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la.org,三国之最强皇帝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城投降,为了保密起见,自然要将其排除在外。
众人齐聚于姜氏的宅中。姜氏的家主姜宜,乃是汉阳郡的功曹掾,在众人当中,地位最高,而且姜氏在冀县城中置有宅院,里外都是自家的心腹,不必担心机密外泄。
会面之后,众人都出奇的沉默着,毕竟,开门投降,这可是反叛之罪,谁若先开口了,便是首倡者,日后,说不定就会被大家推出来做替罪羊。
最终,还是赵氏的家主赵俨先开口了:“诸位,既然都来了,就别藏着掖着了,降与不降,一句话的事情,用得着如此为难吗?”
杨氏的家主杨荣轻声一笑,道:“那以赵君之见,我们是该降呢,还是不降?”
“嘿嘿,这不是废话吗?不降的话,大家各自回去睡觉,听天由命便是,大半夜的,凑在姜功曹家中干嘛?”赵俨当然不会当出头鸟,抢先说出“投降”之类的话来,不过,他话里的意思,却是再清楚不过了。
众人全都望向了姜宜。姜宜轻咳一声,道:“老夫忝为功曹,本该上报朝廷,下安黎民。如今,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叛贼荼毒乡亲,实在是惭愧啊惭愧!”
说到这里,姜宜话音一转,道:“只不过,如今朝廷用人不当,先是左昌这个贪婪小人,后来又是董卓这个虎狼之辈,致使凉州祸乱不息,生灵涂炭,不知道何时才是安宁之日!如今,张车骑顿兵临泾,迟迟不肯发兵救援汉阳,我辈恐怕只有自救一途了。”
众人闻言,眼前一亮,纷纷出言附和。
“昔日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只为复兴越国,而今,我辈屈身事贼,也不过是为了保境安民,避免乡亲父老徒受苦难而已。”姜宜悠然道。
话说到这个份上,众人哪还不明白姜宜的意思?杨荣当即说道:“既如此,那我们就得速速派人出城,与韩约商议此事。”
“此事就包在老夫身上罢,老夫身为功曹,行事比你们要方便。不过,你们回去之后,要提前联系自家的部曲,让他们做好准备。”姜宜道。
众人纷纷应诺,然后分批离开了姜家,悄悄的回去做准备了。
客人走后,从内室出来了一名二十多岁的青年,向姜宜拱手道:“大人,难道我们真要出卖夏荡寇,反叛朝廷不成?”
“伯奕,若只是牵扯到我们姜氏一门,就算是拼着弃了城外的产业,我也绝不会与这伙叛贼妥协。可是,如今城中数十家的产业,都攥在叛贼的手里,就算我不出头,也会有人偷偷与叛贼联系的,冀县早晚保不住啊。与其如此,还不如早早答允了韩约的条件,这样一来,既能保全家业,又能使百姓免于兵灾,也算是两全之策吧!”姜宜答道。
这名青年,正是姜宜之子姜叙,听了父亲的话,姜叙还是有些放心不下,问道:“大人,如今张车骑的大军,就在邻郡,不日可至,此时降了叛贼,等朝廷的大军来了,那可就……”
“哼,张伯慎不过是个书生罢了,哪里懂得用兵!似他那般瞻前顾后,步步为营,只怕到了明年,他都还出不了安定!”姜宜轻蔑的说道。
姜家久居边地,世仕州郡,经历过不少战阵,族中的子弟,也大多精通兵法武艺,虽不如陇西李氏那么出名,但也足以称得上是将门世家。历史上,汉阳(天水)姜氏就曾出过一位名将,那就是姜维姜伯约。因此,姜宜自然有资本瞧不起张温。
“再说了,冀县陷落,自有夏荡寇与张太守承担责任,与我等何干?至于献城一事,大家都有份参与,又有谁敢出面首告?就算是梁家没有参与,他难道还敢得罪全县的世家大姓不成?”
说完,姜宜又叮嘱姜叙:“回头,你可要口风紧一点,绝不能让义山知道这个消息。如果他听到了什么风声,你就更要看紧他,可别让他闯出什么祸事来!”
姜宜口中的义山,说的就是杨阜。杨阜是姜宜的外甥,其母乃是姜宜的胞妹。杨阜的性格,是出了名的刚直,若是他知道了这件事,肯定会毫不犹豫向夏育首告自己的舅舅和族伯(指杨氏的家主杨荣),因此,姜宜才要叮嘱自己的儿子,好好留意杨阜。
当晚的后半夜,在冀县东南的成墙角上,缒下了一个人来,落地之后,他立刻俯下身体,在阴影的掩护下,朝着叛军的军营摸了过去。
此人正是姜宜派去与韩约商谈条件的信使,是姜家的一名旁支弟子,名叫姜云。
路程刚走到一半,姜云就被埋伏在路边的叛军给擒获了。看着眼前明晃晃的刀锋,姜云赶忙壮着胆子说明了来意。
对方嘻嘻哈哈的说了几句话,什么“韩先生神机妙算,早就料定”之类,姜云一听对方说的是汉话,登时放心了不少,若是落在言语不通,举动野蛮的羌人手里,说不定就直接被砍了头呢。
姜云被直接送到了韩约的大帐中。一进大帐,姜云就看到了一个熟悉的面孔,他赶忙上前行礼,道:“在下姜云,拜见韩从事。”
韩约也认出了姜云——姜云在郡曹担任书史,曾与韩约有过数面之缘。
“哦,是德润啊,来来来,这边坐,都是故人,不必客气!”韩约热情的招呼道。
姜云连声谢过,坐下之后,他主动向韩约说道:“韩从事,在下奉姜功曹之命,来跟韩从事商量一下善后之事。”
“姜功曹果然识时务。他能派你亲自前来,也足见诚意。”韩约也不客套,径直奔向了主题:“回去告诉姜功曹,请他放心,只要他肯开门投诚,我保证各家大姓的族人和家产的安全,也会约束部属,不让他们四处抢掠扰民,如何?”
姜云点了点头,道:“明日,请韩从事暗中调集兵马,攻打城南,自会有人放你们入城。”
两边商议已定,姜云又趁黑连夜赶回了城下,发出了几声讯号之后,城头上便缒下了一条绳索,将他拉上了城墙。
听了姜云的禀报,姜宜立刻派人去通知赵、杨两家,让他们早做准备。尽管只有韩约的口头称喏,但是,如今的他们,还有别的路可选吗?
次日,叛军再次对冀县发起了进攻。为了给姜宜等人创造开城的机会,韩约特地命人着力攻打其他三面,将夏育的注意力吸引了过去。
而在南门,早就收到几家主人嘱咐的士兵们,在装模做样的抵挡了一会后,纷纷从城墙上“败退”了下去。叛军一拥而上,很快就占据了整个墙头,紧接着,南门的城门也轰然洞开,叛军如同潮水一般,涌入了城中。
夏育一听到南门失守的消息,心中略一思忖,便明白了过来——这是出了内奸啊!
可是,到底是谁出卖了自己呢?夏育想到这里,不由得苦涩的一笑,有嫌疑的人实在太多了,若是容他细细查访,或许还能有个眉目,如今,他又哪来的时间去追究?
“罢了,想不到我夏育戎马一生,还是没能逃脱败亡的命运。不过,大丈夫能死在战场上,马革裹尸而还,也不枉此生了,至少,还有弘农王这样的英主,会惦念起我的功劳。”夏育拔出了配刀,将自己原先的部下召集到了一处,准备迎接此生最后的一场战斗。
城投降,为了保密起见,自然要将其排除在外。
众人齐聚于姜氏的宅中。姜氏的家主姜宜,乃是汉阳郡的功曹掾,在众人当中,地位最高,而且姜氏在冀县城中置有宅院,里外都是自家的心腹,不必担心机密外泄。
会面之后,众人都出奇的沉默着,毕竟,开门投降,这可是反叛之罪,谁若先开口了,便是首倡者,日后,说不定就会被大家推出来做替罪羊。
最终,还是赵氏的家主赵俨先开口了:“诸位,既然都来了,就别藏着掖着了,降与不降,一句话的事情,用得着如此为难吗?”
杨氏的家主杨荣轻声一笑,道:“那以赵君之见,我们是该降呢,还是不降?”
“嘿嘿,这不是废话吗?不降的话,大家各自回去睡觉,听天由命便是,大半夜的,凑在姜功曹家中干嘛?”赵俨当然不会当出头鸟,抢先说出“投降”之类的话来,不过,他话里的意思,却是再清楚不过了。
众人全都望向了姜宜。姜宜轻咳一声,道:“老夫忝为功曹,本该上报朝廷,下安黎民。如今,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叛贼荼毒乡亲,实在是惭愧啊惭愧!”
说到这里,姜宜话音一转,道:“只不过,如今朝廷用人不当,先是左昌这个贪婪小人,后来又是董卓这个虎狼之辈,致使凉州祸乱不息,生灵涂炭,不知道何时才是安宁之日!如今,张车骑顿兵临泾,迟迟不肯发兵救援汉阳,我辈恐怕只有自救一途了。”
众人闻言,眼前一亮,纷纷出言附和。
“昔日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只为复兴越国,而今,我辈屈身事贼,也不过是为了保境安民,避免乡亲父老徒受苦难而已。”姜宜悠然道。
话说到这个份上,众人哪还不明白姜宜的意思?杨荣当即说道:“既如此,那我们就得速速派人出城,与韩约商议此事。”
“此事就包在老夫身上罢,老夫身为功曹,行事比你们要方便。不过,你们回去之后,要提前联系自家的部曲,让他们做好准备。”姜宜道。
众人纷纷应诺,然后分批离开了姜家,悄悄的回去做准备了。
客人走后,从内室出来了一名二十多岁的青年,向姜宜拱手道:“大人,难道我们真要出卖夏荡寇,反叛朝廷不成?”
“伯奕,若只是牵扯到我们姜氏一门,就算是拼着弃了城外的产业,我也绝不会与这伙叛贼妥协。可是,如今城中数十家的产业,都攥在叛贼的手里,就算我不出头,也会有人偷偷与叛贼联系的,冀县早晚保不住啊。与其如此,还不如早早答允了韩约的条件,这样一来,既能保全家业,又能使百姓免于兵灾,也算是两全之策吧!”姜宜答道。
这名青年,正是姜宜之子姜叙,听了父亲的话,姜叙还是有些放心不下,问道:“大人,如今张车骑的大军,就在邻郡,不日可至,此时降了叛贼,等朝廷的大军来了,那可就……”
“哼,张伯慎不过是个书生罢了,哪里懂得用兵!似他那般瞻前顾后,步步为营,只怕到了明年,他都还出不了安定!”姜宜轻蔑的说道。
姜家久居边地,世仕州郡,经历过不少战阵,族中的子弟,也大多精通兵法武艺,虽不如陇西李氏那么出名,但也足以称得上是将门世家。历史上,汉阳(天水)姜氏就曾出过一位名将,那就是姜维姜伯约。因此,姜宜自然有资本瞧不起张温。
“再说了,冀县陷落,自有夏荡寇与张太守承担责任,与我等何干?至于献城一事,大家都有份参与,又有谁敢出面首告?就算是梁家没有参与,他难道还敢得罪全县的世家大姓不成?”
说完,姜宜又叮嘱姜叙:“回头,你可要口风紧一点,绝不能让义山知道这个消息。如果他听到了什么风声,你就更要看紧他,可别让他闯出什么祸事来!”
姜宜口中的义山,说的就是杨阜。杨阜是姜宜的外甥,其母乃是姜宜的胞妹。杨阜的性格,是出了名的刚直,若是他知道了这件事,肯定会毫不犹豫向夏育首告自己的舅舅和族伯(指杨氏的家主杨荣),因此,姜宜才要叮嘱自己的儿子,好好留意杨阜。
当晚的后半夜,在冀县东南的成墙角上,缒下了一个人来,落地之后,他立刻俯下身体,在阴影的掩护下,朝着叛军的军营摸了过去。
此人正是姜宜派去与韩约商谈条件的信使,是姜家的一名旁支弟子,名叫姜云。
路程刚走到一半,姜云就被埋伏在路边的叛军给擒获了。看着眼前明晃晃的刀锋,姜云赶忙壮着胆子说明了来意。
对方嘻嘻哈哈的说了几句话,什么“韩先生神机妙算,早就料定”之类,姜云一听对方说的是汉话,登时放心了不少,若是落在言语不通,举动野蛮的羌人手里,说不定就直接被砍了头呢。
姜云被直接送到了韩约的大帐中。一进大帐,姜云就看到了一个熟悉的面孔,他赶忙上前行礼,道:“在下姜云,拜见韩从事。”
韩约也认出了姜云——姜云在郡曹担任书史,曾与韩约有过数面之缘。
“哦,是德润啊,来来来,这边坐,都是故人,不必客气!”韩约热情的招呼道。
姜云连声谢过,坐下之后,他主动向韩约说道:“韩从事,在下奉姜功曹之命,来跟韩从事商量一下善后之事。”
“姜功曹果然识时务。他能派你亲自前来,也足见诚意。”韩约也不客套,径直奔向了主题:“回去告诉姜功曹,请他放心,只要他肯开门投诚,我保证各家大姓的族人和家产的安全,也会约束部属,不让他们四处抢掠扰民,如何?”
姜云点了点头,道:“明日,请韩从事暗中调集兵马,攻打城南,自会有人放你们入城。”
两边商议已定,姜云又趁黑连夜赶回了城下,发出了几声讯号之后,城头上便缒下了一条绳索,将他拉上了城墙。
听了姜云的禀报,姜宜立刻派人去通知赵、杨两家,让他们早做准备。尽管只有韩约的口头称喏,但是,如今的他们,还有别的路可选吗?
次日,叛军再次对冀县发起了进攻。为了给姜宜等人创造开城的机会,韩约特地命人着力攻打其他三面,将夏育的注意力吸引了过去。
而在南门,早就收到几家主人嘱咐的士兵们,在装模做样的抵挡了一会后,纷纷从城墙上“败退”了下去。叛军一拥而上,很快就占据了整个墙头,紧接着,南门的城门也轰然洞开,叛军如同潮水一般,涌入了城中。
夏育一听到南门失守的消息,心中略一思忖,便明白了过来——这是出了内奸啊!
可是,到底是谁出卖了自己呢?夏育想到这里,不由得苦涩的一笑,有嫌疑的人实在太多了,若是容他细细查访,或许还能有个眉目,如今,他又哪来的时间去追究?
“罢了,想不到我夏育戎马一生,还是没能逃脱败亡的命运。不过,大丈夫能死在战场上,马革裹尸而还,也不枉此生了,至少,还有弘农王这样的英主,会惦念起我的功劳。”夏育拔出了配刀,将自己原先的部下召集到了一处,准备迎接此生最后的一场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