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biqugela.org,燃烧的海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一百二十六章飞行的陆军
第二代地面战平台的重点不在动力系统上,而是在行走系统上。
最初的时候,陆军只对第二代地面战平台提出了一个战技术要求:必须具备全地形机动能力。
看上去,这个要求并不高。
在传统意义上,坦克等履带式作战平台就具备全地形机动能力。
可是这次,陆军对全地形加了一个明确的定义,即任何地形环境,而不是特指几种特殊地形。
这样一来,这个要求就非常高了。
说得严重一些,在以往的所有行走机构中,恐怕只有气垫系统能够满足这一要求,而且还无法全部满足。
在最初的研制中,各大厂商都把重点放在了气垫系统上。
只是,随着研究工作深入展开,越来越多的工程师认识到,气垫系统根本无法达到陆军的要求,因为无法适应所有特殊地形,比如在山地与高海拔地区的效率非常低,而这些地区由是陆军的主战场。除此之外,气垫系统还存在很多固有缺点,比如效率低下故障率较高等等。
结果就是,从二零四八年开始,各大厂商不得不另辟蹊径。
当时,前景最为光明的应该是气动增升系统,即用内置式升力风扇,使地面战平台获得有限的低空飞行能力。
问题是,这一系统也存在较为明显的缺点。
最大的问题就是推进效率低下,很难作为地面战平台的主要行走系统,也就无法完全取代履带等传统行走系统。
在二零四八年底,北方重工拿出了一套设计方案,即在原有的履带系统的基础上,安装两台大功率升力风扇,使地面战平台能够通过履带系统无法到达的特殊地段,但是在绝大部分时候依然依靠履带系统行走。
可以说,这是当时能够提出来的最好的设计方案了。
当然,最大的问题就是,升力风扇过于庞大,很难集成在作战平台里面,只能通过外挂的方式临时配制。
显然,这不合陆军的胃口。
只是在推销的时候,北方重工的工程师提到,只要为第一代地面战平台配备第二代燃料电池,安装升力风扇的接口,就能通过改装的方式,使第一代地面战平台具备全地形机动作战能力。
对陆军来说,这确实是个非常大的诱惑。
为此,陆军为北方重工提供了一份价值数百亿元的合同,委托北方重工在外置式升力风扇系统上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到了二零四九年十月份,北方重工在第一代地面战平台的基础上,制造出了第一辆具备全地形机动作战能力的样车。在随后的测试中,这辆样车取得了重大成功,即依靠安置在车体两侧的两台七千五百千瓦的升力风扇,重量为四十四吨的地面战平台通过陆军设置的所有考验。
问题是,这并非陆军希望得到的第二代地面战平台。
在测试中,这台样车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比如在高海拔地区,升力风扇的效率降低了百分之三十以上,导致平台的机动性能大幅度降低,甚至无法在海拔高度超过四千五百米的地区使用。
当然,这不是最严重的问题,毕竟海拔在四千五百米以上的战场少之又少。
最突出的问题,还是在防护上,即暴露在外的两台升力风扇很容易被摧毁,而只要有一台升力风扇出问题,平台就将丧失机动能力,而在地面行走的时候,升力风扇将成为巨大的累赘。如果在作战的时候遇到这样的问题,等于降低了平台的战斗力,或者得让乘员冒着炮火到车外卸下升力风扇。
虽然当时北方重工提出了解决方案,比如可以采用自卸系统,即在不使用的时候,自动抛弃升力风扇,但是这仍然让陆军非常不满,因为外置式升力风扇非常昂贵,别说在战场上抛弃,能否大量采购都是个问题。
在北方重工致力于外置式升力风扇的时候,南方机械把重点放在了内置式涡轮升力发动机上,即在平台内部安装大推力涡轮风扇发动机,降低升力系统的总质量,使平台获得有限的低空飞行能力。
事实上,这个方案更加不合陆军的胃口,因为这意味着要为平台提供燃料。
显然,在陆军全面向电动化时代迈进的时候,涡轮风扇发动机根本不符合时代要求。
从发展前进上看,最有希望的仍然是衡泰集团提出的方案,即为地面平台配备内热式动力系统... -->>
第一百二十六章飞行的陆军
第二代地面战平台的重点不在动力系统上,而是在行走系统上。
最初的时候,陆军只对第二代地面战平台提出了一个战技术要求:必须具备全地形机动能力。
看上去,这个要求并不高。
在传统意义上,坦克等履带式作战平台就具备全地形机动能力。
可是这次,陆军对全地形加了一个明确的定义,即任何地形环境,而不是特指几种特殊地形。
这样一来,这个要求就非常高了。
说得严重一些,在以往的所有行走机构中,恐怕只有气垫系统能够满足这一要求,而且还无法全部满足。
在最初的研制中,各大厂商都把重点放在了气垫系统上。
只是,随着研究工作深入展开,越来越多的工程师认识到,气垫系统根本无法达到陆军的要求,因为无法适应所有特殊地形,比如在山地与高海拔地区的效率非常低,而这些地区由是陆军的主战场。除此之外,气垫系统还存在很多固有缺点,比如效率低下故障率较高等等。
结果就是,从二零四八年开始,各大厂商不得不另辟蹊径。
当时,前景最为光明的应该是气动增升系统,即用内置式升力风扇,使地面战平台获得有限的低空飞行能力。
问题是,这一系统也存在较为明显的缺点。
最大的问题就是推进效率低下,很难作为地面战平台的主要行走系统,也就无法完全取代履带等传统行走系统。
在二零四八年底,北方重工拿出了一套设计方案,即在原有的履带系统的基础上,安装两台大功率升力风扇,使地面战平台能够通过履带系统无法到达的特殊地段,但是在绝大部分时候依然依靠履带系统行走。
可以说,这是当时能够提出来的最好的设计方案了。
当然,最大的问题就是,升力风扇过于庞大,很难集成在作战平台里面,只能通过外挂的方式临时配制。
显然,这不合陆军的胃口。
只是在推销的时候,北方重工的工程师提到,只要为第一代地面战平台配备第二代燃料电池,安装升力风扇的接口,就能通过改装的方式,使第一代地面战平台具备全地形机动作战能力。
对陆军来说,这确实是个非常大的诱惑。
为此,陆军为北方重工提供了一份价值数百亿元的合同,委托北方重工在外置式升力风扇系统上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到了二零四九年十月份,北方重工在第一代地面战平台的基础上,制造出了第一辆具备全地形机动作战能力的样车。在随后的测试中,这辆样车取得了重大成功,即依靠安置在车体两侧的两台七千五百千瓦的升力风扇,重量为四十四吨的地面战平台通过陆军设置的所有考验。
问题是,这并非陆军希望得到的第二代地面战平台。
在测试中,这台样车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比如在高海拔地区,升力风扇的效率降低了百分之三十以上,导致平台的机动性能大幅度降低,甚至无法在海拔高度超过四千五百米的地区使用。
当然,这不是最严重的问题,毕竟海拔在四千五百米以上的战场少之又少。
最突出的问题,还是在防护上,即暴露在外的两台升力风扇很容易被摧毁,而只要有一台升力风扇出问题,平台就将丧失机动能力,而在地面行走的时候,升力风扇将成为巨大的累赘。如果在作战的时候遇到这样的问题,等于降低了平台的战斗力,或者得让乘员冒着炮火到车外卸下升力风扇。
虽然当时北方重工提出了解决方案,比如可以采用自卸系统,即在不使用的时候,自动抛弃升力风扇,但是这仍然让陆军非常不满,因为外置式升力风扇非常昂贵,别说在战场上抛弃,能否大量采购都是个问题。
在北方重工致力于外置式升力风扇的时候,南方机械把重点放在了内置式涡轮升力发动机上,即在平台内部安装大推力涡轮风扇发动机,降低升力系统的总质量,使平台获得有限的低空飞行能力。
事实上,这个方案更加不合陆军的胃口,因为这意味着要为平台提供燃料。
显然,在陆军全面向电动化时代迈进的时候,涡轮风扇发动机根本不符合时代要求。
从发展前进上看,最有希望的仍然是衡泰集团提出的方案,即为地面平台配备内热式动力系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