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疾病则乱 (2/2)
笔趣阁 www.biqugela.org,扶桑镜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牌打了个稀巴烂,真是意料之中、毫无惊喜可言。”
本来,安政五年(1858年)小栗忠顺提前当上了勘定奉行,虽说勘定奉行定员四人,可“锥处囊中,其末立见”,原本的大老爷们只会调和阴阳也就罢了,你小栗可是兰学先锋,又在长崎干了多年,学到的本事到哪里去了?!
结果除了推广农学有所成就外,小栗连韭山炼铁所都没保住——1858年坦庵先生死后,幕府开始分拆韭山炼铁所,将人员、器械大量分流到汤岛铸炮厂、横滨炼铁所和石川岛船厂。
按理说,这么开花散叶也没错,可是人、物要用起来啊,坦庵先生建立的先进管理制度在别的地方推行困难,这些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西洋学人才,很快学会了钻营奉承,跑冒滴漏那玩的甚是爽利——这倒是没辜负坦庵先生的眼光,都是聪明人啊,这学啥都賊快。
幸好,当初在直秀的建议下,韭山炼铁所建了一批配套工厂,这些都是商人或江川自家的产业,人员也多来自绳武馆的老人和韭山本地人。而这些技工要么更信任韭山的施政环境,要么没编制想走也走不了,这才给韭山保留了元气。
如今韭山能有一些民用机械的产出,其实就是这个原因。
说到底,还是因为小栗和其他勘定奉行一样,都更信任官营,对民间产业哪不太看得上眼,一心想造几个大厂,然后干出惊天动地的事业。
这个直秀也没法说,放大招之前是要摇很久,况且白主最初也是走的这条路。但幕府和白主有根本不同:
白主人少钱少,当时是迫不得已,可幕府地广人多,非要自己上这是要闹哪样啊!
反正幕府的内政在井伊时代成果寥寥。
另外可说的就是:
毁钟铸炮令终于废止了。
安政元年(1854年)十二月,小朝廷给幕府下了旨意,要求“梵钟均要捣毁以改铸枪炮”。安政二年(1855年)三月,幕府下令“销梵钟以铸大小炮。惟余古名钟、宗寺钟、报时钟不毁。”
在韭山炼铁所1857年炼钢成功、1858年仿制线膛炮成功前,这条法令一直在执行,给各地侵吞寺庙财产提供了借口,闹出的乱子很多——真以为光毁钟啊,这别的财物不也是可以加强海防吗?反正开了口子就收不住了。
安政六年(1859年)二月,也不知道是幕府醒悟过来——佛徒鼓动民众大乱太伤根基,还是因为铸造线膛炮用钢材就行,反正以“梵钟的铸铁中难以提炼出炮材
”为由,幕府废除了“毁钟铸炮令”。
另外两件事,虽然是在大老井伊遇刺后才实行的,但和他脱离不了干系:
第一件事是五品江户回令。
万延元年(1860)闰三月,幕府发出了五品江户回令,要求“为免扶桑紧缺,杂谷、水油、蜡、吴服(丝绸)、生丝五品,禁止直接与西洋通商,必须经由江户问屋操办”。
安政元年(1854年),老中阿部下令解散株仲间,就是取消了问屋商人的特权,既希望能促进流通、平抑物价,也是为了减少对各藩的经济盘剥,好汇聚人心。
如今这五品江户回令一出,虽然打的旗号是平抑物价、提高获利,可结果如何,大家都不看好——杂谷这些粮食管制一下是对的,可其它四品,江户问屋能不开捞甚至大捞特捞么,想想就不可能。
第二件事就是万延铸币。
这扶桑的金银汇兑是一比五,而海外是一比十五,直秀在嘉永二年(1849年)回扶桑时就特别提醒幕府了。可直到今年万延铸币前,明面上幕府愣是没啥动静——当然了,私下里,安政二年(1855年)秋,幕府开始偷偷地通过咸亨洋行“以扶桑金易海外银”。
这货币秩序可乱不得,因此直秀一系都老老实实地,除了偷偷吸纳一些黄金,并未从中大幅渔利。
可一直等到安政六年六月(1859年7月)三地开港通商,幕府都没啥动作,直秀当时就觉得,“坏了!”
果然,转过年来,到今年五月,直秀的最后一丝幻想破灭了。
以“海外金银比价不同,西洋商人大肆套利”为由,幕府发行了新的铸币,这万延小判金的含金量只有天保小判的三成三不到!
好么,这一下子造成的所有损失都由民众承担了。
除了幕府旗本以外,得闻“以扶桑金易海外银”的还有当时的老中后来的大老井伊,虽然大家斗得厉害,可在此事上居然保持了一致,真是活久见!
其实直秀早该想到这一点,因为除了以法令严格控制黄金流出这一条路外,逐年拉平金银比价差异才是合适的办法。既然幕府一直迟迟没有动作,甚至在安政六年(1859年)三港通商后,连本来的安政铸币都没发生——安政铸币稍微降低了含金量,那再期望幕府承担起这个重担就不现实了。
其实箱馆开港后,直秀作为奉行,他是用统一结算制搞定这件事:
家乐屋、喜梅屋、四季屋三家联手,在箱馆乃至扶桑各地发行金银票,存的是金子提取的时候还是金子,不主动要求金银之间进行兑换。
而对在箱馆的西洋商人,也是同样处理。
想拿鹰洋换丁银然后再拿银子换黄金,想多了吧,扶桑哪个商人敢帮忙,奉行所立马找上门去,“这防火做的不好,先关门整顿好了。”
当然,这也给箱馆带来的巨大的外部压力——各国商人纷纷抱怨。
但直秀一脸无辜地问,“为啥抱怨啊?”
这些外国商人唯唯诺诺却说不出理由,所以抱怨也没用!
但直秀却没料到幕府的处理方式。
直秀早该醒悟的,他之前多次让使番咨询勘定奉行小栗,而小栗一直避而不谈,这事情不是明摆着嘛——幕府就没安好心!
可直秀一直幻想,这“以扶桑金易海外银”的事情如果泄露了,幕府立马人心尽失,所以肯定要有所表示,最起码补贴各藩是要做的——箱馆是幕府直辖地御领,所以不用补贴?
但万万没料到,万延铸币幕府一步到位,把责任推给了洋商,同时据说是提高了对各藩的借款额度,这除了坑了普通民众,不但自己挣到了铸币的巨大利益,还卖好四方,真是刀切豆腐两面光!
虽然万延小判金发行在和历五月,而三个月前大老井伊就遇刺了,可他能脱得了干系嘛——铸币这样的大事,筹划要好久,因此明显是早有预谋。
这限制西洋人兑换金银,肯定会被报复,而且说不得会有海运便利的各藩会私下勾结外人牟利,而在通商后延迟一年发行新铸币,弊处已见,谁也无话可说!
大老井伊,你这算盘打的可真精啊。
正是隐隐觉察到井伊会出歪招这一点,直秀才在樱田门一事上置身事外,既没通过小栗提醒,也没献上啥短铁铳、新式马车之类的。
当然了,因为直秀乱入,樱田门之变能不能发生还是两回事,但直秀这种态度,无疑代表了对井伊治政的不认可。
捡知道的、能说的,秀念和尚与江木繁太郎议论了个痛快,之后他开始旁敲侧击问起备后福山藩的日后打算。
可想到,热衷政事的江木却两手一摊,“本家不过是水波逐流罢了,能安定一方就是万幸。”
秀念也不好说啥,只能暗戳戳地想,“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有你们坐不住的时候。”
可当时和尚可没料到,幕末风暴里人心诡谲,等江木随着大殿阿部再出山的时候,这双方是敌是友?大潮汹涌,未来谁能完全预料得到呢。
牌打了个稀巴烂,真是意料之中、毫无惊喜可言。”
本来,安政五年(1858年)小栗忠顺提前当上了勘定奉行,虽说勘定奉行定员四人,可“锥处囊中,其末立见”,原本的大老爷们只会调和阴阳也就罢了,你小栗可是兰学先锋,又在长崎干了多年,学到的本事到哪里去了?!
结果除了推广农学有所成就外,小栗连韭山炼铁所都没保住——1858年坦庵先生死后,幕府开始分拆韭山炼铁所,将人员、器械大量分流到汤岛铸炮厂、横滨炼铁所和石川岛船厂。
按理说,这么开花散叶也没错,可是人、物要用起来啊,坦庵先生建立的先进管理制度在别的地方推行困难,这些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西洋学人才,很快学会了钻营奉承,跑冒滴漏那玩的甚是爽利——这倒是没辜负坦庵先生的眼光,都是聪明人啊,这学啥都賊快。
幸好,当初在直秀的建议下,韭山炼铁所建了一批配套工厂,这些都是商人或江川自家的产业,人员也多来自绳武馆的老人和韭山本地人。而这些技工要么更信任韭山的施政环境,要么没编制想走也走不了,这才给韭山保留了元气。
如今韭山能有一些民用机械的产出,其实就是这个原因。
说到底,还是因为小栗和其他勘定奉行一样,都更信任官营,对民间产业哪不太看得上眼,一心想造几个大厂,然后干出惊天动地的事业。
这个直秀也没法说,放大招之前是要摇很久,况且白主最初也是走的这条路。但幕府和白主有根本不同:
白主人少钱少,当时是迫不得已,可幕府地广人多,非要自己上这是要闹哪样啊!
反正幕府的内政在井伊时代成果寥寥。
另外可说的就是:
毁钟铸炮令终于废止了。
安政元年(1854年)十二月,小朝廷给幕府下了旨意,要求“梵钟均要捣毁以改铸枪炮”。安政二年(1855年)三月,幕府下令“销梵钟以铸大小炮。惟余古名钟、宗寺钟、报时钟不毁。”
在韭山炼铁所1857年炼钢成功、1858年仿制线膛炮成功前,这条法令一直在执行,给各地侵吞寺庙财产提供了借口,闹出的乱子很多——真以为光毁钟啊,这别的财物不也是可以加强海防吗?反正开了口子就收不住了。
安政六年(1859年)二月,也不知道是幕府醒悟过来——佛徒鼓动民众大乱太伤根基,还是因为铸造线膛炮用钢材就行,反正以“梵钟的铸铁中难以提炼出炮材
”为由,幕府废除了“毁钟铸炮令”。
另外两件事,虽然是在大老井伊遇刺后才实行的,但和他脱离不了干系:
第一件事是五品江户回令。
万延元年(1860)闰三月,幕府发出了五品江户回令,要求“为免扶桑紧缺,杂谷、水油、蜡、吴服(丝绸)、生丝五品,禁止直接与西洋通商,必须经由江户问屋操办”。
安政元年(1854年),老中阿部下令解散株仲间,就是取消了问屋商人的特权,既希望能促进流通、平抑物价,也是为了减少对各藩的经济盘剥,好汇聚人心。
如今这五品江户回令一出,虽然打的旗号是平抑物价、提高获利,可结果如何,大家都不看好——杂谷这些粮食管制一下是对的,可其它四品,江户问屋能不开捞甚至大捞特捞么,想想就不可能。
第二件事就是万延铸币。
这扶桑的金银汇兑是一比五,而海外是一比十五,直秀在嘉永二年(1849年)回扶桑时就特别提醒幕府了。可直到今年万延铸币前,明面上幕府愣是没啥动静——当然了,私下里,安政二年(1855年)秋,幕府开始偷偷地通过咸亨洋行“以扶桑金易海外银”。
这货币秩序可乱不得,因此直秀一系都老老实实地,除了偷偷吸纳一些黄金,并未从中大幅渔利。
可一直等到安政六年六月(1859年7月)三地开港通商,幕府都没啥动作,直秀当时就觉得,“坏了!”
果然,转过年来,到今年五月,直秀的最后一丝幻想破灭了。
以“海外金银比价不同,西洋商人大肆套利”为由,幕府发行了新的铸币,这万延小判金的含金量只有天保小判的三成三不到!
好么,这一下子造成的所有损失都由民众承担了。
除了幕府旗本以外,得闻“以扶桑金易海外银”的还有当时的老中后来的大老井伊,虽然大家斗得厉害,可在此事上居然保持了一致,真是活久见!
其实直秀早该想到这一点,因为除了以法令严格控制黄金流出这一条路外,逐年拉平金银比价差异才是合适的办法。既然幕府一直迟迟没有动作,甚至在安政六年(1859年)三港通商后,连本来的安政铸币都没发生——安政铸币稍微降低了含金量,那再期望幕府承担起这个重担就不现实了。
其实箱馆开港后,直秀作为奉行,他是用统一结算制搞定这件事:
家乐屋、喜梅屋、四季屋三家联手,在箱馆乃至扶桑各地发行金银票,存的是金子提取的时候还是金子,不主动要求金银之间进行兑换。
而对在箱馆的西洋商人,也是同样处理。
想拿鹰洋换丁银然后再拿银子换黄金,想多了吧,扶桑哪个商人敢帮忙,奉行所立马找上门去,“这防火做的不好,先关门整顿好了。”
当然,这也给箱馆带来的巨大的外部压力——各国商人纷纷抱怨。
但直秀一脸无辜地问,“为啥抱怨啊?”
这些外国商人唯唯诺诺却说不出理由,所以抱怨也没用!
但直秀却没料到幕府的处理方式。
直秀早该醒悟的,他之前多次让使番咨询勘定奉行小栗,而小栗一直避而不谈,这事情不是明摆着嘛——幕府就没安好心!
可直秀一直幻想,这“以扶桑金易海外银”的事情如果泄露了,幕府立马人心尽失,所以肯定要有所表示,最起码补贴各藩是要做的——箱馆是幕府直辖地御领,所以不用补贴?
但万万没料到,万延铸币幕府一步到位,把责任推给了洋商,同时据说是提高了对各藩的借款额度,这除了坑了普通民众,不但自己挣到了铸币的巨大利益,还卖好四方,真是刀切豆腐两面光!
虽然万延小判金发行在和历五月,而三个月前大老井伊就遇刺了,可他能脱得了干系嘛——铸币这样的大事,筹划要好久,因此明显是早有预谋。
这限制西洋人兑换金银,肯定会被报复,而且说不得会有海运便利的各藩会私下勾结外人牟利,而在通商后延迟一年发行新铸币,弊处已见,谁也无话可说!
大老井伊,你这算盘打的可真精啊。
正是隐隐觉察到井伊会出歪招这一点,直秀才在樱田门一事上置身事外,既没通过小栗提醒,也没献上啥短铁铳、新式马车之类的。
当然了,因为直秀乱入,樱田门之变能不能发生还是两回事,但直秀这种态度,无疑代表了对井伊治政的不认可。
捡知道的、能说的,秀念和尚与江木繁太郎议论了个痛快,之后他开始旁敲侧击问起备后福山藩的日后打算。
可想到,热衷政事的江木却两手一摊,“本家不过是水波逐流罢了,能安定一方就是万幸。”
秀念也不好说啥,只能暗戳戳地想,“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有你们坐不住的时候。”
可当时和尚可没料到,幕末风暴里人心诡谲,等江木随着大殿阿部再出山的时候,这双方是敌是友?大潮汹涌,未来谁能完全预料得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