,我现在处于祸网之中,要保住这条性命是很难了,不知道哪一天就会被砍下头颅悬于市曹之间,用来警告后人,也会让我落个逆臣贼子的名声。但是你还在祸网的边缘,保住性命的几率还是很大的,所以接到信后,尽量远离祸网,最好能搬到别的地方去住,一旦天下有变,也方便逃命,留住性命,供养祖宗!”
李双喜看完后,心中寻思,乱世之中保住性命的确千难万难,牛相这一封书信只是劝自己儿子要见机行事,保住性命,并没有什么过分的言语。看来是父皇疑心了。不过这番话他是万万不敢和李自成说道,只能装作气愤的样子骂道:“牛金星这个贪生怕死之徒,枉费了父皇这么信任他,这么说来,父皇处死耿使然、李天笃等人,也是因为他们暗中勾结朱震了?”
李自成道:“不错,我安排在他们身边的探子禀报,他们近期和朱震有书信来往,也秘密接见过朱震派来的探子。”
李双喜道:“那父皇何不把他们与朱震勾结的证据公布于众,好安定人心。不然许多官员们都认为父皇是无缘无故杀害他们,更加心存惧意,士气低落了。”
李自成叹气道:“这厮做得太隐秘,勾结朱震的书信看过就烧了,而我安排的密探总不可能出来指证吧,否则让他们知道我在他们身边安排了密探,会更加疑神疑鬼,士气大乱!”
李双喜默默无语,父皇做事老是那么心急,没抓到证据就不会再观察些时日,等证据确凿了再处死他们?当年贸然处死罗汝才时,就让军心大乱了一阵子,好在那时父皇威望甚高,大顺军屡战屡胜,士气高昂,许多不满的声音都在一次次大胜中消失得一干二净。
李自成见李双喜不说话,眉头一挑,说道:“怎么,你也认为我不该杀他们?其实我这么急着杀了他们,主要原因是这群人太不象话了,官没做几天,就学会明朝官员那一套贪污、盘剥了,连带着许多老弟兄们,都给他们带坏了。你瞧,为什么年初我们大顺军能所向披靡,闻着归降,而现在各地官绅士族、甚至军民百姓都纷纷反对咱们,就是因为他们在我们大顺军的统治下,生活并没有好起来!我若不趁早办了他们,等他们把这股风气传开了,大顺军只怕会和当年的明庭官兵一样,一听到官兵就投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