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biqugela.org,彼岸繁花[综红楼]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上元节才过, 南居益再度给京师送来加急,不仅向朱由校汇报他登上大元岛之后的考察结果,还附上了大元岛的基本地形、可用停泊的海港位置图, 言称已经将占据大元岛的日本人、还有利用大元岛往日本倒腾大明的丝绸、茶叶的大明流民、商人或赶走或收监;同时将迁徙过去的三万福建百姓也都安置好了,开春就可以垦荒, 并将朝廷的垦荒最优厚的待遇:三年免赋税, 五年赋税减半收取等,全部告知了迁徙过去的百姓。
南居益恳请朝廷敦促被派遣到大元岛的知府、知县尽快到岗, 一是要治理移民, 二是要对其他散布近半个岛屿的本地土著, 是施行羁縻治理还是编户治理。
在历史上,荷兰人在天启四年占据澎湖列岛失败后,就转而占据了大元岛(台湾)的西南部,建了台湾城(荷人称热兰遮城),然后又在赤坎地区建了赤坎城(荷人称普罗文查城)等城堡。使用武力镇压了当地的高山族人, 烧毁村社, 向当地的土著征收高额的粮赋。寄居在大元岛的日本人,前期依附荷兰人、后期依附西班牙人, 大量扑杀麋鹿, 贩运明朝的生丝、茶叶等回日本。
这时期居住在大元岛的高山族人,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公有制向私有制转化时期, 村社是他们的基本社会结构。是由住在同一区域的同一氏族或是多个家庭组成。实行土地公有, 牲口、农具、住宅、生产物私有, 由德高望重的长者担任村社的类似村长的职位。
南居益在去年得到朝廷派去的坚船利炮的援助, 当年就将来犯福建、又逃到澎湖列岛的荷兰人一网打尽。随后其按着天子和朝廷的指示,登上了大元岛,并组织将福建贫瘠山区的百姓,分批陆续送上船、迁徙上岛。迁徙来的福建百姓打破了土著故有宁谧的生活,使得尚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对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的大明朝廷、没有任何抵抗能力的高山族,瞬间就接受了成为大明皇帝子民的要求。
朱由校立即召开了小朝会,与重臣分析该怎么处理大元岛之事。一番激烈的讨论后,终于获得大部分尚书侍郎的认同,将大元定名为朝廷的新元省,在未来五年内逐步完成设置布政司、府、县等直接治理。
朱由校强烈地坚持在新元省试点吏员的新管理法子,即是把所有为朝廷办事的人员,都纳到吏部的官吏录用名单。
“那岂不是会形成庞大的冗员?”吏部右侍郎何熊祥发问。他不否认天子的话说的有道理,可是真的会增加很多吃朝廷俸禄的人啊。
朱由校坚持这样的做法,不过是把暗里地的人变成明面上的人罢了。
“不把他们编入朝廷官吏的名册上,也只是名义不在册的‘吏’。不把他们纳到朝廷的管理中,难道他们就不存在了?就没有‘冗员’了?那是掩耳盗铃。
而这些实际存在的、为朝廷做事的吏员,还是要靠百姓的产出,来养活这些人的。不过是表面上不用朝廷支付俸禄,实际是额外增加了百姓的负担。
如今朕提议将他们都收编到朝廷的官吏名义下,从此吏部知道相应的人口下,各省、各府、各县、乃至各村,需要配有多少吏员职位。朝廷也可以清楚知道,究竟有多少吃俸禄的人,便于安排下一年度的预算。”
黄克缵点头承认天子说的是这个道理。
“对于吏员人选,朕建议在新元省取消世袭制度。试行大明朝放弃举业的读书人都有资格去应试吏员。凡是童生、秀才以上的,应该有优先被录为吏员的加分。这才能促使百姓送子弟继续读书。
朕认为读过四书五经,经过科举考试出来的,总比大字不识的胥吏更明白朝廷的法度。你们认同这点吗?”
能参加小朝会的,基本都是科举上来的。谁不认同这点呢?
“所以,朕想在新元省做试点。从村镇就开始按法度来施行民事治理,即便是里老调节邻里纠纷,也不能再出现族规大于国法的情况。新地方新规矩,早早让百姓知道那些是不被允许的,相信不会再出现“闻香教”蛊惑百姓的反乱。
不然想想去年山东、河南的损失,细细算起来总得是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银子。还不知道够给未收编到礼部的胥吏发多少年的俸禄呢。”
何熊祥一下子明白了天子的意图。在座的人也听懂了天子的打算。天子是想不声不响地改变太/祖的官吏只到县、不下乡村的习惯。
一时间人人沉默起来。
乡村约定俗成的依靠村老自治,如果打破了这习俗,会带来什么?
朱由校也不着急,由着他们慢慢想。新元省与大陆这边隔离,作为试点是最适合的了。而且新元的原住民更是一张白纸,也由得朝廷教导、勾画。
周嘉谟沉默了很久,然后站起来表态。
“老臣以为陛下的想法甚好。把那些胥吏都列入到朝廷的管辖下,所有的吏员都归朝廷管理,才不会出现新科进士派下去做县令,还要受积年、世袭滑吏蒙骗、架空之事。
虽然初始的时候,朝廷会支出的总薪俸增加了,但是从此以后百姓就不必被任何人逼迫、也不必还要在赋税之外掏出不明不白的银米养这些人。
这些不明不白的银米才是坑害百姓、还会害得民不聊生的。
张问道也跟着说:“老臣支持陛下的主张。把那些白身的编外衙役纳入到朝廷的管理,也能够减轻朝廷的正规官吏坏了事、闯了祸,就往这些“白役”身上推的恶习。”
黄克缵激动地拍着扶手说:“老臣认为朝廷上下都... -->>
上元节才过, 南居益再度给京师送来加急,不仅向朱由校汇报他登上大元岛之后的考察结果,还附上了大元岛的基本地形、可用停泊的海港位置图, 言称已经将占据大元岛的日本人、还有利用大元岛往日本倒腾大明的丝绸、茶叶的大明流民、商人或赶走或收监;同时将迁徙过去的三万福建百姓也都安置好了,开春就可以垦荒, 并将朝廷的垦荒最优厚的待遇:三年免赋税, 五年赋税减半收取等,全部告知了迁徙过去的百姓。
南居益恳请朝廷敦促被派遣到大元岛的知府、知县尽快到岗, 一是要治理移民, 二是要对其他散布近半个岛屿的本地土著, 是施行羁縻治理还是编户治理。
在历史上,荷兰人在天启四年占据澎湖列岛失败后,就转而占据了大元岛(台湾)的西南部,建了台湾城(荷人称热兰遮城),然后又在赤坎地区建了赤坎城(荷人称普罗文查城)等城堡。使用武力镇压了当地的高山族人, 烧毁村社, 向当地的土著征收高额的粮赋。寄居在大元岛的日本人,前期依附荷兰人、后期依附西班牙人, 大量扑杀麋鹿, 贩运明朝的生丝、茶叶等回日本。
这时期居住在大元岛的高山族人,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公有制向私有制转化时期, 村社是他们的基本社会结构。是由住在同一区域的同一氏族或是多个家庭组成。实行土地公有, 牲口、农具、住宅、生产物私有, 由德高望重的长者担任村社的类似村长的职位。
南居益在去年得到朝廷派去的坚船利炮的援助, 当年就将来犯福建、又逃到澎湖列岛的荷兰人一网打尽。随后其按着天子和朝廷的指示,登上了大元岛,并组织将福建贫瘠山区的百姓,分批陆续送上船、迁徙上岛。迁徙来的福建百姓打破了土著故有宁谧的生活,使得尚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对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的大明朝廷、没有任何抵抗能力的高山族,瞬间就接受了成为大明皇帝子民的要求。
朱由校立即召开了小朝会,与重臣分析该怎么处理大元岛之事。一番激烈的讨论后,终于获得大部分尚书侍郎的认同,将大元定名为朝廷的新元省,在未来五年内逐步完成设置布政司、府、县等直接治理。
朱由校强烈地坚持在新元省试点吏员的新管理法子,即是把所有为朝廷办事的人员,都纳到吏部的官吏录用名单。
“那岂不是会形成庞大的冗员?”吏部右侍郎何熊祥发问。他不否认天子的话说的有道理,可是真的会增加很多吃朝廷俸禄的人啊。
朱由校坚持这样的做法,不过是把暗里地的人变成明面上的人罢了。
“不把他们编入朝廷官吏的名册上,也只是名义不在册的‘吏’。不把他们纳到朝廷的管理中,难道他们就不存在了?就没有‘冗员’了?那是掩耳盗铃。
而这些实际存在的、为朝廷做事的吏员,还是要靠百姓的产出,来养活这些人的。不过是表面上不用朝廷支付俸禄,实际是额外增加了百姓的负担。
如今朕提议将他们都收编到朝廷的官吏名义下,从此吏部知道相应的人口下,各省、各府、各县、乃至各村,需要配有多少吏员职位。朝廷也可以清楚知道,究竟有多少吃俸禄的人,便于安排下一年度的预算。”
黄克缵点头承认天子说的是这个道理。
“对于吏员人选,朕建议在新元省取消世袭制度。试行大明朝放弃举业的读书人都有资格去应试吏员。凡是童生、秀才以上的,应该有优先被录为吏员的加分。这才能促使百姓送子弟继续读书。
朕认为读过四书五经,经过科举考试出来的,总比大字不识的胥吏更明白朝廷的法度。你们认同这点吗?”
能参加小朝会的,基本都是科举上来的。谁不认同这点呢?
“所以,朕想在新元省做试点。从村镇就开始按法度来施行民事治理,即便是里老调节邻里纠纷,也不能再出现族规大于国法的情况。新地方新规矩,早早让百姓知道那些是不被允许的,相信不会再出现“闻香教”蛊惑百姓的反乱。
不然想想去年山东、河南的损失,细细算起来总得是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银子。还不知道够给未收编到礼部的胥吏发多少年的俸禄呢。”
何熊祥一下子明白了天子的意图。在座的人也听懂了天子的打算。天子是想不声不响地改变太/祖的官吏只到县、不下乡村的习惯。
一时间人人沉默起来。
乡村约定俗成的依靠村老自治,如果打破了这习俗,会带来什么?
朱由校也不着急,由着他们慢慢想。新元省与大陆这边隔离,作为试点是最适合的了。而且新元的原住民更是一张白纸,也由得朝廷教导、勾画。
周嘉谟沉默了很久,然后站起来表态。
“老臣以为陛下的想法甚好。把那些胥吏都列入到朝廷的管辖下,所有的吏员都归朝廷管理,才不会出现新科进士派下去做县令,还要受积年、世袭滑吏蒙骗、架空之事。
虽然初始的时候,朝廷会支出的总薪俸增加了,但是从此以后百姓就不必被任何人逼迫、也不必还要在赋税之外掏出不明不白的银米养这些人。
这些不明不白的银米才是坑害百姓、还会害得民不聊生的。
张问道也跟着说:“老臣支持陛下的主张。把那些白身的编外衙役纳入到朝廷的管理,也能够减轻朝廷的正规官吏坏了事、闯了祸,就往这些“白役”身上推的恶习。”
黄克缵激动地拍着扶手说:“老臣认为朝廷上下都...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