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la.org,我在明朝当国公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赋税说》一经刊登,就如同在京城里放了一枚特大号的炸弹,立刻将整个京城都引爆起来。
第二天,原本依旧如同平常一样斜挂着一个布袋沿街叫卖报纸的报童们突然发现自己已经不用那么辛苦了,这些报童们刚来到大街便在第一时间被人群包围,许多早已等候在街头的百姓全都蜂拥而至,你一张我一张的将报纸买了下来,有的甚至一买就是好几份。
在这些抢购报纸的人当中甚至还有许多平日里根本不识字的人,当有人问他们为什么买报纸时,这些人却振振有词的说:我是看不懂上面的字,但我可以请识字的人念给我听嘛,当朝的江宁伯亲自写的赋税说,若是不听岂不是太遗憾了。
平民百姓尚且如此,就更不用说那些官员和士绅地主了。杨峰在赋税说里抨击最厉害的就属他们了,杨峰在赋税说里将这些人形容为一只只攀附在大明身上的蛀虫,拼命的吸食着大明的血肉,他们享受着大明带给他们的好处,但却不肯付出哪怕一丝一毫的义务。
每当朝廷需要他们出力的时候他们就会找借口拼命推诿,而反观一旦有了好处他们就会象是闻到了血腥的饿狼一样第一时间往前扑,杨峰将这些人形容为大明的附骨之疽。
随着人们的抢购,杨峰他们印的五千份报纸很快便宣布告竭,接到这个意外之喜的杨峰大手一挥只说了一句话:“再加印一万份!”
看到杨峰的决定,郑妥娘、大玉儿以及一众编辑都劝杨峰要谨慎一些,即便要加印的话加印个两三千份就够了,一万份实在太冒险了,搞不好这么多报纸就得砸在手里。
不过对于众人的劝阻杨峰毫不理会,只用了一句:本伯有银子,赔得起。就堵住了众人的嘴巴,人家有钱任性,你还能怎么着?
不过事实的发展也证明的杨峰的预测是对的,印刷作坊里的上百名学徒和工人加班加点的做事,一份份报纸刚印出来便被报童们拿走,随后便销售一空,到了傍晚时分,印刷作坊加印出来的一万份报纸已经销售出了大半,剩下的一千多份报纸相信第二天也能销售完毕。
随着第七期的《真理报》在京城蔓延开,整个京城都轰动了,第二天的朝会上更是象是炸了锅一样,无数的官员就像是吃了炸药一样向朱由校弹劾杨峰妖言祸国,不少人当场跪在大殿上请求朱由校下旨斩杀杨峰这个国之奸贼。
面对满朝文武的群情汹涌,朱由校的反映依旧不出他们的意料,他不生气也不着急,而是对众位大臣说道:“臣尝闻,理越辩越明,既然诸位认为杨峰说的话都是妖言祸国,那么诸位也可以反驳嘛,只要你们能证明杨峰说的都是错的,那么朕自然不会袖手旁观,要不然朕现在便宣江宁伯上殿让诸位跟他当场对峙,只要诸位能将他说服朕便下旨处置他,诸位爱卿意下如何?”
朱由校的话一出不少人都哑了,经过几次的交锋,这些官员们都知道杨峰可不是那些只会舞刀弄棒的武人,人家不但动手能力强悍,嘴炮那也是极为了得的,没看到上次就连高攀龙这个东林党的领袖也被气得大病一场吗?
想要在朝堂上将他辩倒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小,更何况是人都看得出来杨峰这篇文章纯粹就是赤果果的在拍朱由校的马屁,毕竟赋税交上来巩固的是大明江山,朱由校除非是傻子才会反对呢,杨峰上有皇帝老子罩着,自己手中则握着兵权印把子,他们想要通过朝堂的手段把杨峰搞下来实在是太难了。
赋税说的影响还在继续着,京城是什么地方?这里号称天子脚下,大明最重要的都城,这里所发生的每一件事都会被整个大明的官吏、士绅乃至天下人所关注,杨峰的赋税说一出,一时间可谓是洛阳纸贵,整个京城都在传诵着赋税说。
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所有人都在议论着杨峰的这个赋税说。说实话,从古至今就连种地的老农都知道交皇粮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却从来没有人从一个国家的角度来,专门用大白话来写一片文章阐述赋税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杨峰这篇赋税说洋洋洒洒一共写了一万多字。
它不仅阐述了它的来源,更是将赋税提升到了国家兴亡的角度,由此还对大明各地的士绅商贾进行了强烈的抨击,并断言如果再继续任由这种情况继续恶化下去,大明的灭亡将士迟早的事情,可以说《赋税说》一出杨峰就把整个大明的地主阶层和富商都得罪了。
杨峰这一开地图炮不打紧,随着赋税说的在大明的飞速传播,整个大明就象开了锅一样沸腾起来,一时间杨峰这个名字也再次响彻整个大明,甚至还传到了关外的满清那里。
对于这篇《赋税说》,痛恨它的人当然非常的多,但事无绝对,为这篇文章叫好的人同样也大有人在。就在许多人痛斥杨峰的这种“歪理邪说”的同时,也有不少有识之士站了出来力挺杨峰,而第一个站出来力挺杨峰的不是别人,正是我们的魏公公。
看到这里许多人都感到很惊讶,魏公公贵为九千岁,平日里跟杨峰也没有什么交情往来,甚至在几年前还因为自己麾下银楼的生意问题垂涎过杨峰在海外的那条海上路线,双方虽然没有翻脸,但因此也发生过一些龌蹉的事情,现在怎么会力挺杨峰呢,这不科学啊?
其实说这话的人本身对魏忠贤就不了解,魏忠贤是什么人啊,在杨峰来到大明之前他就是朱由校最信任的心腹,司礼监秉笔太监兼任东厂提督这两个职位就是最好的证明。
朱由校之所以给了魏忠贤这么大的信任不是因为魏忠贤长得帅,也不是因为魏忠贤是陪着他一起从潜邸时就陪着他的老人,否则朱由校在潜邸时身边的太监至少也有几十个,朱由校为什么唯独宠信他一个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那就是魏忠贤能替朱由校搞到银子... -->>
《赋税说》一经刊登,就如同在京城里放了一枚特大号的炸弹,立刻将整个京城都引爆起来。
第二天,原本依旧如同平常一样斜挂着一个布袋沿街叫卖报纸的报童们突然发现自己已经不用那么辛苦了,这些报童们刚来到大街便在第一时间被人群包围,许多早已等候在街头的百姓全都蜂拥而至,你一张我一张的将报纸买了下来,有的甚至一买就是好几份。
在这些抢购报纸的人当中甚至还有许多平日里根本不识字的人,当有人问他们为什么买报纸时,这些人却振振有词的说:我是看不懂上面的字,但我可以请识字的人念给我听嘛,当朝的江宁伯亲自写的赋税说,若是不听岂不是太遗憾了。
平民百姓尚且如此,就更不用说那些官员和士绅地主了。杨峰在赋税说里抨击最厉害的就属他们了,杨峰在赋税说里将这些人形容为一只只攀附在大明身上的蛀虫,拼命的吸食着大明的血肉,他们享受着大明带给他们的好处,但却不肯付出哪怕一丝一毫的义务。
每当朝廷需要他们出力的时候他们就会找借口拼命推诿,而反观一旦有了好处他们就会象是闻到了血腥的饿狼一样第一时间往前扑,杨峰将这些人形容为大明的附骨之疽。
随着人们的抢购,杨峰他们印的五千份报纸很快便宣布告竭,接到这个意外之喜的杨峰大手一挥只说了一句话:“再加印一万份!”
看到杨峰的决定,郑妥娘、大玉儿以及一众编辑都劝杨峰要谨慎一些,即便要加印的话加印个两三千份就够了,一万份实在太冒险了,搞不好这么多报纸就得砸在手里。
不过对于众人的劝阻杨峰毫不理会,只用了一句:本伯有银子,赔得起。就堵住了众人的嘴巴,人家有钱任性,你还能怎么着?
不过事实的发展也证明的杨峰的预测是对的,印刷作坊里的上百名学徒和工人加班加点的做事,一份份报纸刚印出来便被报童们拿走,随后便销售一空,到了傍晚时分,印刷作坊加印出来的一万份报纸已经销售出了大半,剩下的一千多份报纸相信第二天也能销售完毕。
随着第七期的《真理报》在京城蔓延开,整个京城都轰动了,第二天的朝会上更是象是炸了锅一样,无数的官员就像是吃了炸药一样向朱由校弹劾杨峰妖言祸国,不少人当场跪在大殿上请求朱由校下旨斩杀杨峰这个国之奸贼。
面对满朝文武的群情汹涌,朱由校的反映依旧不出他们的意料,他不生气也不着急,而是对众位大臣说道:“臣尝闻,理越辩越明,既然诸位认为杨峰说的话都是妖言祸国,那么诸位也可以反驳嘛,只要你们能证明杨峰说的都是错的,那么朕自然不会袖手旁观,要不然朕现在便宣江宁伯上殿让诸位跟他当场对峙,只要诸位能将他说服朕便下旨处置他,诸位爱卿意下如何?”
朱由校的话一出不少人都哑了,经过几次的交锋,这些官员们都知道杨峰可不是那些只会舞刀弄棒的武人,人家不但动手能力强悍,嘴炮那也是极为了得的,没看到上次就连高攀龙这个东林党的领袖也被气得大病一场吗?
想要在朝堂上将他辩倒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小,更何况是人都看得出来杨峰这篇文章纯粹就是赤果果的在拍朱由校的马屁,毕竟赋税交上来巩固的是大明江山,朱由校除非是傻子才会反对呢,杨峰上有皇帝老子罩着,自己手中则握着兵权印把子,他们想要通过朝堂的手段把杨峰搞下来实在是太难了。
赋税说的影响还在继续着,京城是什么地方?这里号称天子脚下,大明最重要的都城,这里所发生的每一件事都会被整个大明的官吏、士绅乃至天下人所关注,杨峰的赋税说一出,一时间可谓是洛阳纸贵,整个京城都在传诵着赋税说。
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所有人都在议论着杨峰的这个赋税说。说实话,从古至今就连种地的老农都知道交皇粮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却从来没有人从一个国家的角度来,专门用大白话来写一片文章阐述赋税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杨峰这篇赋税说洋洋洒洒一共写了一万多字。
它不仅阐述了它的来源,更是将赋税提升到了国家兴亡的角度,由此还对大明各地的士绅商贾进行了强烈的抨击,并断言如果再继续任由这种情况继续恶化下去,大明的灭亡将士迟早的事情,可以说《赋税说》一出杨峰就把整个大明的地主阶层和富商都得罪了。
杨峰这一开地图炮不打紧,随着赋税说的在大明的飞速传播,整个大明就象开了锅一样沸腾起来,一时间杨峰这个名字也再次响彻整个大明,甚至还传到了关外的满清那里。
对于这篇《赋税说》,痛恨它的人当然非常的多,但事无绝对,为这篇文章叫好的人同样也大有人在。就在许多人痛斥杨峰的这种“歪理邪说”的同时,也有不少有识之士站了出来力挺杨峰,而第一个站出来力挺杨峰的不是别人,正是我们的魏公公。
看到这里许多人都感到很惊讶,魏公公贵为九千岁,平日里跟杨峰也没有什么交情往来,甚至在几年前还因为自己麾下银楼的生意问题垂涎过杨峰在海外的那条海上路线,双方虽然没有翻脸,但因此也发生过一些龌蹉的事情,现在怎么会力挺杨峰呢,这不科学啊?
其实说这话的人本身对魏忠贤就不了解,魏忠贤是什么人啊,在杨峰来到大明之前他就是朱由校最信任的心腹,司礼监秉笔太监兼任东厂提督这两个职位就是最好的证明。
朱由校之所以给了魏忠贤这么大的信任不是因为魏忠贤长得帅,也不是因为魏忠贤是陪着他一起从潜邸时就陪着他的老人,否则朱由校在潜邸时身边的太监至少也有几十个,朱由校为什么唯独宠信他一个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那就是魏忠贤能替朱由校搞到银子...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