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la.org,甲午之华夏新史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我们面对的不仅仅是俄国人。我们的任务也不仅仅是打退俄国人的进攻。最为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彻底打碎阻碍华夏发展的桎梏,以及那个腐朽的清王朝。”——徐杰
如果说北洋体系在海上与俄国人展开对峙是明面上的战争准备,那么在对中枢的战争准备就是暗地中进行的,帝后双方经过几个月的准备已经集中了自己可以集中的所有实力。慈禧太后的西北练军以及后党地方势力的部队。光绪和袁世凯的新军都已经集中在了北京城附近,整个北京周边地区直接变成了一个大兵营。而为了安全起见,慈禧离开了颐和园到达了城关镇而光绪也离开了紫禁城到达丰台大营。
整体的局势就是帝党在南部,而后党在北部则布置了.大量的军力.整个北京城将要发生火并的情况已经相当明显了,即使普通北京人都能感觉到在巷里坊间所弥漫的火药味。所以能走的人都收拾了细软连夜离开,不能走的人则祈求着上苍的保佑。而面对这一情况,无论是慈禧还是光绪,他们都在做着最后的准备。并伺机寻找最佳时机动手。
而是这时候,一张大网在北京外围缓缓展开。从徐杰看来,直隶的北洋驻军和从南方支援过来的部分部队已经开始在北京外围部署。当然这些都是暗地中行动的,而为了稳住帝后双方,北洋暂时还是允许物资和装备的进入。只等双方拼的两败俱伤的时候,北洋再行动手。而为了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平息北京的局面。北洋还是做了几番布置的。
首先第一点就是控制整个直隶的电报体系,无论是有线的还是无线的。一旦开战,北洋将在第一时间截断从北京城到各地的电报线路,而无线电报因为距离的问题。根本不可能传出直隶之外,更何况无线电台造价昂贵。帝后双方装备的很少。
其次就是对进京各条道路的封锁。对于铁路和官道的封锁自然是放在第一位的。北洋体系部分部队以换防的名义进入各条交通要道。而大量轻步兵则以各种身份进入农村和小的城镇在当地情报人员的配合下对小路进行控制。
仅仅简单的封锁还是不行。徐杰要求的是在短时间内能够快速解决北京的暴乱。所以李鸿章和徐杰商议后决定专门抽调2万人的机动兵力用于对帝后两党的直接作战。为了防止对方过早的察觉北洋的企图,两支部队分别驻扎在山海关和天津。前者作为重要隘口驻扎重兵很正常。后者作为直隶总督所在地有一支强军也很正常,所以在短时间内,这样的调动不会引起对方的注意。只等时机成熟后从帝后双方的防线后方发动进攻!
而为了防御可能的干涉,北洋还需要留下部分机动兵力以应对不测。而这其中最主要的敌人即使一直和沙俄暗中勾结的一些外蒙古王公!在甲午战争后,虽然北洋倾尽全力打赢了日本,但是战争结束后,北洋忙于修补战争带来的创伤和发展,无力对遥远的外蒙古施加影响。而中枢更是忙于内斗。这一切让俄国人找到了对抗北洋的第二条战线。那就是外蒙古的那些民族分裂分子。在获得沙俄的资金和物质支持后。那些阴谋独立的外蒙古王公实力大增。而在沙皇特使的蛊惑下,这些人已经暗自筹备,准备在直隶动荡中浑水摸鱼。
对于这股势力,徐杰的将应对计划分成了2步。第一步是直隶北洋陆军配合内蒙古一部分倾向于北洋的王公保证外围安全。徐杰可以肯定。单纯的外蒙古王公的部队不会多强。更多的只是提供后勤保障。如果俄国人打算做大的话,那么肯定会有大量哥萨克骑兵伴随奔袭。所以徐杰的第一步计划就是要防守,保证内蒙古地区的安全。
而第二部计划就是在直隶局势稳定后。将部分直隶驻军调出对外蒙王公实施反击,如果东北的局势也明朗的话,那么也将会有一支部队从东北地区出发向西发起对外蒙古俄国驻军的打击,并且顺便扫清外蒙古的敌对分子。
而完成这一切后,北洋所图的就是如何在短时间内赢得对全国的统治。总体来看,战争结束后建立以北洋为主导的政府所面临的困难不是很大。南方的刘坤一和张之洞已经表示了对北洋行动的支持,再加上北洋控制下的地区。整个富饶的东部都在北洋或者北洋的支持者的掌控之下。但是西北和青藏地区却还是依然游离于北洋的控制之外,或者说即使清朝最强盛的事情,清国中枢对这些地区的控制也是比较弱的。否则也不会出现准格尔叛乱和新疆大小和卓的叛乱了。
对此,北洋尽可能的为可能出现的暴乱做准备,一方面北洋需要收买或者劝说当地的一些实力派接受新的政府的统治,并且给予一定的利益,但是同时,在一只手拿起胡萝卜的同时又必须准备好一根棒子。而且在徐杰的计划中,这些占地为王的人中有一部分并不适合在局势稳定后继续掌握一方军政,所以,徐杰在军事准备的同时,还需要调集大量的官员准备接替一些当地政府的职权。总之徐杰的原则很简单,如果对方合作,他至少可以允许对方回家做富家翁。如果对方抗拒的话,那就予以坚决消灭!
至于对外方面吗?目前与北洋关系最紧密也是最能依靠的也只有英国,两方的共同利益让双方能站到一起。所以一旦开战,北洋所能依靠的最得力的外援就只有英国人了,大量的资金和物资可以通过大英帝国的海上交通线运抵北洋。当然这背后代价也是巨大的,不过在这种情况下徐杰没有选择,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政权更替才是最重要的。而对于随后涌入的英国资本,徐杰的对策则是通过市场来换取德国的先进技术,随着时代的发展,大英帝国的工业技术已经慢慢的落后,而德国作为后起之秀在技术方面有相当的底蕴。而徐杰的做法就是引进德国技术和充分调用民间资本来限制英国产品才中国的倾销。
昨天新章节订阅连250都没有,前天的章节订阅累积了两天才260--!作者心哇凉哇凉的啊--!(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我们面对的不仅仅是俄国人。我们的任务也不仅仅是打退俄国人的进攻。最为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彻底打碎阻碍华夏发展的桎梏,以及那个腐朽的清王朝。”——徐杰
如果说北洋体系在海上与俄国人展开对峙是明面上的战争准备,那么在对中枢的战争准备就是暗地中进行的,帝后双方经过几个月的准备已经集中了自己可以集中的所有实力。慈禧太后的西北练军以及后党地方势力的部队。光绪和袁世凯的新军都已经集中在了北京城附近,整个北京周边地区直接变成了一个大兵营。而为了安全起见,慈禧离开了颐和园到达了城关镇而光绪也离开了紫禁城到达丰台大营。
整体的局势就是帝党在南部,而后党在北部则布置了.大量的军力.整个北京城将要发生火并的情况已经相当明显了,即使普通北京人都能感觉到在巷里坊间所弥漫的火药味。所以能走的人都收拾了细软连夜离开,不能走的人则祈求着上苍的保佑。而面对这一情况,无论是慈禧还是光绪,他们都在做着最后的准备。并伺机寻找最佳时机动手。
而是这时候,一张大网在北京外围缓缓展开。从徐杰看来,直隶的北洋驻军和从南方支援过来的部分部队已经开始在北京外围部署。当然这些都是暗地中行动的,而为了稳住帝后双方,北洋暂时还是允许物资和装备的进入。只等双方拼的两败俱伤的时候,北洋再行动手。而为了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平息北京的局面。北洋还是做了几番布置的。
首先第一点就是控制整个直隶的电报体系,无论是有线的还是无线的。一旦开战,北洋将在第一时间截断从北京城到各地的电报线路,而无线电报因为距离的问题。根本不可能传出直隶之外,更何况无线电台造价昂贵。帝后双方装备的很少。
其次就是对进京各条道路的封锁。对于铁路和官道的封锁自然是放在第一位的。北洋体系部分部队以换防的名义进入各条交通要道。而大量轻步兵则以各种身份进入农村和小的城镇在当地情报人员的配合下对小路进行控制。
仅仅简单的封锁还是不行。徐杰要求的是在短时间内能够快速解决北京的暴乱。所以李鸿章和徐杰商议后决定专门抽调2万人的机动兵力用于对帝后两党的直接作战。为了防止对方过早的察觉北洋的企图,两支部队分别驻扎在山海关和天津。前者作为重要隘口驻扎重兵很正常。后者作为直隶总督所在地有一支强军也很正常,所以在短时间内,这样的调动不会引起对方的注意。只等时机成熟后从帝后双方的防线后方发动进攻!
而为了防御可能的干涉,北洋还需要留下部分机动兵力以应对不测。而这其中最主要的敌人即使一直和沙俄暗中勾结的一些外蒙古王公!在甲午战争后,虽然北洋倾尽全力打赢了日本,但是战争结束后,北洋忙于修补战争带来的创伤和发展,无力对遥远的外蒙古施加影响。而中枢更是忙于内斗。这一切让俄国人找到了对抗北洋的第二条战线。那就是外蒙古的那些民族分裂分子。在获得沙俄的资金和物质支持后。那些阴谋独立的外蒙古王公实力大增。而在沙皇特使的蛊惑下,这些人已经暗自筹备,准备在直隶动荡中浑水摸鱼。
对于这股势力,徐杰的将应对计划分成了2步。第一步是直隶北洋陆军配合内蒙古一部分倾向于北洋的王公保证外围安全。徐杰可以肯定。单纯的外蒙古王公的部队不会多强。更多的只是提供后勤保障。如果俄国人打算做大的话,那么肯定会有大量哥萨克骑兵伴随奔袭。所以徐杰的第一步计划就是要防守,保证内蒙古地区的安全。
而第二部计划就是在直隶局势稳定后。将部分直隶驻军调出对外蒙王公实施反击,如果东北的局势也明朗的话,那么也将会有一支部队从东北地区出发向西发起对外蒙古俄国驻军的打击,并且顺便扫清外蒙古的敌对分子。
而完成这一切后,北洋所图的就是如何在短时间内赢得对全国的统治。总体来看,战争结束后建立以北洋为主导的政府所面临的困难不是很大。南方的刘坤一和张之洞已经表示了对北洋行动的支持,再加上北洋控制下的地区。整个富饶的东部都在北洋或者北洋的支持者的掌控之下。但是西北和青藏地区却还是依然游离于北洋的控制之外,或者说即使清朝最强盛的事情,清国中枢对这些地区的控制也是比较弱的。否则也不会出现准格尔叛乱和新疆大小和卓的叛乱了。
对此,北洋尽可能的为可能出现的暴乱做准备,一方面北洋需要收买或者劝说当地的一些实力派接受新的政府的统治,并且给予一定的利益,但是同时,在一只手拿起胡萝卜的同时又必须准备好一根棒子。而且在徐杰的计划中,这些占地为王的人中有一部分并不适合在局势稳定后继续掌握一方军政,所以,徐杰在军事准备的同时,还需要调集大量的官员准备接替一些当地政府的职权。总之徐杰的原则很简单,如果对方合作,他至少可以允许对方回家做富家翁。如果对方抗拒的话,那就予以坚决消灭!
至于对外方面吗?目前与北洋关系最紧密也是最能依靠的也只有英国,两方的共同利益让双方能站到一起。所以一旦开战,北洋所能依靠的最得力的外援就只有英国人了,大量的资金和物资可以通过大英帝国的海上交通线运抵北洋。当然这背后代价也是巨大的,不过在这种情况下徐杰没有选择,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政权更替才是最重要的。而对于随后涌入的英国资本,徐杰的对策则是通过市场来换取德国的先进技术,随着时代的发展,大英帝国的工业技术已经慢慢的落后,而德国作为后起之秀在技术方面有相当的底蕴。而徐杰的做法就是引进德国技术和充分调用民间资本来限制英国产品才中国的倾销。
昨天新章节订阅连250都没有,前天的章节订阅累积了两天才260--!作者心哇凉哇凉的啊--!(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