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la.org,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作者:吴潜诚)
在后工业文明来临以后,文学是否会逐渐式微,以至于消亡?叫嚷或担心这个问题的人,大概认为声光媒体终将凌驾、甚至取代语言文字。
声音或光影真的可以取代文字吗?担忧和关心这个问题的人,应该读一读伊塔罗卡尔维诺去世以后才出版的给下一轮太平盛世的备忘录(1988)的第三章。卡尔维诺的演说稿旁征博引,以小喻大,十分发人深思。在这篇讨论“精准”的演讲稿中,卡尔维诺指称:人们最独特的天赋——运用语言的能力,目前已遭受到一种瘟疫的袭击,这种疾病显示出来的症状是:
丧失了认知和临即感,变成一种无意识的自动化反应,倾向于将一切表达铲平为最一般化、不具个人特色、抽象的公式,冲淡了意义,钝化了表现的锋芒,熄灭了文字和新状况碰撞所迸放的火花。
卡尔维诺宅心宽厚,表示他不想追究这流行疾病的根源是否出自“政治、意识型态、官僚作风的一致、大众传媒的单调,或者学校传播平庸文化的方式。”他说,他感兴趣的是健康的契机,他相信“文学,而且只有文学,才可以创造抗体,抵抗这语言瘟疫。”
卡尔维诺随后又指出:目前不仅只有语言受到瘟疫感染,而变得不准确。譬如,就拿视觉意象来说吧:现代人生活在没完没了的意象的淫雨中,意象中的形式和意义之间原本应该具有内在的必然性,但强势媒体所呈现的意象缺乏这种必然性,不会引人全神贯注,不足以变成可能的意义来源。因此,卡尔维诺指控:
这种视觉意象大多如云烟一般,倏忽消褪,就像不会在记忆中留下痕迹的梦,不消褪的唯有疏离和不适之感而已。
在卡尔维诺看来,不只意象和语言欠缺实质,世界本身也一样欠缺实质。瘟疫侵袭着人们的生活和国族的历史,它使一切历史显得任意编造、不具形状、溷淆错乱、没头没尾。卡尔维诺说这种形式的丧失令他不舒服,而他所能想到的唯一的对抗武器便是文学。
卡尔维诺以他细腻而锐利的阅读眼光,引述诗人和作家的精辟见解和生动实例(包括科学论述和自己的小说创作),细细剖陈用字准确的价值。然后在接近结尾的地方,综述两种有关文字的看法。第一种看法认为:文字是一种手段,帮助人类获得世界之实质——终极、独特,而绝对之实质;文字并不代表这种实质,而是与实质产生等同关系,因此,若说文字只是实现某一目的之媒介,那是不正确的,文字只认识它本身,除此之外对世界的认识是不可能的。另一种看法认为:运用文字即是对事物作无止尽的探讨,这种探索不朝向事物的实质,而是朝向事物无限的多样变化,触及其无穷无尽的繁复形式之表面。
人类总是根据显露在外的一切蛛丝马迹,在搜寻一些隐伏的,或者仅仅只是潜在的或假想的东西。我们的基本心智思维习惯,源远流长,从旧石器时代从事狩猎和采集的祖先,经各历史阶段一路遗传下来。文字连接了看得见的轨迹与看不见的事物、不在现场的事物、人所欲求和恐惧的东西,就像一道危急逃生的脆弱桥梁,投掷在深渊之上。基于这个理由,卡尔维诺强调,他个人认为,适切地使用语言,使我们得以审慎、专注而小心地接近(看得见和看不见的)事物,并敬重(呈现出来和没呈现出来的)事物不以文字所作的沟通。
文艺复兴时代的伟大艺术家达芬奇提供了一个意义深远的例子,足以说明人如何与语言博斗,以捕捉表达能力所不及的东西。达芬奇的手稿充满与语言挣扎,从而寻求更丰富、更细致、更准确之表达的纪录。他自称鄙俗不文,他的知识举世无匹,但由于不谙拉丁文和文法,无从使用文字和当代的饱学之士沟通,他相信自己藉由绘画和素描可以表达得更好,但却不断地感到自己需要写作,需要以书写来探究这世界的繁复显现和奥秘,来赋予自己的幻想、情绪和怨恨形状。因此,他愈写愈多,后来他放弃了绘画,只透过书写和素描来表达自己。
达芬奇曾在他的笔记中,记录一种地球生长理论的证据。他首先列出为泥土所吞没的城市的例证,按着讨论山中所发现的海洋化石,特别是某些他认为必定是属于太古时期的某种海怪的骨骼。在那个时刻,达芬奇的想像必定被一幅巨大动物在波浪中游泳的图景所慑住吧。他把笔记倒过来,企图捕捉那动物的形象,三度尝试写一个足以唤起那种壮观的句子:
喔,有多少次,你出没在大海洋满涨的波浪中间,乌黑而刚硬的背脊,像山脉一般隐约浮现,仪态肃穆而端庄!
后来,达芬奇为了使这怪兽增加动感,引介了动词“旋转”一词:
有多少次,你出没在大海洋满涨的波浪中间,仪态肃穆而端庄,在海水中旋转,乌黑而刚硬的背脊,像山脉一般隐约浮现,压服了海水!
可是,他又觉得“旋转”一词似乎减弱了他想要唤起的壮观和宏伟印象。因此,他选用了动词“犁耕”改变整个结构,赋予紧凑和韵律感:
喔,有多少次,你出没在大海洋满涨的波浪中间,像山脉一般隐约浮现,压服了周匝汹涌的波浪,乌黑而刚硬的背脊犁耕过海水,仪态端庄而肃穆!
卡尔维诺认为:达芬奇对那“幽灵”的捕捉,几乎就是在呈现一个大自然之庄严力量的象征,因此,这些文字所呈现的意象及其整体的透明和奥秘,值得长留记忆中,细细思索。
后现代的声光媒体无法或不应该完全取代语言文字,否则语言所建构起来的人类文明岂不将丧失大半?更不必谈继续发展。
原载自由时报副刊:1996。4。24
(作者:吴潜诚)
在后工业文明来临以后,文学是否会逐渐式微,以至于消亡?叫嚷或担心这个问题的人,大概认为声光媒体终将凌驾、甚至取代语言文字。
声音或光影真的可以取代文字吗?担忧和关心这个问题的人,应该读一读伊塔罗卡尔维诺去世以后才出版的给下一轮太平盛世的备忘录(1988)的第三章。卡尔维诺的演说稿旁征博引,以小喻大,十分发人深思。在这篇讨论“精准”的演讲稿中,卡尔维诺指称:人们最独特的天赋——运用语言的能力,目前已遭受到一种瘟疫的袭击,这种疾病显示出来的症状是:
丧失了认知和临即感,变成一种无意识的自动化反应,倾向于将一切表达铲平为最一般化、不具个人特色、抽象的公式,冲淡了意义,钝化了表现的锋芒,熄灭了文字和新状况碰撞所迸放的火花。
卡尔维诺宅心宽厚,表示他不想追究这流行疾病的根源是否出自“政治、意识型态、官僚作风的一致、大众传媒的单调,或者学校传播平庸文化的方式。”他说,他感兴趣的是健康的契机,他相信“文学,而且只有文学,才可以创造抗体,抵抗这语言瘟疫。”
卡尔维诺随后又指出:目前不仅只有语言受到瘟疫感染,而变得不准确。譬如,就拿视觉意象来说吧:现代人生活在没完没了的意象的淫雨中,意象中的形式和意义之间原本应该具有内在的必然性,但强势媒体所呈现的意象缺乏这种必然性,不会引人全神贯注,不足以变成可能的意义来源。因此,卡尔维诺指控:
这种视觉意象大多如云烟一般,倏忽消褪,就像不会在记忆中留下痕迹的梦,不消褪的唯有疏离和不适之感而已。
在卡尔维诺看来,不只意象和语言欠缺实质,世界本身也一样欠缺实质。瘟疫侵袭着人们的生活和国族的历史,它使一切历史显得任意编造、不具形状、溷淆错乱、没头没尾。卡尔维诺说这种形式的丧失令他不舒服,而他所能想到的唯一的对抗武器便是文学。
卡尔维诺以他细腻而锐利的阅读眼光,引述诗人和作家的精辟见解和生动实例(包括科学论述和自己的小说创作),细细剖陈用字准确的价值。然后在接近结尾的地方,综述两种有关文字的看法。第一种看法认为:文字是一种手段,帮助人类获得世界之实质——终极、独特,而绝对之实质;文字并不代表这种实质,而是与实质产生等同关系,因此,若说文字只是实现某一目的之媒介,那是不正确的,文字只认识它本身,除此之外对世界的认识是不可能的。另一种看法认为:运用文字即是对事物作无止尽的探讨,这种探索不朝向事物的实质,而是朝向事物无限的多样变化,触及其无穷无尽的繁复形式之表面。
人类总是根据显露在外的一切蛛丝马迹,在搜寻一些隐伏的,或者仅仅只是潜在的或假想的东西。我们的基本心智思维习惯,源远流长,从旧石器时代从事狩猎和采集的祖先,经各历史阶段一路遗传下来。文字连接了看得见的轨迹与看不见的事物、不在现场的事物、人所欲求和恐惧的东西,就像一道危急逃生的脆弱桥梁,投掷在深渊之上。基于这个理由,卡尔维诺强调,他个人认为,适切地使用语言,使我们得以审慎、专注而小心地接近(看得见和看不见的)事物,并敬重(呈现出来和没呈现出来的)事物不以文字所作的沟通。
文艺复兴时代的伟大艺术家达芬奇提供了一个意义深远的例子,足以说明人如何与语言博斗,以捕捉表达能力所不及的东西。达芬奇的手稿充满与语言挣扎,从而寻求更丰富、更细致、更准确之表达的纪录。他自称鄙俗不文,他的知识举世无匹,但由于不谙拉丁文和文法,无从使用文字和当代的饱学之士沟通,他相信自己藉由绘画和素描可以表达得更好,但却不断地感到自己需要写作,需要以书写来探究这世界的繁复显现和奥秘,来赋予自己的幻想、情绪和怨恨形状。因此,他愈写愈多,后来他放弃了绘画,只透过书写和素描来表达自己。
达芬奇曾在他的笔记中,记录一种地球生长理论的证据。他首先列出为泥土所吞没的城市的例证,按着讨论山中所发现的海洋化石,特别是某些他认为必定是属于太古时期的某种海怪的骨骼。在那个时刻,达芬奇的想像必定被一幅巨大动物在波浪中游泳的图景所慑住吧。他把笔记倒过来,企图捕捉那动物的形象,三度尝试写一个足以唤起那种壮观的句子:
喔,有多少次,你出没在大海洋满涨的波浪中间,乌黑而刚硬的背脊,像山脉一般隐约浮现,仪态肃穆而端庄!
后来,达芬奇为了使这怪兽增加动感,引介了动词“旋转”一词:
有多少次,你出没在大海洋满涨的波浪中间,仪态肃穆而端庄,在海水中旋转,乌黑而刚硬的背脊,像山脉一般隐约浮现,压服了海水!
可是,他又觉得“旋转”一词似乎减弱了他想要唤起的壮观和宏伟印象。因此,他选用了动词“犁耕”改变整个结构,赋予紧凑和韵律感:
喔,有多少次,你出没在大海洋满涨的波浪中间,像山脉一般隐约浮现,压服了周匝汹涌的波浪,乌黑而刚硬的背脊犁耕过海水,仪态端庄而肃穆!
卡尔维诺认为:达芬奇对那“幽灵”的捕捉,几乎就是在呈现一个大自然之庄严力量的象征,因此,这些文字所呈现的意象及其整体的透明和奥秘,值得长留记忆中,细细思索。
后现代的声光媒体无法或不应该完全取代语言文字,否则语言所建构起来的人类文明岂不将丧失大半?更不必谈继续发展。
原载自由时报副刊:1996。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