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la.org,穿越初唐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大过年的小孩子都有挨家拜年的习俗,苟超喜欢小朋友,就打算再熬点麦芽糖招待上门的村童。
先前说过,苟超放出风声,要教村里的乡亲熬糖。但家贫的买不起糯米,有条件的心思也重,没敢当真。
这日好些收到猪肉的家庭主妇都到赵家回礼,苟超也就趁机说到一会儿要熬麦芽糖,感兴趣可以等着看看。
“麦芽糖?”
“嗯,这饧糖是用麦芽做引,所以就叫麦芽糖。”
苟超之前都“饧糖”、“饴糖”的称呼,是怕别人听见名字再仿制出来,这会儿想着传播,就直呼其名了。
其实在现代农村,不说家家都会熬麦芽糖,那也是传播极广的。几乎每村每户都有会的,如果想学,过去一问,大抵都会教的。只是有些专做这个小买卖的,能把麦芽糖做成固体板状的、管状的撒上芝麻出售,这样稍微深层次点的才会保密。
可现代各种工业制糖充斥市场,有那熬糖的时间还不如买现成的再做别的事情,这才使熬糖之风渐渐没落。
既是来到这个时代,也不能光顾着自己,好歹做出点贡献,也不枉自己成为万中无一的穿越者。要是麦芽糖的制法传开,家家户户都能吃得上,增加了人民体质,也算是一件大功德。
这样安慰完自己,苟超教起来就更认真了,麦芽要发多长,糯米要蒸多久,糖汁要熬到什么时候,一样一样说得清楚。
“这又是麦子,又是糯米的,谁能想到竟能熬出糖来!”
说话的是里正娘子,她一直跟在苟超身边看得明白。
厨房就这么大,装不下三十多家的主妇,跟风而来的人越聚越多,最后还是里正娘子出面,才使得纷乱的场面平息。
她让那些家贫买不起糯米,也没有余麦的人家先回去。留下各保长的婆姨,和几户条件好的,让她们学成后,在家制糖时叫上左右没来的人家,定叫全村女人都学会。
有怕日后这些先学会的藏私就不愿走,可又怕得罪里正娘子,磨磨蹭蹭面上带了勉强。
苟超忙说,一会儿就再发些麦芽,等过几天再熬一次,没看到的可以一起来。
还承诺日后若有人熬糖出了岔子,只管来问自己,定当倾囊相授,这才劝走了一部分人。
杀完猪就天色渐晚,等熬完糖已然黑透。
三十晚上没有月光,星辰点缀的天空显得更加梦幻。
家家户户门前院里都燃起了篝火,照亮了这群主妇回家的路。
“阿兄,俺都饿了。”
兄长一直忙碌,早就错过了饭时,自己早就饿得肚子咕咕叫。
“哎呀,都怨我,这个时候还没做饭。”
苟超经他一提才感到饿得厉害,可过年就该吃饺子,这时候再包,还不知道要多久才能吃到嘴里。
满厨房扫视一圈,一下看到自己的最爱,
“嘿,二蛋你可有口福了,看阿兄给你烤猪连襟。”
以前村里谁家杀猪,当场就会把“猪连襟”烧熟,分给围着的小孩解馋,是苟超难以忘怀的童年记忆。
“猪连襟是啥,好吃啊?”
二蛋跟着苟超蹲在灶坑旁,两眼直勾勾的盯着火里红彤彤的一长条。
“猪连襟就是沙肝,别问我沙肝是什么,哥是不会告诉你的。”
“阿兄,你又让俺喊你‘哥’么?”
苟超:“……”
烧沙肝的焦香、嚼头,完全征服了二蛋,兄弟俩津津有味的吃完,就忙活起真正的年夜饭。
********
永宁县县衙后堂的书房里,郑县令坐在烛光里看着本家来信。
对面跪坐着一位挽着乌发,肤色白皙,一副鹅蛋脸的端庄少妇。
少妇面前放着一个铜制风炉,里面盛的是上好的银霜炭。此时她左手轻提宽袖,右手拿着铜夹,正在炉上烤着茶饼。
“信中说些什么,惹得郎君烦忧?”
见县令眉头紧锁,少妇不由出声相询。
郑县令闻言放下书信,看到茶饼已泛起如同蟾蜍背上的小突起,出言提醒,
“抬高五寸,待茶叶舒展再行炙烤。”
见少妇依言行事,又被温暖的炭火映照,县令眉... -->>
大过年的小孩子都有挨家拜年的习俗,苟超喜欢小朋友,就打算再熬点麦芽糖招待上门的村童。
先前说过,苟超放出风声,要教村里的乡亲熬糖。但家贫的买不起糯米,有条件的心思也重,没敢当真。
这日好些收到猪肉的家庭主妇都到赵家回礼,苟超也就趁机说到一会儿要熬麦芽糖,感兴趣可以等着看看。
“麦芽糖?”
“嗯,这饧糖是用麦芽做引,所以就叫麦芽糖。”
苟超之前都“饧糖”、“饴糖”的称呼,是怕别人听见名字再仿制出来,这会儿想着传播,就直呼其名了。
其实在现代农村,不说家家都会熬麦芽糖,那也是传播极广的。几乎每村每户都有会的,如果想学,过去一问,大抵都会教的。只是有些专做这个小买卖的,能把麦芽糖做成固体板状的、管状的撒上芝麻出售,这样稍微深层次点的才会保密。
可现代各种工业制糖充斥市场,有那熬糖的时间还不如买现成的再做别的事情,这才使熬糖之风渐渐没落。
既是来到这个时代,也不能光顾着自己,好歹做出点贡献,也不枉自己成为万中无一的穿越者。要是麦芽糖的制法传开,家家户户都能吃得上,增加了人民体质,也算是一件大功德。
这样安慰完自己,苟超教起来就更认真了,麦芽要发多长,糯米要蒸多久,糖汁要熬到什么时候,一样一样说得清楚。
“这又是麦子,又是糯米的,谁能想到竟能熬出糖来!”
说话的是里正娘子,她一直跟在苟超身边看得明白。
厨房就这么大,装不下三十多家的主妇,跟风而来的人越聚越多,最后还是里正娘子出面,才使得纷乱的场面平息。
她让那些家贫买不起糯米,也没有余麦的人家先回去。留下各保长的婆姨,和几户条件好的,让她们学成后,在家制糖时叫上左右没来的人家,定叫全村女人都学会。
有怕日后这些先学会的藏私就不愿走,可又怕得罪里正娘子,磨磨蹭蹭面上带了勉强。
苟超忙说,一会儿就再发些麦芽,等过几天再熬一次,没看到的可以一起来。
还承诺日后若有人熬糖出了岔子,只管来问自己,定当倾囊相授,这才劝走了一部分人。
杀完猪就天色渐晚,等熬完糖已然黑透。
三十晚上没有月光,星辰点缀的天空显得更加梦幻。
家家户户门前院里都燃起了篝火,照亮了这群主妇回家的路。
“阿兄,俺都饿了。”
兄长一直忙碌,早就错过了饭时,自己早就饿得肚子咕咕叫。
“哎呀,都怨我,这个时候还没做饭。”
苟超经他一提才感到饿得厉害,可过年就该吃饺子,这时候再包,还不知道要多久才能吃到嘴里。
满厨房扫视一圈,一下看到自己的最爱,
“嘿,二蛋你可有口福了,看阿兄给你烤猪连襟。”
以前村里谁家杀猪,当场就会把“猪连襟”烧熟,分给围着的小孩解馋,是苟超难以忘怀的童年记忆。
“猪连襟是啥,好吃啊?”
二蛋跟着苟超蹲在灶坑旁,两眼直勾勾的盯着火里红彤彤的一长条。
“猪连襟就是沙肝,别问我沙肝是什么,哥是不会告诉你的。”
“阿兄,你又让俺喊你‘哥’么?”
苟超:“……”
烧沙肝的焦香、嚼头,完全征服了二蛋,兄弟俩津津有味的吃完,就忙活起真正的年夜饭。
********
永宁县县衙后堂的书房里,郑县令坐在烛光里看着本家来信。
对面跪坐着一位挽着乌发,肤色白皙,一副鹅蛋脸的端庄少妇。
少妇面前放着一个铜制风炉,里面盛的是上好的银霜炭。此时她左手轻提宽袖,右手拿着铜夹,正在炉上烤着茶饼。
“信中说些什么,惹得郎君烦忧?”
见县令眉头紧锁,少妇不由出声相询。
郑县令闻言放下书信,看到茶饼已泛起如同蟾蜍背上的小突起,出言提醒,
“抬高五寸,待茶叶舒展再行炙烤。”
见少妇依言行事,又被温暖的炭火映照,县令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