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biqugela.org,穿越小克虏伯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圣彼得堡是俄罗斯第二大城市,1712年彼得一世迁都到彼得堡,一直到1918年的200多年的时间里这里都是俄罗斯文化、政治、经济的中心。1712年到1914年,这一时期一直叫圣彼得堡。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沙皇俄国同德国是敌对国,因为圣彼得堡的“堡”字是源自德语发音,当局决定把城市改名叫彼得格勒。
彼得格勒就在波罗的海的边上,从彼得格勒沿着波罗的海向东南出发,依次是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普鲁士,实际上彼得格勒距离德意志的龙兴之地(普鲁士)只有几百公里。由于德国掌握了海权,所以很快拿下了拉脱维亚首都里加和爱沙尼亚首都塔林及其周边地区。为了抵抗德军,俄国在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的西部地区还有二十万军队。德国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对俄政策是:歼灭俄军有生力量,对领土没有具体要求。于是歼灭这二十万军队就成为德军的作战目标,德军的计划是:从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的西部穿插,协同里加方面的德军,对着二十万俄军迂回包抄。
从拉脱维亚首都里加到维尔纽斯的西部有三百多公里路程,两边对进的德军需要各自迂回近两百公里,计划用时四天。可是俄军对德国人的迂回穿插战术已经非常熟悉,德军刚开始穿插,俄军就头也不回的逃走了,阵地和重武器统统丢弃,跑得很快。结果是这次合围,只俘虏了几万俄军,其余大部分俄军都从包围圈中逃掉了,德国人全歼俄军的目的没能达到。不过,德军占领了拉脱维亚西部和立陶宛大部分地区,对俄国首都彼得格勒的威胁更大了。
这次战役虽然没有达成战前目标,但是把南线俄军的重兵集团调过来了,鉴于首都彼得格勒已经暴露在德军兵峰之下,沙皇下令尼古拉大公将乌克兰地区的俄军调至彼得格勒以南地区,并且向德军反击,解除首都的威胁。在强行征兵抓丁之后,北线俄军达到了四个集团军八十万人,南线还有五个集团军一百万人,但是这些部队大部分被德军歼灭或者重创过,士气低迷,而且刚入伍的新兵居多,战术素养极低。俄军总司令尼古拉大公深知他的军队是什么情况,采取了稳步对峙的战争策略,并没有大举进攻德军阵地。
按道理说,尼古拉大公做得没错,他手下的新兵去进攻大量装备克虏伯火炮的德军,那是去送死。但是俄国国内不这么认为,手握近两百万大军,却不敢驱逐敌人,每日消耗巨额军费,俄国财政现在全靠举债生存,政府可熬不起!于是沙皇免除了尼古拉大公的总司令职务,自己亲自挂帅,担任俄军总司令一职。同时命令俄军在北线向德国人反攻,意图将德军驱逐至远离首都彼得格勒的地方。
同时,英国也呼吁俄国在东线展开一次针对德国的攻势,希望振奋协约国的士气,以减轻英国的军事压力。俄国则通过在立陶宛维尔纽斯地区发动名为“纳拉奇湖攻势”作为回应。结果,在德军战术小组的层层阻击和克虏伯大炮的拦截下,俄军进攻受挫,伤亡惨重。而此战德国人只遭受不足俄国五分之一的实际伤亡,北线的俄军彻底失去进攻能力。
不过,德国在这次战争中,为了防御俄军,把南线的德军抽调了一大半。目前在南线的乌克兰战区,只有一个德国集团军,配合德国战略炮兵,在克里木半岛拔点作战。其余防御任务都交给了奥匈帝国军队和土耳其军队。
俄国将领布鲁西洛夫看到了其中的机会,便向俄国最高司令部呈达了他的计划,他提议在西南部的西乌克兰地区向奥匈军队和土耳其军队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攻势。布鲁西洛夫行动的主要目的是收复乌克兰,利用喀尔巴阡山的阻断,歼灭西乌克兰地区的同盟国军队,并尽可能在战争中彻底将奥匈帝国击败。在此前的东线,奥匈帝国在喀尔巴阡山以东的西乌克兰地区摆下了五个集团军,连同土耳其的三个集团军,总兵力接近两百万人,加上克里木半岛上的德军,自认为高枕无忧,还准备进攻俄国人。
俄国的西方军事集团指挥官阿列克谢·埃弗特上将遭受德军的多次打击,一向奉行防御性战略,并对布鲁西洛夫采取的攻势抱持反对。对此沙皇尼古拉二世在1915年向军队下达了个... -->>
圣彼得堡是俄罗斯第二大城市,1712年彼得一世迁都到彼得堡,一直到1918年的200多年的时间里这里都是俄罗斯文化、政治、经济的中心。1712年到1914年,这一时期一直叫圣彼得堡。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沙皇俄国同德国是敌对国,因为圣彼得堡的“堡”字是源自德语发音,当局决定把城市改名叫彼得格勒。
彼得格勒就在波罗的海的边上,从彼得格勒沿着波罗的海向东南出发,依次是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普鲁士,实际上彼得格勒距离德意志的龙兴之地(普鲁士)只有几百公里。由于德国掌握了海权,所以很快拿下了拉脱维亚首都里加和爱沙尼亚首都塔林及其周边地区。为了抵抗德军,俄国在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的西部地区还有二十万军队。德国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对俄政策是:歼灭俄军有生力量,对领土没有具体要求。于是歼灭这二十万军队就成为德军的作战目标,德军的计划是:从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的西部穿插,协同里加方面的德军,对着二十万俄军迂回包抄。
从拉脱维亚首都里加到维尔纽斯的西部有三百多公里路程,两边对进的德军需要各自迂回近两百公里,计划用时四天。可是俄军对德国人的迂回穿插战术已经非常熟悉,德军刚开始穿插,俄军就头也不回的逃走了,阵地和重武器统统丢弃,跑得很快。结果是这次合围,只俘虏了几万俄军,其余大部分俄军都从包围圈中逃掉了,德国人全歼俄军的目的没能达到。不过,德军占领了拉脱维亚西部和立陶宛大部分地区,对俄国首都彼得格勒的威胁更大了。
这次战役虽然没有达成战前目标,但是把南线俄军的重兵集团调过来了,鉴于首都彼得格勒已经暴露在德军兵峰之下,沙皇下令尼古拉大公将乌克兰地区的俄军调至彼得格勒以南地区,并且向德军反击,解除首都的威胁。在强行征兵抓丁之后,北线俄军达到了四个集团军八十万人,南线还有五个集团军一百万人,但是这些部队大部分被德军歼灭或者重创过,士气低迷,而且刚入伍的新兵居多,战术素养极低。俄军总司令尼古拉大公深知他的军队是什么情况,采取了稳步对峙的战争策略,并没有大举进攻德军阵地。
按道理说,尼古拉大公做得没错,他手下的新兵去进攻大量装备克虏伯火炮的德军,那是去送死。但是俄国国内不这么认为,手握近两百万大军,却不敢驱逐敌人,每日消耗巨额军费,俄国财政现在全靠举债生存,政府可熬不起!于是沙皇免除了尼古拉大公的总司令职务,自己亲自挂帅,担任俄军总司令一职。同时命令俄军在北线向德国人反攻,意图将德军驱逐至远离首都彼得格勒的地方。
同时,英国也呼吁俄国在东线展开一次针对德国的攻势,希望振奋协约国的士气,以减轻英国的军事压力。俄国则通过在立陶宛维尔纽斯地区发动名为“纳拉奇湖攻势”作为回应。结果,在德军战术小组的层层阻击和克虏伯大炮的拦截下,俄军进攻受挫,伤亡惨重。而此战德国人只遭受不足俄国五分之一的实际伤亡,北线的俄军彻底失去进攻能力。
不过,德国在这次战争中,为了防御俄军,把南线的德军抽调了一大半。目前在南线的乌克兰战区,只有一个德国集团军,配合德国战略炮兵,在克里木半岛拔点作战。其余防御任务都交给了奥匈帝国军队和土耳其军队。
俄国将领布鲁西洛夫看到了其中的机会,便向俄国最高司令部呈达了他的计划,他提议在西南部的西乌克兰地区向奥匈军队和土耳其军队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攻势。布鲁西洛夫行动的主要目的是收复乌克兰,利用喀尔巴阡山的阻断,歼灭西乌克兰地区的同盟国军队,并尽可能在战争中彻底将奥匈帝国击败。在此前的东线,奥匈帝国在喀尔巴阡山以东的西乌克兰地区摆下了五个集团军,连同土耳其的三个集团军,总兵力接近两百万人,加上克里木半岛上的德军,自认为高枕无忧,还准备进攻俄国人。
俄国的西方军事集团指挥官阿列克谢·埃弗特上将遭受德军的多次打击,一向奉行防御性战略,并对布鲁西洛夫采取的攻势抱持反对。对此沙皇尼古拉二世在1915年向军队下达了个...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