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la.org,阿和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帝并不要紧,要紧的是互市贸易的盟约和商船往来……”她还要说下去,忽然被东宫萧皇后打断了话头,萧敏笑道:“陛下在前朝忙着朝政还不够,母后还要在这里议两国的事,您可真是操不完的心啊。太医可说了,要您小心保养,别多思多虑。”
太后也察觉到了阿和的脸色并不好看,于是止了话头,笑道:“敏儿说得对,是哀家乱操心了。”
方才的话,听在阿和耳朵里,其实甚为刺耳。论理,燕国作为吴帝的同盟者,也应该支持他的合法继承人才对。如今皇子琳篡位,若是抛出丰厚的交易条件来,燕国岂不是会抛弃幼小的皇子瑄?阿和虽然心里明白这样的事情可能无法避免,但心中还是十分抵触。
最后到了周莹玉。太后难得和颜悦色地说道:“听说你两个兄弟都去了漠北,现在天寒地冻的,可是个苦差事呢。”
莹玉回答:“能为陛下分忧,再苦再累也不怕。漠北那边总得有人守着,奴家的哥哥弟弟们愿意为国尽忠。”
太后道:“这一年看你,倒是个懂事的孩子。只是家世拖累了些,因此无法立刻给你玺印和玉牒。等你家兄弟立了功,封了个爵位,自然会把东西都补上的。”
莹玉连忙道谢。
末了,太后笑笑说:“你们都很好,哀家看你们几人都这么替陛下着想,很是安心。眼下事情多,能为陛下分忧,才是最懂事的好孩子。”
回宫的路上,唐尚仪几次欲言又止,薛尚宫则绷着一张脸,十分不悦的样子。阿和看了看她俩,无奈道:“想说什么就说吧。”
薛尚宫怒道:“太后娘娘这是在敲山震虎,在给我们警告呢。”
唐尚仪叹道:“可不是,而且还拿了最末尾的西宫给我们做样子看,真不知该说什么好!”
阿和沉默了一下,说道:“泰成宫素来不问政事,然而此次不同,这既是国事,也是家事,我无法置之度外。太后要怪罪也罢,要冷落泰成宫也罢,我不会轻易改变立场。别的事上可以让步,这等大事,定要争个对错正伪来!旁人如何,我不管,我这个和亲公主,还有使命要完成!”
薛尚宫道:“公主所言甚是。想来,萧太后的家族是皇商出身,为了家族利益着想,因此需要维护吴燕之间的商船贸易。我们若可以找到不损其利益的办法,或许可以减低太后对我们的防备。”
唐尚仪也道:“小的会立刻去查萧氏家族利益最大的几宗贸易,到时候还请公主裁夺。”这一点唐尚仪与善于主内的周尚仪不同,倒是有点薛尚宫第二的味道。唐尚仪其实也是耳听八方、消息灵通的人物,这燕宫里大大小小的消息都逃不过她的眼睛。
阿和道:“这件事就交于你二人处理吧,若有什么为难的再来通报给我。比起太后,我更担心陛下和吴国那边的家人。”
然而接下来的七八天里,消息虽然源源不断地传来,却让人更加忧心。
山阳军占领了京城,城里人人自危,许多朝臣因不满这种篡位谋逆之行,拒不向新帝称臣上朝。于是,山阳军将四位首辅大臣捉拿下狱,要定他们个大不敬之罪。唯一站出来为朝臣们说话的就是谢丞相。谢丞相要求新帝与山阳军释放四位首辅大臣,并保证不滥杀无辜,若无过错不得追究侍奉过皇子瑄的朝臣和宫人的罪名,他便带领文武百官恢复朝议。一时间舆论哗然,有的说谢相定是被新帝和山阳军收买了,有的则说谢相这是逼不得已,为了保全多数人。
阿和得知了这消息,心中有些伤感。谢相在年轻的时候,就与端王是莫逆之交,是朝中有名的贤臣。他的幼子谢少华,算是阿和的青梅竹马。谢少华和几个世家少年曾经常去弘文馆找袁大人请教学问,阿和则喜欢去听袁大人讲那些奇闻异事,一来二去,在弘文馆碰面的机会多了,大家也就熟识起来。谢少华深得乃父之风,人都叫他小谢相,夸赞他聪明好学,又胸有沟壑,日后也定能身居高位。谢少华却对官位并不在意,他喜欢四处游走,去探查些民间见闻,因此时至今日还没有具体官职。谢相也不拘束这个小儿子,每次谢少华回京,父子俩就在月下备酒谈心,聊各种趣闻。谢少华后来知道了阿和的身份,却也不将她当郡主看待,还当她是个聊得来的好朋友,每次出远门回来,也都给阿和带几样礼物。什么闽南的山茶花、阳江的鹅卵石、钟山的枣核雕舟等等,都是些别人想不到的新奇物件。
直到听说阿和被定为和亲的人选,要封为公主嫁来燕国,谢少华才托人送来了一个翡翠镯子,说是他亲自选的料、定的款式。手镯上刻着数朵牡丹花,或含苞待放或已经绽开——牡丹乃是花中之王,艳压群芳。自认并不算太美的阿和心想,这大概是小谢相对她的调侃吧,也就欣然收下,算是对童年好友的一个留念。
如今的阿和从梳妆匣中找到这个镯子,轻摸着上面的纹路,不知道谢相会被新帝如何刁难,也不知道素来耿直清高的谢少华面对这样的局面该如何自处。她越是担心,越是感到自己的无能为力。
后来又听说,除了几个抵死抗争的大臣被下狱或处刑了之外,新帝的朝议总算是勉强开始了。燕国和其他周边小国的使臣也从软禁状态中释放出来,然而一举一动肯定还是被监视被限制的。可以出入驿馆总是好事,燕使开始用各种渠道向国内传递消息。
新近的两件大事,都不容乐观。有一路湘西留守军围住了京城,想以困城之法,迫使山阳军开城投降,不成想山阳军的后援队赶到,两下交战,湘西军不敌只好败走。这一下,各地的剿逆义军的士气受到影响,不少人对新帝的政权开始持观望态度。
新帝和拥立有功的山阳军一战得胜,很有些志得意满起来。新帝接连召见了周边诸国的使臣,要他们继续对大吴、对自己称臣,使臣们犹豫不决,只得连忙修书回国,请君主示下。燕国使臣也被“请”到宫中赴宴,新帝杯酒谈笑,说希望靖文帝陛下与先帝定的盟约在他的治下依然有效,他也愿意与北燕交好,共图大业。燕国使臣不卑不亢地说道,此事要看陛下的心意和吴国的诚意。
说到这时,新帝似乎想起,去年有一位公主和亲嫁到了燕国,公主过得还好?使臣回答,陛下用公主的封号修建了泰成宫,封为泰成皇后,乃是一宫之主,很得尊崇。
新帝,也就是皇子琳因常年长在外面,对京城内的宗室并不熟悉,他问左右近侍:“泰成公主?是哪位后妃所出?”
近侍答:“乃是端王郡主,小字阿和,被先帝封为泰成公主,尚与北燕靖文帝。”
新帝沉默了半响,才道:“原来是她啊。”
此话后被搁置,不知新帝听说了阿和的身份会作何感想。
帝并不要紧,要紧的是互市贸易的盟约和商船往来……”她还要说下去,忽然被东宫萧皇后打断了话头,萧敏笑道:“陛下在前朝忙着朝政还不够,母后还要在这里议两国的事,您可真是操不完的心啊。太医可说了,要您小心保养,别多思多虑。”
太后也察觉到了阿和的脸色并不好看,于是止了话头,笑道:“敏儿说得对,是哀家乱操心了。”
方才的话,听在阿和耳朵里,其实甚为刺耳。论理,燕国作为吴帝的同盟者,也应该支持他的合法继承人才对。如今皇子琳篡位,若是抛出丰厚的交易条件来,燕国岂不是会抛弃幼小的皇子瑄?阿和虽然心里明白这样的事情可能无法避免,但心中还是十分抵触。
最后到了周莹玉。太后难得和颜悦色地说道:“听说你两个兄弟都去了漠北,现在天寒地冻的,可是个苦差事呢。”
莹玉回答:“能为陛下分忧,再苦再累也不怕。漠北那边总得有人守着,奴家的哥哥弟弟们愿意为国尽忠。”
太后道:“这一年看你,倒是个懂事的孩子。只是家世拖累了些,因此无法立刻给你玺印和玉牒。等你家兄弟立了功,封了个爵位,自然会把东西都补上的。”
莹玉连忙道谢。
末了,太后笑笑说:“你们都很好,哀家看你们几人都这么替陛下着想,很是安心。眼下事情多,能为陛下分忧,才是最懂事的好孩子。”
回宫的路上,唐尚仪几次欲言又止,薛尚宫则绷着一张脸,十分不悦的样子。阿和看了看她俩,无奈道:“想说什么就说吧。”
薛尚宫怒道:“太后娘娘这是在敲山震虎,在给我们警告呢。”
唐尚仪叹道:“可不是,而且还拿了最末尾的西宫给我们做样子看,真不知该说什么好!”
阿和沉默了一下,说道:“泰成宫素来不问政事,然而此次不同,这既是国事,也是家事,我无法置之度外。太后要怪罪也罢,要冷落泰成宫也罢,我不会轻易改变立场。别的事上可以让步,这等大事,定要争个对错正伪来!旁人如何,我不管,我这个和亲公主,还有使命要完成!”
薛尚宫道:“公主所言甚是。想来,萧太后的家族是皇商出身,为了家族利益着想,因此需要维护吴燕之间的商船贸易。我们若可以找到不损其利益的办法,或许可以减低太后对我们的防备。”
唐尚仪也道:“小的会立刻去查萧氏家族利益最大的几宗贸易,到时候还请公主裁夺。”这一点唐尚仪与善于主内的周尚仪不同,倒是有点薛尚宫第二的味道。唐尚仪其实也是耳听八方、消息灵通的人物,这燕宫里大大小小的消息都逃不过她的眼睛。
阿和道:“这件事就交于你二人处理吧,若有什么为难的再来通报给我。比起太后,我更担心陛下和吴国那边的家人。”
然而接下来的七八天里,消息虽然源源不断地传来,却让人更加忧心。
山阳军占领了京城,城里人人自危,许多朝臣因不满这种篡位谋逆之行,拒不向新帝称臣上朝。于是,山阳军将四位首辅大臣捉拿下狱,要定他们个大不敬之罪。唯一站出来为朝臣们说话的就是谢丞相。谢丞相要求新帝与山阳军释放四位首辅大臣,并保证不滥杀无辜,若无过错不得追究侍奉过皇子瑄的朝臣和宫人的罪名,他便带领文武百官恢复朝议。一时间舆论哗然,有的说谢相定是被新帝和山阳军收买了,有的则说谢相这是逼不得已,为了保全多数人。
阿和得知了这消息,心中有些伤感。谢相在年轻的时候,就与端王是莫逆之交,是朝中有名的贤臣。他的幼子谢少华,算是阿和的青梅竹马。谢少华和几个世家少年曾经常去弘文馆找袁大人请教学问,阿和则喜欢去听袁大人讲那些奇闻异事,一来二去,在弘文馆碰面的机会多了,大家也就熟识起来。谢少华深得乃父之风,人都叫他小谢相,夸赞他聪明好学,又胸有沟壑,日后也定能身居高位。谢少华却对官位并不在意,他喜欢四处游走,去探查些民间见闻,因此时至今日还没有具体官职。谢相也不拘束这个小儿子,每次谢少华回京,父子俩就在月下备酒谈心,聊各种趣闻。谢少华后来知道了阿和的身份,却也不将她当郡主看待,还当她是个聊得来的好朋友,每次出远门回来,也都给阿和带几样礼物。什么闽南的山茶花、阳江的鹅卵石、钟山的枣核雕舟等等,都是些别人想不到的新奇物件。
直到听说阿和被定为和亲的人选,要封为公主嫁来燕国,谢少华才托人送来了一个翡翠镯子,说是他亲自选的料、定的款式。手镯上刻着数朵牡丹花,或含苞待放或已经绽开——牡丹乃是花中之王,艳压群芳。自认并不算太美的阿和心想,这大概是小谢相对她的调侃吧,也就欣然收下,算是对童年好友的一个留念。
如今的阿和从梳妆匣中找到这个镯子,轻摸着上面的纹路,不知道谢相会被新帝如何刁难,也不知道素来耿直清高的谢少华面对这样的局面该如何自处。她越是担心,越是感到自己的无能为力。
后来又听说,除了几个抵死抗争的大臣被下狱或处刑了之外,新帝的朝议总算是勉强开始了。燕国和其他周边小国的使臣也从软禁状态中释放出来,然而一举一动肯定还是被监视被限制的。可以出入驿馆总是好事,燕使开始用各种渠道向国内传递消息。
新近的两件大事,都不容乐观。有一路湘西留守军围住了京城,想以困城之法,迫使山阳军开城投降,不成想山阳军的后援队赶到,两下交战,湘西军不敌只好败走。这一下,各地的剿逆义军的士气受到影响,不少人对新帝的政权开始持观望态度。
新帝和拥立有功的山阳军一战得胜,很有些志得意满起来。新帝接连召见了周边诸国的使臣,要他们继续对大吴、对自己称臣,使臣们犹豫不决,只得连忙修书回国,请君主示下。燕国使臣也被“请”到宫中赴宴,新帝杯酒谈笑,说希望靖文帝陛下与先帝定的盟约在他的治下依然有效,他也愿意与北燕交好,共图大业。燕国使臣不卑不亢地说道,此事要看陛下的心意和吴国的诚意。
说到这时,新帝似乎想起,去年有一位公主和亲嫁到了燕国,公主过得还好?使臣回答,陛下用公主的封号修建了泰成宫,封为泰成皇后,乃是一宫之主,很得尊崇。
新帝,也就是皇子琳因常年长在外面,对京城内的宗室并不熟悉,他问左右近侍:“泰成公主?是哪位后妃所出?”
近侍答:“乃是端王郡主,小字阿和,被先帝封为泰成公主,尚与北燕靖文帝。”
新帝沉默了半响,才道:“原来是她啊。”
此话后被搁置,不知新帝听说了阿和的身份会作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