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虎韬——思战备工事之虑 (2) (1/2)
笔趣阁 www.biqugela.org,六韬·鬼谷子谋略全本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宋朝的时候,有一本书叫《武经总要》,里面详细记载了许多当时新发明的武器。其中,有一种武器叫做“辟历火球”,用火点燃后会爆炸,然后发出像打雷一样的声响。这也许是最早的可以爆炸的武器了。宋朝时对付金兵的入侵,就是用最新的武器——爆炸性火药取得胜利的,采石之战就是其中一个很典型的案例。当时的文学家杨万里记载,采石之战中宋军所使用的辟历炮,就是把硫磺和石灰用纸包上,然后内部分为两节,一节装石灰,另一节装火药。爆炸后石灰四处飞散,可以迷住对方的眼睛。
公元1161年,金国来势汹汹,金国的皇帝完颜亮企图一举灭亡南宋。南宋的形势非常危急,建康府(今江苏南京)都统制王权因无能被罢官,他所率领的一万八千人退至采石,接替王权的将领李显忠尚未到任,军无主将,士气低落,没有人有心情去应战。这时,宋朝统治者派出一个人去慰问那里的官兵,这个人就是中书舍人虞允文。虞允文到达采石后,先重整了军队,鼓舞军心。他对着众多的将士说:“国家遭难,我们的亲人同胞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我们饱受金兵的欺凌,难道还要任由他们欺侮吗?”官兵们一听,都打起了精神,迅速作好了应战准备。完颜亮指挥大军强渡长江,虞允文则命令宋军的战船出击。那时,宋军驾驶的是一种海鳅船,这种海鳅船上面装有踏车,由人用脚踩踏,激水前进。因为金军的船面积比较小,在水里极不稳定,所以宋船乘势冲击,撞翻了很多敌船。同时,为了增加战斗的胜算,宋军燃放了辟历炮。辟历炮点燃后,立即升入空中,然后落入水中浮上来,在敌人面前炸开,发出巨大的声响,跟打雷一样。炮中还混合着大量石灰,如同烟雾一般遮挡了敌人的视线,阻止了金兵的长驱直入。
关于辟历炮的使用在宋朝还有一些记载。公元1207年,金兵攻打襄阳,襄阳守将赵淳命令放辟历炮,声音震耳欲聋,把金兵吓得抱头鼠窜。一次夜间,赵淳让一千名将士带着火箭、辟历炮等武器去偷袭金兵,这一千人到达金兵驻地附近后,就把火箭、辟历炮投入金兵大营,好好折腾了金兵一番。
在南宋的抗金战争中,辟历炮曾经起过很重要的作用。正是因为辟历炮的使用,南宋才一次又一次地挡住了金兵的入侵。在冷兵器时代,辟历炮已经算是很先进的武器了。
三阵第二:天、地、人三阵
日月星辰斗杓,一左一右,一向一背,此谓天阵。丘陵水泉,亦有前后左右之利,此谓地阵。用车用马,用文用武,此谓人阵。
武王问太公曰:“凡用兵为天阵①、地阵②、人阵③,奈何?”
太公曰:“日月星辰斗杓④,一左一右,一向一背,此谓天阵。丘陵水泉,亦有前后左右之利,此谓地阵。用车用马,用文用武,此谓人阵。”
武王曰:“善哉。”
①天阵:依照天象布列阵势。
②地阵:按照地面形状布列阵势。
③人阵:根据人事情况布列阵势。
④斗杓:北斗七星的第五、六、七颗星。
武王问太公:“用兵作战时布下的天阵、地阵、人阵,到底是怎么回事?”
太公说:“根据太阳月亮星辰的位置变换,以及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来判断该在前后左右的什么位置布阵,这是天阵;在丘陵和水泽地带,利用前后左右的方位之分和便利的地形条件来布阵,这是地阵;运用车兵还是骑兵,运用文人智谋还是武将能力,这都要因敌方的状况而采取策略,这是人阵。”
武王说:“您说得对啊!”
天、地、人三阵都是古代打仗的阵法,古代打仗有很多种阵形,本篇说的是最基本的阵形,都是依据身边最常见的事物布阵。首先介绍的天阵,要根据太阳、月亮、星辰及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前后左右位置布阵;然后介绍地阵,要根据丘陵和水泽等地形条件来布阵;最后介绍人阵,根据战车和人马、政治外交和武力进攻等不同的战法来布阵。阵法的布置非常玄妙,在一定的程度上会左右战争的结果。
明末,倭寇在我国沿海地区四处横行,烧杀抢掠,十分嚣张。对此,朝廷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派戚继光去沿海地区剿灭倭寇。戚继光刚来的时候,发现明军被有组织的倭寇屡屡击败。他很奇怪,按说明军是不差的,战斗力不弱,但为什么会战败呢?经过几次思考,戚继光终于‘发现’战斗的成败并不是取决于个人武艺,而是众人的配合。
于是戚继光在训练军队的时候,不仅要求士兵的战斗技术要娴熟,还多次强调每个小队要懂得协同配合。戚继光手下的步兵班都配置有长武器和短武器。长武器中,长枪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它长十二尺,要求必须和敌人保持一定的距离。否则,不但没有刺中敌人,反而还会让敌人进入长枪的范围内,武器就发挥不了作用了。于是,戚继光根据一个步兵班的人数和武器作了如下安排:队长一名,战士十名,火夫一名。这十名战士作为主要的攻击人,挑出其中四名作为攻击的主力,前面再放置四名战士。最前面的两名战士,左边的战士持小的圆形藤牌,右边的持五角星藤牌,之后则有手执“狼筅”的两名士兵,“狼筅”即连枝带叶的大毛竹,长一丈三尺左右。长枪手的后面还有两名士兵,他们带着的武器是“镋钯”。“镋钯”呈山字形,用铁制成,七八尺长,顶端的凹下处放入火箭,即系有炮仗的箭,点燃后可以直冲敌阵。
这种配置左右对称,大家称其为“鸳鸯阵”。队伍最前面左边持小型圆形盾牌的人,要慢速前进,并且手持标枪,主要目的就是引敌人离开最有利的防御位置。如果引诱成功,身后的士兵就用手里的“狼筅”把对方扫倒,然后手持长枪的士兵立刻上前把其刺死。而右面拿五角形藤牌的士兵则是保持阵脚的关键人物。队伍最后面的两个拿“镋钯”的士兵负责阵脚的最后方,并且警戒侧面,必要时支援前面的伙伴,成为第二攻击力量。这十二个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想要取得成功,就必须默契配合。所以戚继光不断和大家强调合作的重要性,并且以一体赏罚来作纪律上的保证。这种战术可以根据情况把队伍一分为二,成为横队跟敌人拼杀;也可以照旧在后面配置两个镋钯手,八个士兵在前面排成横列,长枪手则在藤牌手与狼筅手之间分列。
戚继光手下的士兵大都是朴... -->>
宋朝的时候,有一本书叫《武经总要》,里面详细记载了许多当时新发明的武器。其中,有一种武器叫做“辟历火球”,用火点燃后会爆炸,然后发出像打雷一样的声响。这也许是最早的可以爆炸的武器了。宋朝时对付金兵的入侵,就是用最新的武器——爆炸性火药取得胜利的,采石之战就是其中一个很典型的案例。当时的文学家杨万里记载,采石之战中宋军所使用的辟历炮,就是把硫磺和石灰用纸包上,然后内部分为两节,一节装石灰,另一节装火药。爆炸后石灰四处飞散,可以迷住对方的眼睛。
公元1161年,金国来势汹汹,金国的皇帝完颜亮企图一举灭亡南宋。南宋的形势非常危急,建康府(今江苏南京)都统制王权因无能被罢官,他所率领的一万八千人退至采石,接替王权的将领李显忠尚未到任,军无主将,士气低落,没有人有心情去应战。这时,宋朝统治者派出一个人去慰问那里的官兵,这个人就是中书舍人虞允文。虞允文到达采石后,先重整了军队,鼓舞军心。他对着众多的将士说:“国家遭难,我们的亲人同胞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我们饱受金兵的欺凌,难道还要任由他们欺侮吗?”官兵们一听,都打起了精神,迅速作好了应战准备。完颜亮指挥大军强渡长江,虞允文则命令宋军的战船出击。那时,宋军驾驶的是一种海鳅船,这种海鳅船上面装有踏车,由人用脚踩踏,激水前进。因为金军的船面积比较小,在水里极不稳定,所以宋船乘势冲击,撞翻了很多敌船。同时,为了增加战斗的胜算,宋军燃放了辟历炮。辟历炮点燃后,立即升入空中,然后落入水中浮上来,在敌人面前炸开,发出巨大的声响,跟打雷一样。炮中还混合着大量石灰,如同烟雾一般遮挡了敌人的视线,阻止了金兵的长驱直入。
关于辟历炮的使用在宋朝还有一些记载。公元1207年,金兵攻打襄阳,襄阳守将赵淳命令放辟历炮,声音震耳欲聋,把金兵吓得抱头鼠窜。一次夜间,赵淳让一千名将士带着火箭、辟历炮等武器去偷袭金兵,这一千人到达金兵驻地附近后,就把火箭、辟历炮投入金兵大营,好好折腾了金兵一番。
在南宋的抗金战争中,辟历炮曾经起过很重要的作用。正是因为辟历炮的使用,南宋才一次又一次地挡住了金兵的入侵。在冷兵器时代,辟历炮已经算是很先进的武器了。
三阵第二:天、地、人三阵
日月星辰斗杓,一左一右,一向一背,此谓天阵。丘陵水泉,亦有前后左右之利,此谓地阵。用车用马,用文用武,此谓人阵。
武王问太公曰:“凡用兵为天阵①、地阵②、人阵③,奈何?”
太公曰:“日月星辰斗杓④,一左一右,一向一背,此谓天阵。丘陵水泉,亦有前后左右之利,此谓地阵。用车用马,用文用武,此谓人阵。”
武王曰:“善哉。”
①天阵:依照天象布列阵势。
②地阵:按照地面形状布列阵势。
③人阵:根据人事情况布列阵势。
④斗杓:北斗七星的第五、六、七颗星。
武王问太公:“用兵作战时布下的天阵、地阵、人阵,到底是怎么回事?”
太公说:“根据太阳月亮星辰的位置变换,以及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来判断该在前后左右的什么位置布阵,这是天阵;在丘陵和水泽地带,利用前后左右的方位之分和便利的地形条件来布阵,这是地阵;运用车兵还是骑兵,运用文人智谋还是武将能力,这都要因敌方的状况而采取策略,这是人阵。”
武王说:“您说得对啊!”
天、地、人三阵都是古代打仗的阵法,古代打仗有很多种阵形,本篇说的是最基本的阵形,都是依据身边最常见的事物布阵。首先介绍的天阵,要根据太阳、月亮、星辰及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前后左右位置布阵;然后介绍地阵,要根据丘陵和水泽等地形条件来布阵;最后介绍人阵,根据战车和人马、政治外交和武力进攻等不同的战法来布阵。阵法的布置非常玄妙,在一定的程度上会左右战争的结果。
明末,倭寇在我国沿海地区四处横行,烧杀抢掠,十分嚣张。对此,朝廷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派戚继光去沿海地区剿灭倭寇。戚继光刚来的时候,发现明军被有组织的倭寇屡屡击败。他很奇怪,按说明军是不差的,战斗力不弱,但为什么会战败呢?经过几次思考,戚继光终于‘发现’战斗的成败并不是取决于个人武艺,而是众人的配合。
于是戚继光在训练军队的时候,不仅要求士兵的战斗技术要娴熟,还多次强调每个小队要懂得协同配合。戚继光手下的步兵班都配置有长武器和短武器。长武器中,长枪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它长十二尺,要求必须和敌人保持一定的距离。否则,不但没有刺中敌人,反而还会让敌人进入长枪的范围内,武器就发挥不了作用了。于是,戚继光根据一个步兵班的人数和武器作了如下安排:队长一名,战士十名,火夫一名。这十名战士作为主要的攻击人,挑出其中四名作为攻击的主力,前面再放置四名战士。最前面的两名战士,左边的战士持小的圆形藤牌,右边的持五角星藤牌,之后则有手执“狼筅”的两名士兵,“狼筅”即连枝带叶的大毛竹,长一丈三尺左右。长枪手的后面还有两名士兵,他们带着的武器是“镋钯”。“镋钯”呈山字形,用铁制成,七八尺长,顶端的凹下处放入火箭,即系有炮仗的箭,点燃后可以直冲敌阵。
这种配置左右对称,大家称其为“鸳鸯阵”。队伍最前面左边持小型圆形盾牌的人,要慢速前进,并且手持标枪,主要目的就是引敌人离开最有利的防御位置。如果引诱成功,身后的士兵就用手里的“狼筅”把对方扫倒,然后手持长枪的士兵立刻上前把其刺死。而右面拿五角形藤牌的士兵则是保持阵脚的关键人物。队伍最后面的两个拿“镋钯”的士兵负责阵脚的最后方,并且警戒侧面,必要时支援前面的伙伴,成为第二攻击力量。这十二个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想要取得成功,就必须默契配合。所以戚继光不断和大家强调合作的重要性,并且以一体赏罚来作纪律上的保证。这种战术可以根据情况把队伍一分为二,成为横队跟敌人拼杀;也可以照旧在后面配置两个镋钯手,八个士兵在前面排成横列,长枪手则在藤牌手与狼筅手之间分列。
戚继光手下的士兵大都是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