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la.org,青少年不可不读的18本国学经典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六章3 迷信权威,就是在否定自己
提到儒家,我们总会将孔子和孟子并称为“孔孟”。晚于孔子接近170年的孟子,不仅对圣人孔子的思想做了阐发和拓展,在行为上也效法孔子。在40岁以前,孟子的主要活动就是学习孔子,广收门徒,开办私学。
在教育的过程中,孟子除了继承孔子的因材施教之外,还有一种非常鲜明的观点,那就是反对迷信书本、迷信权威。在《孟子?尽心下》中,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句话中的“书”,指的是当时的经典《尚书》。
殷商末年,周武王继位后四年,得知商纣王的商军主力远征东夷,朝歌空虚,即率兵伐商。商纣王仓促迎战,商军的兵力和周军相比悬殊,但忠于纣王的将士们都决心击退来犯之敌,双方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殊死搏斗,这就是历史上的牧野之战。后来,《尚书?武成》一篇中记载这一事件时说:“受(纣王)率其旅如林,会于牧野。罔有敌于我师(没有人愿意和我为敌),前徒倒戈,攻于后以北(向后边的自己人攻击),血流漂杵。”
孟子读了《尚书?武成》中的这一段,颇有感慨。在他看来,像周武王这样讲仁道的人,讨伐商纣王这样极为不仁的人,怎么会使血流成河呢?孟子不相信《尚书》中的这个记载,于是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意思是提醒人们,读书时应该加以分析,不能盲目地迷信书本,不能完全相信它,应当辩证地去看问题。
在我们的学习中,教科书是重要的参考内容,但它毕竟是供我们学习和参考的工具,真正有价值的规律、经验、结论,还需要我们自己进一步去思考和实践。书籍也是一些人根据自己的思想编著而成的,如果盲目迷信书籍,对书上的观点深信不疑,那也就是在否定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了。事实上,书籍和现实是两回事,我们不能盲目地崇拜书籍。
我们都很相信《孙子兵法》的军事谋略,但是孙子本人也没有能够一统天下。相反,历史上横扫六国、一统天下的秦始皇似乎并没有留下任何关于兵法理论的书籍。当然,各种因素综合作用,才能决定一个国家的兴衰,不能光看一本兵书,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更不能迷信书本。
在历史上,常常会有经过考证而推翻以前的结论、改变后人观点的事件。比如由于郭沫若先生的考证,我们接受了李白出生在中亚的碎叶城的说法;由于胡适先生的考证,我们也认为《红楼梦》是由曹雪芹和高鹗两个人完成的。
在16世纪的意大利,教会典籍上说星星是上帝钉在天空上的金色的钉子,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可是布鲁诺经过多方面的思考和研究,提出了异议。虽然他因此而被送上了火刑架,但是历史证明他是正确的。
就算是今天传下来的各种古籍,也是不可全信的。因为书籍在流传的过程中要经过传抄、口述、刻印等,期间免不了发生“三人成虎”、以讹传讹的情况。孟子说出“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句话的时候,是因为对《尚书》中关于武王伐纣的情形产生了怀疑。反过来,如果我们又对孟子的话深信不疑,那也就是另一种“尽信书”了,事实到底怎样,还需要我们自己去辨别。
不仅要知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我们也要发散开来,由此推想到“尽信师,则不如无师”。
曾经有一个同学,在高中语文课上听老师说,1936年鲁迅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但当年鲁迅就逝世了,结果那一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空缺。这一点逸闻趣事被这位同学记在了心中,后来只要跟朋友聊到关于诺贝尔奖的时候,他就颇为得意地把老师讲的这段故事搬出来。后来,他偶然间看到一本百年诺贝尔文学奖介绍的书,才知道1936年是有得主的。
像这样的事情其实在课堂上经常发生,因为老师喜欢说些逸闻趣事,一方面活跃课堂气氛,另一方面可以增进学生的知识。但是这些故事的可信度有多高仍值得商榷,也许他只是听了别人的一段谈话,或者看了一本野史小说,或者是自己发挥的,因此不能完全相信老师的话,自己要懂得思考。
不管是书籍也好、老师也好,... -->>
第六章3 迷信权威,就是在否定自己
提到儒家,我们总会将孔子和孟子并称为“孔孟”。晚于孔子接近170年的孟子,不仅对圣人孔子的思想做了阐发和拓展,在行为上也效法孔子。在40岁以前,孟子的主要活动就是学习孔子,广收门徒,开办私学。
在教育的过程中,孟子除了继承孔子的因材施教之外,还有一种非常鲜明的观点,那就是反对迷信书本、迷信权威。在《孟子?尽心下》中,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句话中的“书”,指的是当时的经典《尚书》。
殷商末年,周武王继位后四年,得知商纣王的商军主力远征东夷,朝歌空虚,即率兵伐商。商纣王仓促迎战,商军的兵力和周军相比悬殊,但忠于纣王的将士们都决心击退来犯之敌,双方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殊死搏斗,这就是历史上的牧野之战。后来,《尚书?武成》一篇中记载这一事件时说:“受(纣王)率其旅如林,会于牧野。罔有敌于我师(没有人愿意和我为敌),前徒倒戈,攻于后以北(向后边的自己人攻击),血流漂杵。”
孟子读了《尚书?武成》中的这一段,颇有感慨。在他看来,像周武王这样讲仁道的人,讨伐商纣王这样极为不仁的人,怎么会使血流成河呢?孟子不相信《尚书》中的这个记载,于是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意思是提醒人们,读书时应该加以分析,不能盲目地迷信书本,不能完全相信它,应当辩证地去看问题。
在我们的学习中,教科书是重要的参考内容,但它毕竟是供我们学习和参考的工具,真正有价值的规律、经验、结论,还需要我们自己进一步去思考和实践。书籍也是一些人根据自己的思想编著而成的,如果盲目迷信书籍,对书上的观点深信不疑,那也就是在否定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了。事实上,书籍和现实是两回事,我们不能盲目地崇拜书籍。
我们都很相信《孙子兵法》的军事谋略,但是孙子本人也没有能够一统天下。相反,历史上横扫六国、一统天下的秦始皇似乎并没有留下任何关于兵法理论的书籍。当然,各种因素综合作用,才能决定一个国家的兴衰,不能光看一本兵书,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更不能迷信书本。
在历史上,常常会有经过考证而推翻以前的结论、改变后人观点的事件。比如由于郭沫若先生的考证,我们接受了李白出生在中亚的碎叶城的说法;由于胡适先生的考证,我们也认为《红楼梦》是由曹雪芹和高鹗两个人完成的。
在16世纪的意大利,教会典籍上说星星是上帝钉在天空上的金色的钉子,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可是布鲁诺经过多方面的思考和研究,提出了异议。虽然他因此而被送上了火刑架,但是历史证明他是正确的。
就算是今天传下来的各种古籍,也是不可全信的。因为书籍在流传的过程中要经过传抄、口述、刻印等,期间免不了发生“三人成虎”、以讹传讹的情况。孟子说出“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句话的时候,是因为对《尚书》中关于武王伐纣的情形产生了怀疑。反过来,如果我们又对孟子的话深信不疑,那也就是另一种“尽信书”了,事实到底怎样,还需要我们自己去辨别。
不仅要知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我们也要发散开来,由此推想到“尽信师,则不如无师”。
曾经有一个同学,在高中语文课上听老师说,1936年鲁迅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但当年鲁迅就逝世了,结果那一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空缺。这一点逸闻趣事被这位同学记在了心中,后来只要跟朋友聊到关于诺贝尔奖的时候,他就颇为得意地把老师讲的这段故事搬出来。后来,他偶然间看到一本百年诺贝尔文学奖介绍的书,才知道1936年是有得主的。
像这样的事情其实在课堂上经常发生,因为老师喜欢说些逸闻趣事,一方面活跃课堂气氛,另一方面可以增进学生的知识。但是这些故事的可信度有多高仍值得商榷,也许他只是听了别人的一段谈话,或者看了一本野史小说,或者是自己发挥的,因此不能完全相信老师的话,自己要懂得思考。
不管是书籍也好、老师也好,...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