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la.org,帝国的朝阳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的每一个学生,每天上课前都必须背诵《教育敕语》,《教育敕语》是六年前国家初建时,以皇帝的名义发布,凡是受到基础教育者都必须背诵,做到人人过关,个个会背的。而这种背诵同样也是出自皇帝本人的授意,洗脑正是通过千万遍的重复,正是在这种每天不断的重复之中,这些背诵者才会受《教育敕语》那短短几百字的影响,这短短的几百字,看似不长,可却在他们人生中最易受到影响的儿童时期,通过每天的重复,将其烙进他们的大脑中,记忆里,最终在他们的人生道路中不断的影响到他们,影响着他们的行为举措。
“……我臣民克忠克孝、亿兆一心、世济其美,此我国体之精华,而教育之渊源亦实存乎此。尔臣民孝于父母、友于兄弟、和于夫妇、信与朋友、恭俭持己、博爱及众、修习学业以启发心智、成就德器。进广公益、开世务、常重国法……”
教室中传出的孩子们那稚嫩的背诵声时,程希远的神情显得极为凝重,他也随着学生们一同背诵这《教育敕语》,尽管中国直到现在都没有议定宪法,但在某种程度上,这部《教育敕语》却被人视若中国的宪法。
而之所以会被如此理解,是因为在《教育敕语》说明上自皇帝、下至黎民百姓,均要一体遵守。皇帝遵守意味着政府不改变教育宗旨,百姓遵守是要奉行。不过,皇帝与臣民“俱拳拳服膺”,表明它具有约法的性质,与旧时绝对****君主制下皇帝自外于自己命令的情况有别。而且现在帝国常用的“上下一体”不只是君主要求臣民与他“一体”,而是君主也要受到约法的约束,与民众成为一体。
或许,相比于其它,这部《教育敕语》中透露出的含义才是最重要的,作为旧时的读书人程希远自然对《敕语》中的“忠”与“孝”持以赞同态度,这是符合中国传统道德要求的,也正因如此,对于新朝,这也是他最欣赏之处。数之历朝历代,从未有像中华朝一般,如此重视教育。正如《教育敕语》中透露出的重视教育之意,程希远相信,也许十几年,这些一代人长大之后,他们绝不会阻止自己的孩子接受进一步的教育。因为他们是在《教育敕语》的影响下的第一代人,他们比自己的父辈更清楚教育的意义。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的教育是失败的!”
作为教育大臣的蔡元培在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他的神情显得有些谨慎,在教育部中,他是一个另类——并非科班出身,教育部很多官员都是毕业于国内或者国外大学,本就是学习教育出身,而他这个壬辰年的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却是在受到“壬辰之变”的冲击,方才接触西学,三年后,应袁世凯的邀请任浙江中西学堂监督,不过尽管并非学教育出身,但在随后的十年间,在他的努力下由中西学堂演变的中西大学,早已经成为江浙一带的知名大学,而他本人也成为了全国知名的教育家。
去年,他接受皇帝的任命,放弃大学教职,成为教育大臣。而出人意料的是,上任之后,他并没有大刀阔斧的推行改革,而且开始了长达一年的全国考察,与前任教育大臣偏重考察城市不同,他的脚步更多的是在农村。
“陛下,或许,经过陛下和诸大臣的努力,用了六年的时间,于全国建立237651所小学,真正做到了“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
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且不说上百万教师的培训,但就是督促适龄少年儿童进学校学习,就是一件难事,在执行过程中遇到种种阻力,中央政府便采取高压政策,通过专门法律以警察强迫执行,结果引起地方当局和民众对中央的不满。
但即便如此,中央政府依然不改初衷,陛下本人更是多次于多个场合强调“普及教育、纳税和服兵役成为国民的三大义务”,甚至提及“若有官员抵触三大义务,当依法罚处”。也正是得益于这种高压政策,才使使中国在短期内在全国完全实现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最早国家之一。通过普及初等教育,国民的知识水平和基本素质普遍提高,为经济的迅速发展准备了良好的基础。
“失败的?”
唐浩然诧异的看着蔡元培,这怎么可能,在他看来,现在的教育是成功的。
“陛下,在我们年到,现在工厂中许多学徒工都具备初小文化程度的同时,也必须要看到另一面,就是与此同时,在农村,依然流传着教育无用论,对于大多数农村家长而言,他们之所以送子女进学校接受教育,是因为畏惧100元的罚金或者长达四年的劳役惩罚,但这些孩子能上完初小就不错了,而其中若是有高小毕业的,肯定算是佼佼者。无论其是否能够考取初中,当然有很多时候,即便是他们考中了初中,因为成绩勉强通过,所以不可能取得奖学金,只能被迫弃学,但这样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小孩在小学里念了六年书,穿起一件学生装,便不屑于帮助文盲的哥哥干农活,帮父亲种田了,因为他自觉自己是特殊阶级了,这些人就像是过去的童生一样,以读书人自居……”
蔡元培说的极为委婉,实际上,他想要说的远比这更为刺耳——现在的教育培养出了更多的的“百无一用的书生”或者说,将更多的人变成了“废物”。
“于乡间,这些读了六年书的高小生,他们既不能帮助家人干活,又不屑于此,甚至,他们同样不屑于进城务工,于他们看来,即便是进入工厂也是辱没了他们,陛下,这是不是可以视为教育的失败呢?”
“这……”
蔡元培的话完全超出了唐浩然的理解,怎么会这样?他简直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怎么会这样?原本在他看来,教育是成功的,他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普及了教育,令数千万适龄儿童进入学堂,教育提高了国民的道德文化修养.培养了国民的社会公德和卫生习惯,可以说是许多人交口称赞的,甚至有人用新国民来称呼那些人。但是……怎么却又培养了一批废物?(未完待续。)
的每一个学生,每天上课前都必须背诵《教育敕语》,《教育敕语》是六年前国家初建时,以皇帝的名义发布,凡是受到基础教育者都必须背诵,做到人人过关,个个会背的。而这种背诵同样也是出自皇帝本人的授意,洗脑正是通过千万遍的重复,正是在这种每天不断的重复之中,这些背诵者才会受《教育敕语》那短短几百字的影响,这短短的几百字,看似不长,可却在他们人生中最易受到影响的儿童时期,通过每天的重复,将其烙进他们的大脑中,记忆里,最终在他们的人生道路中不断的影响到他们,影响着他们的行为举措。
“……我臣民克忠克孝、亿兆一心、世济其美,此我国体之精华,而教育之渊源亦实存乎此。尔臣民孝于父母、友于兄弟、和于夫妇、信与朋友、恭俭持己、博爱及众、修习学业以启发心智、成就德器。进广公益、开世务、常重国法……”
教室中传出的孩子们那稚嫩的背诵声时,程希远的神情显得极为凝重,他也随着学生们一同背诵这《教育敕语》,尽管中国直到现在都没有议定宪法,但在某种程度上,这部《教育敕语》却被人视若中国的宪法。
而之所以会被如此理解,是因为在《教育敕语》说明上自皇帝、下至黎民百姓,均要一体遵守。皇帝遵守意味着政府不改变教育宗旨,百姓遵守是要奉行。不过,皇帝与臣民“俱拳拳服膺”,表明它具有约法的性质,与旧时绝对****君主制下皇帝自外于自己命令的情况有别。而且现在帝国常用的“上下一体”不只是君主要求臣民与他“一体”,而是君主也要受到约法的约束,与民众成为一体。
或许,相比于其它,这部《教育敕语》中透露出的含义才是最重要的,作为旧时的读书人程希远自然对《敕语》中的“忠”与“孝”持以赞同态度,这是符合中国传统道德要求的,也正因如此,对于新朝,这也是他最欣赏之处。数之历朝历代,从未有像中华朝一般,如此重视教育。正如《教育敕语》中透露出的重视教育之意,程希远相信,也许十几年,这些一代人长大之后,他们绝不会阻止自己的孩子接受进一步的教育。因为他们是在《教育敕语》的影响下的第一代人,他们比自己的父辈更清楚教育的意义。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的教育是失败的!”
作为教育大臣的蔡元培在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他的神情显得有些谨慎,在教育部中,他是一个另类——并非科班出身,教育部很多官员都是毕业于国内或者国外大学,本就是学习教育出身,而他这个壬辰年的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却是在受到“壬辰之变”的冲击,方才接触西学,三年后,应袁世凯的邀请任浙江中西学堂监督,不过尽管并非学教育出身,但在随后的十年间,在他的努力下由中西学堂演变的中西大学,早已经成为江浙一带的知名大学,而他本人也成为了全国知名的教育家。
去年,他接受皇帝的任命,放弃大学教职,成为教育大臣。而出人意料的是,上任之后,他并没有大刀阔斧的推行改革,而且开始了长达一年的全国考察,与前任教育大臣偏重考察城市不同,他的脚步更多的是在农村。
“陛下,或许,经过陛下和诸大臣的努力,用了六年的时间,于全国建立237651所小学,真正做到了“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
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且不说上百万教师的培训,但就是督促适龄少年儿童进学校学习,就是一件难事,在执行过程中遇到种种阻力,中央政府便采取高压政策,通过专门法律以警察强迫执行,结果引起地方当局和民众对中央的不满。
但即便如此,中央政府依然不改初衷,陛下本人更是多次于多个场合强调“普及教育、纳税和服兵役成为国民的三大义务”,甚至提及“若有官员抵触三大义务,当依法罚处”。也正是得益于这种高压政策,才使使中国在短期内在全国完全实现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最早国家之一。通过普及初等教育,国民的知识水平和基本素质普遍提高,为经济的迅速发展准备了良好的基础。
“失败的?”
唐浩然诧异的看着蔡元培,这怎么可能,在他看来,现在的教育是成功的。
“陛下,在我们年到,现在工厂中许多学徒工都具备初小文化程度的同时,也必须要看到另一面,就是与此同时,在农村,依然流传着教育无用论,对于大多数农村家长而言,他们之所以送子女进学校接受教育,是因为畏惧100元的罚金或者长达四年的劳役惩罚,但这些孩子能上完初小就不错了,而其中若是有高小毕业的,肯定算是佼佼者。无论其是否能够考取初中,当然有很多时候,即便是他们考中了初中,因为成绩勉强通过,所以不可能取得奖学金,只能被迫弃学,但这样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小孩在小学里念了六年书,穿起一件学生装,便不屑于帮助文盲的哥哥干农活,帮父亲种田了,因为他自觉自己是特殊阶级了,这些人就像是过去的童生一样,以读书人自居……”
蔡元培说的极为委婉,实际上,他想要说的远比这更为刺耳——现在的教育培养出了更多的的“百无一用的书生”或者说,将更多的人变成了“废物”。
“于乡间,这些读了六年书的高小生,他们既不能帮助家人干活,又不屑于此,甚至,他们同样不屑于进城务工,于他们看来,即便是进入工厂也是辱没了他们,陛下,这是不是可以视为教育的失败呢?”
“这……”
蔡元培的话完全超出了唐浩然的理解,怎么会这样?他简直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怎么会这样?原本在他看来,教育是成功的,他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普及了教育,令数千万适龄儿童进入学堂,教育提高了国民的道德文化修养.培养了国民的社会公德和卫生习惯,可以说是许多人交口称赞的,甚至有人用新国民来称呼那些人。但是……怎么却又培养了一批废物?(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