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la.org,天生神匠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中国这方面最早的记载,恐怕就是黄帝与蚩尤的那场史前大战,为对付蚩尤布下的雾阵而发明的指南车。后世对指南车的真伪一直有争议,东汉张衡就造成功了一部;三国时,魏明帝曹睿曾命令马钧也造了一部,造成之后当众展示,这车无论怎样前进、后退、转弯,木人的手一直牢牢地指向南方。
著名的记里鼓车也是汉末魏晋时代的产物,车上坐一峨冠锦袍小木人,车行一里,击鼓一次,击鼓十次,便敲钟一次。现代计程车的原理也与之大抵相同,只不过用电子计数罢了。
春秋时还有人用皮革、齿轮、发条等做了一个俊男机器人。书上描述,这机器人还会动感情,对大王的妃子献媚眼,被大王击杀——那时便出现了关于机器人伦理的问题了。如果说这个例子过于玄虚,那后来唐朝的一系列关于机器人的记载,就较为实在了。《朝野全载》中说,洛州县令殷文亮,性聪巧,好饮酒,制一机器人,穿上绫罗绸缎当女招待,斟酒行觞,彬彬有礼。
唐代杭州一个叫杨务廉的工匠,制一和尚机器人,能持钵化缘,并会向施主鞠躬行礼,引得市民大施其钱。
唐代柳州史王据,制一貌似水獭的机器人,潜水中,能捕鱼。其原理也简单,口中放置诱饵,以石沉于水中,鱼入食饵,触动机关,将石吐出,合口上浮。这是最早用于生产的机器人。
古代机器人,能挑担的,能导盲的,能唱歌的,会跳舞的,善吹笙的,懂击剑的,不一而足。
诸葛亮制造木牛流马,据说是得益于他的夫人。书上说他的夫人是一个丑女,他丈人黄承彦主动向他推荐,说我家女儿,相貌是丑一点(黄发黑肤),但才学还不错的,你意下如何?诸葛亮想都没想一口就答应下来。乡人笑曰:“莫作孔明择妇,止得阿承丑女!”对诸葛亮择妇,历来有两种意见,我的一位老朋友的父亲曾撰一联:“择妇争传诸葛慎,相夫不让孟光贤。”对诸葛亮慎于择妇完全持赞赏态度。诸葛亮夫人的才能,多见于野史或民间传说。宋代曾主政桂林的诗人范成大写过一本《桂海虞衡志》,里面记录了一个颇为有趣的故事。说是有一天诸葛亮请客,天色已晚,吩咐夫人做几碗面条,结果三下五除二,面条上桌了。当时是没有现成面条卖的,得从磨麦杆面开始。诸葛亮跑到后院一看,见几个木头人在那里运转如飞地筛麦磨面,忙得不亦乐乎。于是诸葛亮拜她为师,遂制木牛流马。尽管我们不能以此为据,但故事有趣,姑妄听之罢。
对于古代机器人,人们大抵还是怀疑的多。如鲁班曾制一木鸢,在空中飞行,“三日不下”。有人便指出,那不过是风筝罢了。对于诸葛亮的木牛流马,也有人考证,无非就是独轮推行的江州车子,或者陕南农民修水利用的独轮鸡公车。这个说法,有点虚无主义的味道,我是断然不能接受的。如此简单的车子,还用得着“长于巧思”的诸葛亮费那么大的劲来设计制作吗?当时的科技水平,也不至于低到独轮鸡公车的发明都要载于史册吧。与诸葛亮相先后的毕岚、韩暨等辈,做出的机械水利工具,也已经非常先进了。
报载西北一位工程师造出了木牛流马,而且体型小巧,更适合现代用途。又听说美国五角大楼正在斥巨资研制电子机器马,以便在阿富汗等多山之地行走如飞。可见,木牛流马,永远是人类一个科技美梦。
------------------------------------------
机器人一词的出现和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的问世都是近几十年的事。然而人们对机器人的幻想与追求却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人类希望制造一种像人一样的机器,以便代替人类完成各种工作。
西周时期,我国的能工巧匠偃师就研制出了能歌善舞的伶人,这是我国最早记载的机器人。
春秋后期,我国著名的木匠鲁班,在机械方面也是一位发明家,据《墨经》记载,他曾制造过一只木鸟,能在空中飞行“三日不下”,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公元前2世纪,亚历山大时代的古希腊人发明了最原始的机器人──自动机。它是以水、空气和蒸汽压力为动力的会动的雕像,它可以自己开门,还可以借助蒸汽唱歌。
1800年前的汉代,大科学家张衡不仅发明了地动仪,而且发明了计里鼓车。计里鼓车每行一里,车上木人击鼓一下,每行十里击钟一下。
后汉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成功地创造出了“木牛流马”,并用其运送军粮,支援前方战争。
1662年,日本的竹田近江利用钟表技术发明了自动机器玩偶,并在大阪的道顿堀演出。
1738年,法国天才技师杰克。戴。瓦克逊发明了一只机器鸭,它会嘎嘎叫,会游泳和喝水,还会进食和排泄。瓦克逊的本意是想把生物的功能加以机械化而进行医学上的分析。
在当时的自动玩偶中,最杰出的要数瑞士的钟表匠杰克。道罗斯和他的儿子利。路易。道罗斯。1773年,他们连续推出了自动书写玩偶、自动演奏玩偶等,他们创造的自动玩偶是利用齿轮和发条原理而制成的。它们有的拿着画笔和颜色绘画,有的拿着鹅毛蘸墨水写字,结构巧妙,服装华丽,在欧洲风靡一时。由于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这些玩偶其实是身高一米的巨型玩具。现在保留下来的最早的机器人是瑞士努萨蒂尔历史博物馆里的少女玩偶,它制作于二百年前,两只手的十个手指可以按动风琴的琴键而弹奏音乐,现在还定期演奏供参观者欣赏,展示了古代人的智慧。
19世纪中叶自动玩偶分为2个流派,即科学幻想派和机械制作派,并各自在文学艺术和近代技术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1831年歌德发表了《浮士德》,塑造了人造人“荷蒙克鲁斯”;1870年霍夫曼出版了以自动玩偶为主角的作品《葛蓓莉娅》;1883年科洛迪的《木偶奇遇记》问世;1886年《未来的夏娃》问世。在机械实物制造方面,1893年摩尔制造了“蒸汽人”,“蒸汽人”靠蒸汽驱动双腿沿圆周走动。
进入20世纪后,机器人的研究与开发得到了更多人的关心与支持,一些适用化的机器人相继问世,1927年美国西屋公司工程师温兹利制造了第一个机器人“电报箱”,并在纽约举行的世界博览会上展出。它是一个电动机器人,装有无线电发报机,可以回答一些问题,但该机器人不能走动。1959年第一台工业机器人(可编程、圆坐标)在美国诞生,开创了机器人发展的新纪元。
中国这方面最早的记载,恐怕就是黄帝与蚩尤的那场史前大战,为对付蚩尤布下的雾阵而发明的指南车。后世对指南车的真伪一直有争议,东汉张衡就造成功了一部;三国时,魏明帝曹睿曾命令马钧也造了一部,造成之后当众展示,这车无论怎样前进、后退、转弯,木人的手一直牢牢地指向南方。
著名的记里鼓车也是汉末魏晋时代的产物,车上坐一峨冠锦袍小木人,车行一里,击鼓一次,击鼓十次,便敲钟一次。现代计程车的原理也与之大抵相同,只不过用电子计数罢了。
春秋时还有人用皮革、齿轮、发条等做了一个俊男机器人。书上描述,这机器人还会动感情,对大王的妃子献媚眼,被大王击杀——那时便出现了关于机器人伦理的问题了。如果说这个例子过于玄虚,那后来唐朝的一系列关于机器人的记载,就较为实在了。《朝野全载》中说,洛州县令殷文亮,性聪巧,好饮酒,制一机器人,穿上绫罗绸缎当女招待,斟酒行觞,彬彬有礼。
唐代杭州一个叫杨务廉的工匠,制一和尚机器人,能持钵化缘,并会向施主鞠躬行礼,引得市民大施其钱。
唐代柳州史王据,制一貌似水獭的机器人,潜水中,能捕鱼。其原理也简单,口中放置诱饵,以石沉于水中,鱼入食饵,触动机关,将石吐出,合口上浮。这是最早用于生产的机器人。
古代机器人,能挑担的,能导盲的,能唱歌的,会跳舞的,善吹笙的,懂击剑的,不一而足。
诸葛亮制造木牛流马,据说是得益于他的夫人。书上说他的夫人是一个丑女,他丈人黄承彦主动向他推荐,说我家女儿,相貌是丑一点(黄发黑肤),但才学还不错的,你意下如何?诸葛亮想都没想一口就答应下来。乡人笑曰:“莫作孔明择妇,止得阿承丑女!”对诸葛亮择妇,历来有两种意见,我的一位老朋友的父亲曾撰一联:“择妇争传诸葛慎,相夫不让孟光贤。”对诸葛亮慎于择妇完全持赞赏态度。诸葛亮夫人的才能,多见于野史或民间传说。宋代曾主政桂林的诗人范成大写过一本《桂海虞衡志》,里面记录了一个颇为有趣的故事。说是有一天诸葛亮请客,天色已晚,吩咐夫人做几碗面条,结果三下五除二,面条上桌了。当时是没有现成面条卖的,得从磨麦杆面开始。诸葛亮跑到后院一看,见几个木头人在那里运转如飞地筛麦磨面,忙得不亦乐乎。于是诸葛亮拜她为师,遂制木牛流马。尽管我们不能以此为据,但故事有趣,姑妄听之罢。
对于古代机器人,人们大抵还是怀疑的多。如鲁班曾制一木鸢,在空中飞行,“三日不下”。有人便指出,那不过是风筝罢了。对于诸葛亮的木牛流马,也有人考证,无非就是独轮推行的江州车子,或者陕南农民修水利用的独轮鸡公车。这个说法,有点虚无主义的味道,我是断然不能接受的。如此简单的车子,还用得着“长于巧思”的诸葛亮费那么大的劲来设计制作吗?当时的科技水平,也不至于低到独轮鸡公车的发明都要载于史册吧。与诸葛亮相先后的毕岚、韩暨等辈,做出的机械水利工具,也已经非常先进了。
报载西北一位工程师造出了木牛流马,而且体型小巧,更适合现代用途。又听说美国五角大楼正在斥巨资研制电子机器马,以便在阿富汗等多山之地行走如飞。可见,木牛流马,永远是人类一个科技美梦。
------------------------------------------
机器人一词的出现和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的问世都是近几十年的事。然而人们对机器人的幻想与追求却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人类希望制造一种像人一样的机器,以便代替人类完成各种工作。
西周时期,我国的能工巧匠偃师就研制出了能歌善舞的伶人,这是我国最早记载的机器人。
春秋后期,我国著名的木匠鲁班,在机械方面也是一位发明家,据《墨经》记载,他曾制造过一只木鸟,能在空中飞行“三日不下”,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公元前2世纪,亚历山大时代的古希腊人发明了最原始的机器人──自动机。它是以水、空气和蒸汽压力为动力的会动的雕像,它可以自己开门,还可以借助蒸汽唱歌。
1800年前的汉代,大科学家张衡不仅发明了地动仪,而且发明了计里鼓车。计里鼓车每行一里,车上木人击鼓一下,每行十里击钟一下。
后汉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成功地创造出了“木牛流马”,并用其运送军粮,支援前方战争。
1662年,日本的竹田近江利用钟表技术发明了自动机器玩偶,并在大阪的道顿堀演出。
1738年,法国天才技师杰克。戴。瓦克逊发明了一只机器鸭,它会嘎嘎叫,会游泳和喝水,还会进食和排泄。瓦克逊的本意是想把生物的功能加以机械化而进行医学上的分析。
在当时的自动玩偶中,最杰出的要数瑞士的钟表匠杰克。道罗斯和他的儿子利。路易。道罗斯。1773年,他们连续推出了自动书写玩偶、自动演奏玩偶等,他们创造的自动玩偶是利用齿轮和发条原理而制成的。它们有的拿着画笔和颜色绘画,有的拿着鹅毛蘸墨水写字,结构巧妙,服装华丽,在欧洲风靡一时。由于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这些玩偶其实是身高一米的巨型玩具。现在保留下来的最早的机器人是瑞士努萨蒂尔历史博物馆里的少女玩偶,它制作于二百年前,两只手的十个手指可以按动风琴的琴键而弹奏音乐,现在还定期演奏供参观者欣赏,展示了古代人的智慧。
19世纪中叶自动玩偶分为2个流派,即科学幻想派和机械制作派,并各自在文学艺术和近代技术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1831年歌德发表了《浮士德》,塑造了人造人“荷蒙克鲁斯”;1870年霍夫曼出版了以自动玩偶为主角的作品《葛蓓莉娅》;1883年科洛迪的《木偶奇遇记》问世;1886年《未来的夏娃》问世。在机械实物制造方面,1893年摩尔制造了“蒸汽人”,“蒸汽人”靠蒸汽驱动双腿沿圆周走动。
进入20世纪后,机器人的研究与开发得到了更多人的关心与支持,一些适用化的机器人相继问世,1927年美国西屋公司工程师温兹利制造了第一个机器人“电报箱”,并在纽约举行的世界博览会上展出。它是一个电动机器人,装有无线电发报机,可以回答一些问题,但该机器人不能走动。1959年第一台工业机器人(可编程、圆坐标)在美国诞生,开创了机器人发展的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