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la.org,多情总被无情恼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回京时候徐朗带来四千人马;此次返程回西北,只得一千五百人马护送。
京城还要赈灾,所筹粮草有限,这一千人马便是为了护送这头一批赶回西北应急。余下的两千余人,须待两个月后江南筹集调拨的粮草到了京城后,再护送着回西北去。
方青梅换了粗布男装,扮作了徐扬身边的随从。次日一上路,徐扬钻进她所在的马车上,板起脸来嘱咐道:
“先与你约法三章。一,不得叫人认出是个姑娘。二,不得离我左右。三,不得擅自与我营帐外的人往来。青梅,我这不是说笑,你得小心记住这三点。”
方青梅口中答应着,心中却暗自惊讶:这话与周渐梅说的一样啊,难道是周渐梅与徐鸿展商量好了?
见她答应的谨慎,徐扬这才松懈了神色,对她笑道:
“记住了这三点,其他就随你了。在马车里坐着躺着都好,无聊了就出来,骑马跟在我后头跑两步也无妨。”
前头是浩浩汤汤的运粮车马,一路绵延不绝,方青梅所在的马车缀在最后。这马车本是徐扬所用,被他让给了方青梅,他自己则一路骑马而行。
说完了正事,徐扬又在马车里陪着方青梅说了会话,才下了马车又上马去。
方青梅一个人坐在马车上,头一天还没过完,就开始觉得百无聊赖。忽然想起周渐梅说给她放了几册书在行装中,便急忙将包袱翻出来。里头果然用细布包着几卷书,仔细看了,原来是几本西北的行记:记录的正是从京城至西北,沿途所经过地方的风土人情。方青梅大喜过望,心中暗赞一声周渐梅心细,便翻开细看了几页,只觉得文笔活泼语言风趣,全无往日所读行记的枯燥乏味。
“……也难为周渐梅天天手不释卷,竟淘换出这么稀罕好看的书。不知道这包袱里他还藏了些什么好东西?”方青梅一边嘀咕着,一边又往包袱里去翻,翻来翻去,翻出几个沉甸甸的竹筒罐子。好奇打开一看,见里头是糖渍杨梅、甘草杏子之类蜜饯零食,正是方青梅平时爱吃的几样。
就这么翻着行记吃着零食,方青梅一行离京也越来越远。
出来京城,方青梅才知道什么叫做“物是人非”。
七八岁时候从西北进京,一路万事看在眼中,都是新鲜好奇。
十年后回京,却逢灾荒。触目所及路上流离灾民,皆是衣衫褴褛面黄肌瘦。越往西去,便越荒芜凄凉,虽不至于饿殍遍野易子而食,但所过之处,城外皆能看到遍地新坟,城中之凄惨景况也可见一斑。
起初十几天方青梅兴致来了还下马车跟着徐扬跑一段,越往西去便天天在马车里,一则她也不愿看到这样凄凉的景象,二则徐扬也怕有什么意外,便不再许她下马车来。就这么日夜不停,赶路一个半月,他们也终于近了西北边关。
这日傍晚到了甘肃北边的新城。城中地处狭窄,运粮队伍驻扎城外,徐扬特意将方青梅叫到自己帐篷里:
“明日便可抵达宿城了。昨日我收到西北军中张将军书信,说宿城之前有小股灾民作乱,砸了城中官署,抢了城中粮仓,城中地方官吓得连夜逃窜了。甘肃伍总督写信向他求援,因边城与宿城太远,张大将军令我先调拨人马,去城中坐镇。”
说明情势,徐扬才切切嘱咐方青梅:
“明日我会带五百人马先入城。探明情势后,马副将会率剩下一千人马押送粮草入城。我已嘱托过马副将,明日你跟在马副将身边,随后再进城去,万万不要乱跑。”
徐扬神色凝重,方青梅知道事情非同小可,郑重应了:
“你放心,我都记下了。明日你进城,也千万小心。”
次日徐扬便依计划行事,先带了五百人马入城。
入城才知,宿城这边的饥荒较之别处格外严重:因位置太偏北,甘肃旁处旱了两三年,宿城却已五年不曾下雨;五年之中粮食颗粒无收,只靠着周围城池和边城军中接济。至今年甘肃境内处处粮食歉收,边城军中也粮草告急,宿城内断了接济,饥民骤增,自然闹起事来。
宿城官署已被灾民打砸,离官署不远的官府粮仓中存粮本就少,如今也被洗劫一空。不少灾民为了抢粮大打出手,官署附近不少死伤,也分不清是闹事的还是路过的饥民。徐扬先带人肃清了官署,又安抚了闹事的灾民,忙了一天一夜,城中总算稍有秩序。傍晚时分,马副将率余下一千人马押送粮草进了城,方青梅也随着进城。军队在城中驿馆安顿下来,等着上头派来新的地方官,接手宿城事务,徐扬他们便可押送粮草继续往边城去。
谁知便在此时出了乱子。
马副将虽是押送着粮草悄悄从另侧城门进城,依然被闹事的灾民看到。军中有两个宿城当地的校尉,看了城中惨状,不顾军中严令禁止,竟然悄悄的给附近灾民散了粮食。
等马副将发现此事时,已为时已晚。
于是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当晚便有灾民跑出城去传了消息:宿城中有西北军从京中运来的粮食。一夜之间,宿城便被四面八方赶来的饥民围住。夜半时分徐扬听说消息,急忙令人守住了城门;等次日午时,徐扬带人上城门一看,只见宿城城墙之外,放眼望去,方圆一里,已经被灾民围的满满当当。
草草估算,城外人数已是近万。
私自散粮的两个校尉这才知道惹出了大事,到徐扬跟前负荆请罪。徐扬从轻处置了二人之后,又下了一道命令:自当日起,城门紧闭,任何人等不得出城,亦不得放灾民进城。
徐扬方青梅... -->>
回京时候徐朗带来四千人马;此次返程回西北,只得一千五百人马护送。
京城还要赈灾,所筹粮草有限,这一千人马便是为了护送这头一批赶回西北应急。余下的两千余人,须待两个月后江南筹集调拨的粮草到了京城后,再护送着回西北去。
方青梅换了粗布男装,扮作了徐扬身边的随从。次日一上路,徐扬钻进她所在的马车上,板起脸来嘱咐道:
“先与你约法三章。一,不得叫人认出是个姑娘。二,不得离我左右。三,不得擅自与我营帐外的人往来。青梅,我这不是说笑,你得小心记住这三点。”
方青梅口中答应着,心中却暗自惊讶:这话与周渐梅说的一样啊,难道是周渐梅与徐鸿展商量好了?
见她答应的谨慎,徐扬这才松懈了神色,对她笑道:
“记住了这三点,其他就随你了。在马车里坐着躺着都好,无聊了就出来,骑马跟在我后头跑两步也无妨。”
前头是浩浩汤汤的运粮车马,一路绵延不绝,方青梅所在的马车缀在最后。这马车本是徐扬所用,被他让给了方青梅,他自己则一路骑马而行。
说完了正事,徐扬又在马车里陪着方青梅说了会话,才下了马车又上马去。
方青梅一个人坐在马车上,头一天还没过完,就开始觉得百无聊赖。忽然想起周渐梅说给她放了几册书在行装中,便急忙将包袱翻出来。里头果然用细布包着几卷书,仔细看了,原来是几本西北的行记:记录的正是从京城至西北,沿途所经过地方的风土人情。方青梅大喜过望,心中暗赞一声周渐梅心细,便翻开细看了几页,只觉得文笔活泼语言风趣,全无往日所读行记的枯燥乏味。
“……也难为周渐梅天天手不释卷,竟淘换出这么稀罕好看的书。不知道这包袱里他还藏了些什么好东西?”方青梅一边嘀咕着,一边又往包袱里去翻,翻来翻去,翻出几个沉甸甸的竹筒罐子。好奇打开一看,见里头是糖渍杨梅、甘草杏子之类蜜饯零食,正是方青梅平时爱吃的几样。
就这么翻着行记吃着零食,方青梅一行离京也越来越远。
出来京城,方青梅才知道什么叫做“物是人非”。
七八岁时候从西北进京,一路万事看在眼中,都是新鲜好奇。
十年后回京,却逢灾荒。触目所及路上流离灾民,皆是衣衫褴褛面黄肌瘦。越往西去,便越荒芜凄凉,虽不至于饿殍遍野易子而食,但所过之处,城外皆能看到遍地新坟,城中之凄惨景况也可见一斑。
起初十几天方青梅兴致来了还下马车跟着徐扬跑一段,越往西去便天天在马车里,一则她也不愿看到这样凄凉的景象,二则徐扬也怕有什么意外,便不再许她下马车来。就这么日夜不停,赶路一个半月,他们也终于近了西北边关。
这日傍晚到了甘肃北边的新城。城中地处狭窄,运粮队伍驻扎城外,徐扬特意将方青梅叫到自己帐篷里:
“明日便可抵达宿城了。昨日我收到西北军中张将军书信,说宿城之前有小股灾民作乱,砸了城中官署,抢了城中粮仓,城中地方官吓得连夜逃窜了。甘肃伍总督写信向他求援,因边城与宿城太远,张大将军令我先调拨人马,去城中坐镇。”
说明情势,徐扬才切切嘱咐方青梅:
“明日我会带五百人马先入城。探明情势后,马副将会率剩下一千人马押送粮草入城。我已嘱托过马副将,明日你跟在马副将身边,随后再进城去,万万不要乱跑。”
徐扬神色凝重,方青梅知道事情非同小可,郑重应了:
“你放心,我都记下了。明日你进城,也千万小心。”
次日徐扬便依计划行事,先带了五百人马入城。
入城才知,宿城这边的饥荒较之别处格外严重:因位置太偏北,甘肃旁处旱了两三年,宿城却已五年不曾下雨;五年之中粮食颗粒无收,只靠着周围城池和边城军中接济。至今年甘肃境内处处粮食歉收,边城军中也粮草告急,宿城内断了接济,饥民骤增,自然闹起事来。
宿城官署已被灾民打砸,离官署不远的官府粮仓中存粮本就少,如今也被洗劫一空。不少灾民为了抢粮大打出手,官署附近不少死伤,也分不清是闹事的还是路过的饥民。徐扬先带人肃清了官署,又安抚了闹事的灾民,忙了一天一夜,城中总算稍有秩序。傍晚时分,马副将率余下一千人马押送粮草进了城,方青梅也随着进城。军队在城中驿馆安顿下来,等着上头派来新的地方官,接手宿城事务,徐扬他们便可押送粮草继续往边城去。
谁知便在此时出了乱子。
马副将虽是押送着粮草悄悄从另侧城门进城,依然被闹事的灾民看到。军中有两个宿城当地的校尉,看了城中惨状,不顾军中严令禁止,竟然悄悄的给附近灾民散了粮食。
等马副将发现此事时,已为时已晚。
于是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当晚便有灾民跑出城去传了消息:宿城中有西北军从京中运来的粮食。一夜之间,宿城便被四面八方赶来的饥民围住。夜半时分徐扬听说消息,急忙令人守住了城门;等次日午时,徐扬带人上城门一看,只见宿城城墙之外,放眼望去,方圆一里,已经被灾民围的满满当当。
草草估算,城外人数已是近万。
私自散粮的两个校尉这才知道惹出了大事,到徐扬跟前负荆请罪。徐扬从轻处置了二人之后,又下了一道命令:自当日起,城门紧闭,任何人等不得出城,亦不得放灾民进城。
徐扬方青梅...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