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la.org,放啸大汉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感谢大盟、小胖、风540788、旧金、落升日、文启赵、wo爱你一生、紫电☆青霜、xathena、天上飞飞飞、丶喜之郎)
~~~~~~~~~~~~~~~~~~~~~~~~~~~~~~~~~~~~~~~~~~~
春风微熏,枝抽绿芽,草深林茂,鹧鸪乱飞。
俄而,山道间传来一阵朗朗吟诵:“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这声音停止后,少倾,山坡上传来一个略带沙哑却异常悦耳的高声:“可以调素琴,阅赋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孔子云:何陋之有?”
山道上传来一声赞叹:“好!好一个‘何陋之有’,不枉我驱车一遭。”
随着说话声,山道转弯处现出一行人,当先正是刘向,身后跟着于恬及一众僮仆。
山坡一处突出的大石上,一袭粗麻孝衣,手持丧棒,轩昂卓立,遥遥拱手的少年,正是张放。
当刘向看到彬彬有礼,迎候于道的张放时,微感讶异,眼前这英气逼人的少年,显然与两年前印象中的风流小郎君大为不同。刘向颔首致意,并未多言,径直来到张氏先人墓前,让僮仆摆上供品,一一祭拜。
如此这般折腾大半个时辰之后,刘向才与张放一并进入草庐。今日天气稍暖,加上刘向亦不避春寒,于恬也只能添加一件夹袍后跟着进屋。
一入草庐,刘向目光逡巡,长眉一挑:“斯是陋室,德馨否?”
张放淡然道:“君子争一世,不争一时。”
刘向盯着张放看了一会,后者平静对视,目光平和,只做了个手势:“请。”
刘向、于恬分别跪坐于苇席,其余仆人,俱在庐外侍候。
刘向将上下两篇念诵一篇,赞叹之余,皱眉道:“下篇似有缺句,少子可记全了?”
张放恭声道:“的确有缺句,这是残篇,侄孙遍寻遗书,未有所获,故而方生焚之以祭之念。”
张放引来刘向的这篇“奇文”,正是后世传流甚广的名篇《陋室铭》。这篇文张放学生时代就背诵过,后来工作中,院长办公室也贴着这篇书法,隔三岔五总能见到,想忘记都难。
在得到于恬传来的信息后,张放就在琢磨,该用什么方法请刘向出山,趟这个浑水。最好的办法,是打动他,那用什么来打动呢?对于一个出身皇族的文学大家而言,权钱对他毫无作用,能打动他的,只有好文章。张放手里有两篇陈汤的奏章,他相信能打动刘向,但不能简单粗暴地让于恬呈上去,否则搞不好适得其反,他需要先做一个铺垫。
用一篇纯粹的佳文,把刘向引来——是的,必须把刘向引来,因为张放无法离开此地。救人如救火,他也等不起。
张放倒记得不少唐诗宋词,但这是西汉,什么七言、格律、绝句、词曲,未必有市场。能在登得汉代大雅之堂的,只有四言、五言,还有赋。其中赋在这个时期最为流行。不过张放真没记住什么赋……等等,《陋室铭》,好像算是赋吧?
虽然《陋室铭》是唐朝的刘禹锡写的,但这篇小记确实是赋体,而且就内容而言,正与刘向被贬后的心态很接近。张放相信,这篇能够打动后世无数文人的文章,也一定能打动刘向。
于是张放将此文一分为二,上篇交给于恬,让他送到刘向面前。同时还编了个“遗书”的晃子,等于在告诉刘向——你来不来,不来我就烧了。
果不其然,... -->>
(感谢大盟、小胖、风540788、旧金、落升日、文启赵、wo爱你一生、紫电☆青霜、xathena、天上飞飞飞、丶喜之郎)
~~~~~~~~~~~~~~~~~~~~~~~~~~~~~~~~~~~~~~~~~~~
春风微熏,枝抽绿芽,草深林茂,鹧鸪乱飞。
俄而,山道间传来一阵朗朗吟诵:“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这声音停止后,少倾,山坡上传来一个略带沙哑却异常悦耳的高声:“可以调素琴,阅赋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孔子云:何陋之有?”
山道上传来一声赞叹:“好!好一个‘何陋之有’,不枉我驱车一遭。”
随着说话声,山道转弯处现出一行人,当先正是刘向,身后跟着于恬及一众僮仆。
山坡一处突出的大石上,一袭粗麻孝衣,手持丧棒,轩昂卓立,遥遥拱手的少年,正是张放。
当刘向看到彬彬有礼,迎候于道的张放时,微感讶异,眼前这英气逼人的少年,显然与两年前印象中的风流小郎君大为不同。刘向颔首致意,并未多言,径直来到张氏先人墓前,让僮仆摆上供品,一一祭拜。
如此这般折腾大半个时辰之后,刘向才与张放一并进入草庐。今日天气稍暖,加上刘向亦不避春寒,于恬也只能添加一件夹袍后跟着进屋。
一入草庐,刘向目光逡巡,长眉一挑:“斯是陋室,德馨否?”
张放淡然道:“君子争一世,不争一时。”
刘向盯着张放看了一会,后者平静对视,目光平和,只做了个手势:“请。”
刘向、于恬分别跪坐于苇席,其余仆人,俱在庐外侍候。
刘向将上下两篇念诵一篇,赞叹之余,皱眉道:“下篇似有缺句,少子可记全了?”
张放恭声道:“的确有缺句,这是残篇,侄孙遍寻遗书,未有所获,故而方生焚之以祭之念。”
张放引来刘向的这篇“奇文”,正是后世传流甚广的名篇《陋室铭》。这篇文张放学生时代就背诵过,后来工作中,院长办公室也贴着这篇书法,隔三岔五总能见到,想忘记都难。
在得到于恬传来的信息后,张放就在琢磨,该用什么方法请刘向出山,趟这个浑水。最好的办法,是打动他,那用什么来打动呢?对于一个出身皇族的文学大家而言,权钱对他毫无作用,能打动他的,只有好文章。张放手里有两篇陈汤的奏章,他相信能打动刘向,但不能简单粗暴地让于恬呈上去,否则搞不好适得其反,他需要先做一个铺垫。
用一篇纯粹的佳文,把刘向引来——是的,必须把刘向引来,因为张放无法离开此地。救人如救火,他也等不起。
张放倒记得不少唐诗宋词,但这是西汉,什么七言、格律、绝句、词曲,未必有市场。能在登得汉代大雅之堂的,只有四言、五言,还有赋。其中赋在这个时期最为流行。不过张放真没记住什么赋……等等,《陋室铭》,好像算是赋吧?
虽然《陋室铭》是唐朝的刘禹锡写的,但这篇小记确实是赋体,而且就内容而言,正与刘向被贬后的心态很接近。张放相信,这篇能够打动后世无数文人的文章,也一定能打动刘向。
于是张放将此文一分为二,上篇交给于恬,让他送到刘向面前。同时还编了个“遗书”的晃子,等于在告诉刘向——你来不来,不来我就烧了。
果不其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