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la.org,东望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关若云等学生们笑得差不多了的时候,用竹子教鞭敲了敲讲桌边沿说:“你们这个学校十二年前叫东望小学。”
“东望小学?”学生们重复着这个对于他们十分新鲜的名字。
“对,叫东望小学。东望小学是当时的国民革命军副总司令张学良将军创办的。”
“张学良?”学生们又重复着这个对于他们更加新鲜的名字。
“好了,现在我问你们,你们都会唱什么歌呀?”
这回学生们的反应不一致了,他们有的摇头,有的乱七八糟地喊起来:“我会唱《读书郎》。”“我会唱《小白菜》,还有《酸枣树》。”“我会唱《送别》,还有《卖报歌》”“我会唱《秧歌调》”“我会唱‘春天里来百花香,郎里格朗里格朗里格朗。’”
关若云笑着纠正那个学生:“‘春天里来百花香,’是一句歌词,歌曲的名字叫《春天里》。你们会唱的歌真不少。今天我给你们教一首我小时候唱的歌好吗?”
学生们齐声说:“好。”
“这首歌是当时东望小学一位叫张寒晖的老师写的,歌名叫《松花江上》。”
“老师,”一个女生举手说,“我听我爸唱过这首歌,可是我不会唱。”
“老师,”另一个女生举手说,“这首歌和‘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是不是一首歌?”
“是一首歌,”关若云肯定说,“这首歌最早的歌名叫《松花江上》,后来在传唱中很多人把歌曲的第一句当作了歌名。这是一首倾诉去国离乡之情的时代悲歌。歌词中的‘我’浓缩了三千万流离失所的东北人的不幸,寄托着三千万不愿做奴隶的东北人的希望。这首哀婉凄绝的歌曲,从一九三六年诞生的那一天开始,就像号角一般响彻中华神州,像惊雷一般回荡在满目疮痍的苦难大地。
你们大家知道吗?这首注定会世代传唱的歌曲就是从你们学校的操场上开始唱响的。它从你们学校里走出去,走向全中国,走进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在这首歌的感染下,成千上万的东北人思乡情切泪雨纷纷;在这首歌的感召下,无数热血青年慷慨激昂奔赴抗日疆场。
《松花江上》不但是一首歌,更是刚刚过去的那段血与火岁月的见证。”
关若云越说越激动,她的眼前朦胧了。十二年前那一幕幕激动人心的场面再一次在她眼前闪烁,她比十二年前还要动情地亮开嗓子唱起了那首记载着她少年时代的歌曲:“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
学生们中间有听过这首歌的,也有会唱两句的,他们都被新老师充满激情的歌声打动了。他们都喜欢上了这位漂亮的和蔼可亲的关老师,他们用心用意地跟着这位让他们赏心悦目并且赢得了他们敬重的关老师唱了起来。刚开始他们的声音很小,他们全班学生的声音还不如老师一个人的声音大,但是,随着他们对这首歌旋律和歌词的熟悉,他们的声音慢慢大了起来,等到下课铃声响起来的时候,他们已经朗朗上口了。
第二天关若云来上课的时候,眼圈发黑,但是精神焕发。昨天晚上她兴奋得整夜没有睡好,害得躺在她身旁的泉荃也没睡好。泉荃问她怎么了?她笑笑说没什么,翻过身继续想她的心事。她打算今天让学生们先把《松花江上》唱熟,然后给他们分成男女声二部轮唱,再选出一个女生领唱,练好了以后作为期末联欢会上的一个节目拿出去肯定叫好。她对这个班的学生很有信心,通过昨天的观察,她发现这个班里有几个学生的嗓音条件非常好,稍加训练完全可以担当起领唱的任务。她对自己也很有信心,她相信凭自己的能力一定能赢得学校的好感并最终留下来当一名正式教师。
关若云兴冲冲地走进学校,兴冲冲地走向自己代课的班级。她路过训导处的时候,被训导处柳主任叫住了。柳主任的态度很和蔼,笑眯眯的,和昨天初次见面的那个阴沉着脸的柳主任判若两人。他的这种和蔼可亲的态度让关若云对他产生了几分好感。和蔼可亲的柳主任笑眯眯地把关若云让进了训导处办公室后,笑眯眯地请她坐下,然后清了清嗓子,很亲切地开始说话:“关老师,昨天的课上的怎么样?学生们还听话吧?”(未完待续)
关若云等学生们笑得差不多了的时候,用竹子教鞭敲了敲讲桌边沿说:“你们这个学校十二年前叫东望小学。”
“东望小学?”学生们重复着这个对于他们十分新鲜的名字。
“对,叫东望小学。东望小学是当时的国民革命军副总司令张学良将军创办的。”
“张学良?”学生们又重复着这个对于他们更加新鲜的名字。
“好了,现在我问你们,你们都会唱什么歌呀?”
这回学生们的反应不一致了,他们有的摇头,有的乱七八糟地喊起来:“我会唱《读书郎》。”“我会唱《小白菜》,还有《酸枣树》。”“我会唱《送别》,还有《卖报歌》”“我会唱《秧歌调》”“我会唱‘春天里来百花香,郎里格朗里格朗里格朗。’”
关若云笑着纠正那个学生:“‘春天里来百花香,’是一句歌词,歌曲的名字叫《春天里》。你们会唱的歌真不少。今天我给你们教一首我小时候唱的歌好吗?”
学生们齐声说:“好。”
“这首歌是当时东望小学一位叫张寒晖的老师写的,歌名叫《松花江上》。”
“老师,”一个女生举手说,“我听我爸唱过这首歌,可是我不会唱。”
“老师,”另一个女生举手说,“这首歌和‘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是不是一首歌?”
“是一首歌,”关若云肯定说,“这首歌最早的歌名叫《松花江上》,后来在传唱中很多人把歌曲的第一句当作了歌名。这是一首倾诉去国离乡之情的时代悲歌。歌词中的‘我’浓缩了三千万流离失所的东北人的不幸,寄托着三千万不愿做奴隶的东北人的希望。这首哀婉凄绝的歌曲,从一九三六年诞生的那一天开始,就像号角一般响彻中华神州,像惊雷一般回荡在满目疮痍的苦难大地。
你们大家知道吗?这首注定会世代传唱的歌曲就是从你们学校的操场上开始唱响的。它从你们学校里走出去,走向全中国,走进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在这首歌的感染下,成千上万的东北人思乡情切泪雨纷纷;在这首歌的感召下,无数热血青年慷慨激昂奔赴抗日疆场。
《松花江上》不但是一首歌,更是刚刚过去的那段血与火岁月的见证。”
关若云越说越激动,她的眼前朦胧了。十二年前那一幕幕激动人心的场面再一次在她眼前闪烁,她比十二年前还要动情地亮开嗓子唱起了那首记载着她少年时代的歌曲:“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
学生们中间有听过这首歌的,也有会唱两句的,他们都被新老师充满激情的歌声打动了。他们都喜欢上了这位漂亮的和蔼可亲的关老师,他们用心用意地跟着这位让他们赏心悦目并且赢得了他们敬重的关老师唱了起来。刚开始他们的声音很小,他们全班学生的声音还不如老师一个人的声音大,但是,随着他们对这首歌旋律和歌词的熟悉,他们的声音慢慢大了起来,等到下课铃声响起来的时候,他们已经朗朗上口了。
第二天关若云来上课的时候,眼圈发黑,但是精神焕发。昨天晚上她兴奋得整夜没有睡好,害得躺在她身旁的泉荃也没睡好。泉荃问她怎么了?她笑笑说没什么,翻过身继续想她的心事。她打算今天让学生们先把《松花江上》唱熟,然后给他们分成男女声二部轮唱,再选出一个女生领唱,练好了以后作为期末联欢会上的一个节目拿出去肯定叫好。她对这个班的学生很有信心,通过昨天的观察,她发现这个班里有几个学生的嗓音条件非常好,稍加训练完全可以担当起领唱的任务。她对自己也很有信心,她相信凭自己的能力一定能赢得学校的好感并最终留下来当一名正式教师。
关若云兴冲冲地走进学校,兴冲冲地走向自己代课的班级。她路过训导处的时候,被训导处柳主任叫住了。柳主任的态度很和蔼,笑眯眯的,和昨天初次见面的那个阴沉着脸的柳主任判若两人。他的这种和蔼可亲的态度让关若云对他产生了几分好感。和蔼可亲的柳主任笑眯眯地把关若云让进了训导处办公室后,笑眯眯地请她坐下,然后清了清嗓子,很亲切地开始说话:“关老师,昨天的课上的怎么样?学生们还听话吧?”(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