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冰山的全貌 (2/2)
笔趣阁 www.biqugela.org,扶桑镜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两黄金——本来结余了十三万两,可白主养的人多,比如大久保自己一年就要拿个一千五百两,直秀比他还多,再加上各种货物输入,所以耗费惊人,另外白主买了两艘蒸汽内河战舰,虽然吨位小但一艘也是八千两金。
至于其它方面的收入,因为人少,北虾夷地的渔业在钱屋撤走之后就萎靡不振,还是去年苦心经营下才有了起色,但也挣不到啥钱,1852年勉勉强强算打了个平手,落下来的就是渔具、渔船和运上屋。
至于商业交易,白主一直是十抽一,而且为了鼓励输入,运进来的货物一个铜板的税都不收,而以前输出的货物也收不到什么税——占大头的毛皮和鲸油都是奉行所的,自己抽自己的税?没听说过。
农业么,白主鼓励开垦荒地,不但免除了十抽一的地租,有时还得提供廉价的种子、免费提供耕地的马匹,还得派人指导,因此每年还要往里贴钱。
到了今年,也就是1853年,白主的商业才繁荣起来。
大久保和直秀算过细账:
家乐屋在东虾夷地的一处海边运上屋和4个内陆运上屋,这个还要持续投入,尤其是石炭的开采,总体上怎么也要补贴个三四千两黄金才能堵上这个窟窿,不过这个钱要家乐屋自己出——家乐屋没钱就跟广大股东融资好了,但抽税也别指望了,能抽个一百五十两?也就这样了。
北虾夷地的开发,如今是以奉行所的领民为主,只能抽点商税,十抽一能搞个四百两金就差不多了——这里面还包括小石炭矿的一百两税金。
至于农业,估计今年秋收后在产量上能自给自足,这个一个重大的成就。
以前白主是靠着咸鱼干、海豹肉干加输入的粮食顶下来的,秋收后白主最起码土豆管够,小麦、玉米、蜀黍也能当主食了,至于稻米么,想吃还得靠输入,但毕竟不在外面采购
大家也饿不死了不是。
成就归成就,谈到税收就悲催了——农业是白主的扶持产业,奉行所不但不能抽税,还要补贴,估计至少补贴个一千两黄金。
不过以前来白主的商船里,一小半是运输移民的,一半是运输粮食和杂货的,剩下的才是运输石炭、生铁的,等今年秋收后,运力就能空出来不少,相信商业还会再上一个台阶。
至于主要收入么,还得靠捕猎海豹和鲸鱼。
1851—1852年两年里,白主在海豹岛得到了5万多张毛皮,海豹的数量大为减少,估计今年再捕杀一万只就必须收手了,但从海豹岛往北,沿岸还是有不少的海狮、海狗、海豹栖息地,就是费点事而已,估计再搞个一万张不成问题——如果没有直秀,鲁西亚人在1852-1855年光在海豹岛就被捕杀了十万只海豹。
虽然这个收益都归属于中村学次郎建立的新商铺“喜梅屋”,但能抽税两千张毛皮——正好是上缴幕府的数目。
至于鲸鱼么,看样子知床半岛还能顶几年,这个是和咸亨洋行的捕鲸船分账,也挂在“喜梅屋”之下,白主能抽个两千两黄金的税。
综上所诉,1853年白主奉行所的官面收入是8450两黄金,咋看起来不少了,按四公六民计算,相当于两万石领地的收入,可支出呢?
今年白主的预算总支出是78,585枚小判金。
这一进一出差距将近7万两黄金!
想当初,在年初的共议会上,听到这个支出数字的各组头、番头群情激奋,破口大骂大久保利济穷兵黩武——因为其中军势费用占比59.0%,甚至有人提出将捕鲸和海豹皮毛的商税提高,但捕鲸和海豹皮毛生意当时被转交“喜梅屋”经营——中村学次郎建立的商社,在座的番头和组头们都在商社中投了钱、占了股份,于是调高原本10%的商税的提议很快消失了!
面对大家的质疑,当时大久保唯有苦笑,还是直秀亲自出马解释,他说自己发现了一个金矿,扣除开采费用后一年可以收入相当于14万枚天保小判金,因为利益重大这个金矿还是官营,这样白主一年的年收入可以达到152,341金,但是因为还没正式开采,所以不能写入预算案中。
对此大家纷纷恭维直秀,“这有什么不能写的,先生做事谁敢质疑。”仿佛刚才群情激奋的是另外一群人似的。
于是预算案(支出)顺利通过,其中各部分占比:教育8.7%、医疗3.6%、军势59.0%、奉公人俸禄4.1%、行政费用0.2%、基础设施建设4.3%、上缴幕府9.5%、补贴农业1.3%,备用金占比9.1%,总计78,585枚小判金。
之后备案的预算案(收入)是152,341金,商税5.8%,农税0,特别收入(金矿)94.2%。
当时白主的结余是7万2千两黄金,即使直秀的金矿泡汤,还是刚好能覆盖掉其中的差额7万两——不过到时直秀的威望动摇,白主未来的走向就不好说了。
按照1853年初的预算,不算民间收入,按天保小判金计算,白主奉行所一年收入152,341金,一年支出78,585金,年初领民为2900余人——其中原和人801人、原赫哲人1100多人、原阿依努人1000人左右,常备军180人,预备军1400多人(全体成年男女),到年底蒸汽内河战舰会达到4艘,因此小栗忠顺在白主看到的只是冰山的一角!
而且幕府估计的白主相当于两万五千石的石高更是差的离谱,白主的发展畸形,按人口算只是三千石的领地,但按经济算,白主相当于38万石的大名!
两黄金——本来结余了十三万两,可白主养的人多,比如大久保自己一年就要拿个一千五百两,直秀比他还多,再加上各种货物输入,所以耗费惊人,另外白主买了两艘蒸汽内河战舰,虽然吨位小但一艘也是八千两金。
至于其它方面的收入,因为人少,北虾夷地的渔业在钱屋撤走之后就萎靡不振,还是去年苦心经营下才有了起色,但也挣不到啥钱,1852年勉勉强强算打了个平手,落下来的就是渔具、渔船和运上屋。
至于商业交易,白主一直是十抽一,而且为了鼓励输入,运进来的货物一个铜板的税都不收,而以前输出的货物也收不到什么税——占大头的毛皮和鲸油都是奉行所的,自己抽自己的税?没听说过。
农业么,白主鼓励开垦荒地,不但免除了十抽一的地租,有时还得提供廉价的种子、免费提供耕地的马匹,还得派人指导,因此每年还要往里贴钱。
到了今年,也就是1853年,白主的商业才繁荣起来。
大久保和直秀算过细账:
家乐屋在东虾夷地的一处海边运上屋和4个内陆运上屋,这个还要持续投入,尤其是石炭的开采,总体上怎么也要补贴个三四千两黄金才能堵上这个窟窿,不过这个钱要家乐屋自己出——家乐屋没钱就跟广大股东融资好了,但抽税也别指望了,能抽个一百五十两?也就这样了。
北虾夷地的开发,如今是以奉行所的领民为主,只能抽点商税,十抽一能搞个四百两金就差不多了——这里面还包括小石炭矿的一百两税金。
至于农业,估计今年秋收后在产量上能自给自足,这个一个重大的成就。
以前白主是靠着咸鱼干、海豹肉干加输入的粮食顶下来的,秋收后白主最起码土豆管够,小麦、玉米、蜀黍也能当主食了,至于稻米么,想吃还得靠输入,但毕竟不在外面采购
大家也饿不死了不是。
成就归成就,谈到税收就悲催了——农业是白主的扶持产业,奉行所不但不能抽税,还要补贴,估计至少补贴个一千两黄金。
不过以前来白主的商船里,一小半是运输移民的,一半是运输粮食和杂货的,剩下的才是运输石炭、生铁的,等今年秋收后,运力就能空出来不少,相信商业还会再上一个台阶。
至于主要收入么,还得靠捕猎海豹和鲸鱼。
1851—1852年两年里,白主在海豹岛得到了5万多张毛皮,海豹的数量大为减少,估计今年再捕杀一万只就必须收手了,但从海豹岛往北,沿岸还是有不少的海狮、海狗、海豹栖息地,就是费点事而已,估计再搞个一万张不成问题——如果没有直秀,鲁西亚人在1852-1855年光在海豹岛就被捕杀了十万只海豹。
虽然这个收益都归属于中村学次郎建立的新商铺“喜梅屋”,但能抽税两千张毛皮——正好是上缴幕府的数目。
至于鲸鱼么,看样子知床半岛还能顶几年,这个是和咸亨洋行的捕鲸船分账,也挂在“喜梅屋”之下,白主能抽个两千两黄金的税。
综上所诉,1853年白主奉行所的官面收入是8450两黄金,咋看起来不少了,按四公六民计算,相当于两万石领地的收入,可支出呢?
今年白主的预算总支出是78,585枚小判金。
这一进一出差距将近7万两黄金!
想当初,在年初的共议会上,听到这个支出数字的各组头、番头群情激奋,破口大骂大久保利济穷兵黩武——因为其中军势费用占比59.0%,甚至有人提出将捕鲸和海豹皮毛的商税提高,但捕鲸和海豹皮毛生意当时被转交“喜梅屋”经营——中村学次郎建立的商社,在座的番头和组头们都在商社中投了钱、占了股份,于是调高原本10%的商税的提议很快消失了!
面对大家的质疑,当时大久保唯有苦笑,还是直秀亲自出马解释,他说自己发现了一个金矿,扣除开采费用后一年可以收入相当于14万枚天保小判金,因为利益重大这个金矿还是官营,这样白主一年的年收入可以达到152,341金,但是因为还没正式开采,所以不能写入预算案中。
对此大家纷纷恭维直秀,“这有什么不能写的,先生做事谁敢质疑。”仿佛刚才群情激奋的是另外一群人似的。
于是预算案(支出)顺利通过,其中各部分占比:教育8.7%、医疗3.6%、军势59.0%、奉公人俸禄4.1%、行政费用0.2%、基础设施建设4.3%、上缴幕府9.5%、补贴农业1.3%,备用金占比9.1%,总计78,585枚小判金。
之后备案的预算案(收入)是152,341金,商税5.8%,农税0,特别收入(金矿)94.2%。
当时白主的结余是7万2千两黄金,即使直秀的金矿泡汤,还是刚好能覆盖掉其中的差额7万两——不过到时直秀的威望动摇,白主未来的走向就不好说了。
按照1853年初的预算,不算民间收入,按天保小判金计算,白主奉行所一年收入152,341金,一年支出78,585金,年初领民为2900余人——其中原和人801人、原赫哲人1100多人、原阿依努人1000人左右,常备军180人,预备军1400多人(全体成年男女),到年底蒸汽内河战舰会达到4艘,因此小栗忠顺在白主看到的只是冰山的一角!
而且幕府估计的白主相当于两万五千石的石高更是差的离谱,白主的发展畸形,按人口算只是三千石的领地,但按经济算,白主相当于38万石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