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la.org,回到明朝做塞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 对军队就要严格要求,这是朱楧一贯的宗旨,因为军队就是要去跟别人拼命的,想要打败敌人,首先要打败自己,连这么一点点行军的困难都克服不了,寡人还如何指望着你们击败强敌?
朱楧和老朱的治军思想是一致的,就是御下严峻,当年老朱在打天下的时候一名将领丢了城池跑回应天,虽然他已经尽力而为了,实在是当时陈友谅太过强大,并且有常遇春等将领为他求情,但朱元璋还是杀了他。
因为老朱规定,丢失城池的主将一定是死罪不可饶恕,这次你尽力而为跑回来了,我原谅了你。难保下次你尝到了甜头之后,不再尽力,打两下子就跑,回来就说你自己尽力了我又怎么知道真假?我又没有在前线。
所以必须要杀,就是要借你的脑袋告诉所有人,丢失城池之人,罪不可恕,所以你们都要给我玩命去打。就这样才有了洪都硬抗了陈友谅八十多天的奇迹,因为谁也不敢跑了,跑了也是死,还不如跟他们拼了,最起码还能弄个抚恤。自己的家人这一辈子就会有国家给你照顾。
所以朱楧对军队,尤其是军队灵魂的军官要求相当严格,不管是谁,也不管你将来继承的是什么样的高位,进了军校,必须要接受三个月的魔鬼训练,这点小事都抗不过去,养你何用?浪费米饭吗?
天亮之后,朱楧就在侍卫的陪同之下离开了军校,经过自己这几天的观察,他对这所学校的管理状况以及学生们的学习态度还是很满意的。这样的潜力军官才是保卫我肃国的支柱,才值得寡人为你们投资。
但是,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些军官都是世袭的,一个人会干一辈子,不是干两年就调动岗位了,因此这批学员将来继承父亲的职位后,再等到他们将自己的儿子送来培训还有十几年的时间,这十几年的时间内,这所军官学校难道就要荒废了吗?
这怎么可以?这不是巨大的浪费吗?朱楧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办法,军官一时没有了,不是还有士官吗?作为肃国基础战斗组织的核心,他们享受着很高的国家俸禄,怎么能不来这里进行魔鬼训练呢?反正他们也是脱产,在家里自己练习也是练,来到学校集体训练也是练,还能培养团队精神。
从今往后,肃国的士官们都要定期来到这里轮训。他要将肃国的军队都打造成后世的戚家军那样的不可战胜的军队。
军官学校的事情算是告一段了,军校已经上了轨道,暂时不用自己操多少心了,接下来该是解决军队武器的问题了。
就算在古代打仗,武器装备的作用也是十分巨大的,穿着铠甲和没穿铠甲的人拼刺刀是绝对不一样的。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时,汉军和匈奴人的伤亡比例能达到一比五,即死一个汉军,就得有五个匈奴兵抵命,很大程度上就得益于两件武器装备——第一件盔甲,第二件是连弩。
有了这两件在古代杀伤力很大的武器,就算是从小在马背上长大的匈奴士兵也不敢和汉军正面交锋。
清朝末年,洋务大臣李鸿章曾经有一句经典的治军名言——“贵精不贵多,贵器不贵人。”第一句很好理解,就不用解释了。第二句广受诟病,甚至有人说他训练的淮军贪生怕死,导致了甲午之战陆军的惨白,还有他建成的北洋水师的官兵们在主炮上晾衣服,导致了中国第一支近代化海军的覆灭。
持这种观点的人,完全都是那些没有上过战场的穷酸文人,屁都不懂,啥活也不干,只知道站在后面瞎比比。
打仗是什么,打仗说到底就是武器和武器的运用,没有武器一切都是扯淡,有了武器才能运用。而且,到了近代,以热兵器为主的战争年代,使用武器要远比制造武器简单的多。就拿普通的步枪为例,随便一个人教一教他,他也会用,但是若论制造,清朝一直都没能制造出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的枪支。
就体力和智力而言,人和人都是差不多的,就拿我国每年的征兵为例,每年都会征很多兵,这些兵来自五湖四海,虽然有优秀的尖子,但不可能每个人都是军事天才,大部分还是和你我一样的凡夫俗子。就是这样的凡夫俗子,在经过两年的训练之后,一般都能熟练地使用自己手里的武器,但前提是你得有这些武器。
所以,李鸿章才会说“贵器不贵人”,在他的那个年代,搞到一支枪要远比教会一个人用枪难的多。而所谓人的因素,必须要在双方的武器水平差不多的情况下才能起作用,一个普通的妇女拿把枪就可以轻易地打死好几个武林高手,更何况是职业军人?
甲午战争的失败,归根到底还是实力的差距过大,看一组数据就可以说明了。甲午战争一共分为陆战和海战两个战场。在陆地战场上,日本一共派出了十二万人的精锐野战师团,全都装备着近代化武器,接受了良好的训练,是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
但是清朝呢?清朝的军队虽然账面上的数字不少,有几十万人,但是真正参战的只有李鸿章的五万三千淮军,就这他们还要负责防守沿海的炮台,兵力十分有限,打到最后只能临时招募一些新兵凑数,后来著名的军阀张作霖就是在这个时候应征入伍的,其素质可想而知。其他的各大总督只是在后面喊着:“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之类的口号瞎比比,谁也不肯上。由于在太平天国运动之后,清朝对地方上的掌控力变弱,对他们也无可奈何,只能依靠着李鸿章一个人去和日本对抗。
海战就更不必说了,完全就是李鸿章组建的北洋水师去对抗整个日本帝国的联合舰队,南洋和广东这两支水师居然公开宣布独立,眼睁睁地看着日军消灭北洋舰队。
就连北洋舰队的武器装备已经落后于日本了,翁同龢担任户部尚书的那几年,出于私怨处处刁难李鸿章,克扣北洋水师的经费,甚至以给慈禧太后修园子为名挪用了北洋水师不少钱,导致北洋水师的武器装备落后于日本。
当时的日本举全国之力建设海军,为他们的联合舰队装备了大量的速射炮,速射炮采用了当时先进的退管技术,就是大家经常在电影中看到的,大炮每开一炮,炮管就会向后一退,然后自动复位,这就卸掉了大炮的后座力,使得炮手们能迅速地开第二炮。这是一次技术上的革命,采用退管技术的大炮,一分钟至少可以开五炮,快的可以开六到八炮,射速是北洋水师的原装后射炮的六倍。再加上日本当时的大炮都是装备了开花弹,其爆炸的威力甚至可以燃烧钢铁,比北洋水师的实心弹要强的多。
最后,日本联合舰队的航速也比北洋水师快。这就相对于你打王者荣耀的时候,对方的英雄攻击比你高,攻速比你快,还带暴击,移动速度也比你快,请问这怎么打?有资料现实,在甲午海战中,北洋舰队的命中率还是高于日本联合舰队的,但这也没有什么用,人家的火力比你猛,就算命中率低,打中你的次数也比你多。
可惜的是,一百多年以来,研究这段历史的所谓的学者往往都忽视了双方巨大的实力差距,总是将甲午战争的失败归咎于参战清军的贪生怕死,腐败,训练不勤上面,给他们泼了一百多年的脏水。其实,在整个战争期间,清军总体上表现的还是比较英勇的,只是血肉之躯再英勇,也抵挡不住日本的近代化国家机器。
最可笑的还是那个在主炮上晾衣服的言论,居然有这么多国人推崇,美国海军还在主炮上晒胸罩呢,不一样是所向无敌?持这种言论的人不去正是两国当时巨大的实力差距,进而好好建设国家,反而将决定两国命运的一场大战的胜负归结于晒不晒衣服这样的细枝末节上,还美其名曰见微知著,真是无知且无耻,这种言论的盛行只能拉低国人的智商。
真要是打起来都会去拼命的,但问题是你的武器跟人家差太多,人家隔着几里地以外就能打死你,你再英勇,再铁血又有什么用呢?
所以梁启超先生说李鸿章是以一人敌一国,虽败亦不失为一豪杰也,诚哉斯言!
有鉴于此,朱楧决定立即大力发展肃国的军事手工业,由于这个年代还没有工业,他也不会弄蒸汽机等机器化生产设备,所以只能大力发展军事手工业,靠着工匠的手工来打造盔甲和武器。
之所以现在才开始发展军事手工业,是因为第一他之前没有想好军事手工业的发展思路,若是采用唐朝时的... -->>
一 对军队就要严格要求,这是朱楧一贯的宗旨,因为军队就是要去跟别人拼命的,想要打败敌人,首先要打败自己,连这么一点点行军的困难都克服不了,寡人还如何指望着你们击败强敌?
朱楧和老朱的治军思想是一致的,就是御下严峻,当年老朱在打天下的时候一名将领丢了城池跑回应天,虽然他已经尽力而为了,实在是当时陈友谅太过强大,并且有常遇春等将领为他求情,但朱元璋还是杀了他。
因为老朱规定,丢失城池的主将一定是死罪不可饶恕,这次你尽力而为跑回来了,我原谅了你。难保下次你尝到了甜头之后,不再尽力,打两下子就跑,回来就说你自己尽力了我又怎么知道真假?我又没有在前线。
所以必须要杀,就是要借你的脑袋告诉所有人,丢失城池之人,罪不可恕,所以你们都要给我玩命去打。就这样才有了洪都硬抗了陈友谅八十多天的奇迹,因为谁也不敢跑了,跑了也是死,还不如跟他们拼了,最起码还能弄个抚恤。自己的家人这一辈子就会有国家给你照顾。
所以朱楧对军队,尤其是军队灵魂的军官要求相当严格,不管是谁,也不管你将来继承的是什么样的高位,进了军校,必须要接受三个月的魔鬼训练,这点小事都抗不过去,养你何用?浪费米饭吗?
天亮之后,朱楧就在侍卫的陪同之下离开了军校,经过自己这几天的观察,他对这所学校的管理状况以及学生们的学习态度还是很满意的。这样的潜力军官才是保卫我肃国的支柱,才值得寡人为你们投资。
但是,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些军官都是世袭的,一个人会干一辈子,不是干两年就调动岗位了,因此这批学员将来继承父亲的职位后,再等到他们将自己的儿子送来培训还有十几年的时间,这十几年的时间内,这所军官学校难道就要荒废了吗?
这怎么可以?这不是巨大的浪费吗?朱楧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办法,军官一时没有了,不是还有士官吗?作为肃国基础战斗组织的核心,他们享受着很高的国家俸禄,怎么能不来这里进行魔鬼训练呢?反正他们也是脱产,在家里自己练习也是练,来到学校集体训练也是练,还能培养团队精神。
从今往后,肃国的士官们都要定期来到这里轮训。他要将肃国的军队都打造成后世的戚家军那样的不可战胜的军队。
军官学校的事情算是告一段了,军校已经上了轨道,暂时不用自己操多少心了,接下来该是解决军队武器的问题了。
就算在古代打仗,武器装备的作用也是十分巨大的,穿着铠甲和没穿铠甲的人拼刺刀是绝对不一样的。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时,汉军和匈奴人的伤亡比例能达到一比五,即死一个汉军,就得有五个匈奴兵抵命,很大程度上就得益于两件武器装备——第一件盔甲,第二件是连弩。
有了这两件在古代杀伤力很大的武器,就算是从小在马背上长大的匈奴士兵也不敢和汉军正面交锋。
清朝末年,洋务大臣李鸿章曾经有一句经典的治军名言——“贵精不贵多,贵器不贵人。”第一句很好理解,就不用解释了。第二句广受诟病,甚至有人说他训练的淮军贪生怕死,导致了甲午之战陆军的惨白,还有他建成的北洋水师的官兵们在主炮上晾衣服,导致了中国第一支近代化海军的覆灭。
持这种观点的人,完全都是那些没有上过战场的穷酸文人,屁都不懂,啥活也不干,只知道站在后面瞎比比。
打仗是什么,打仗说到底就是武器和武器的运用,没有武器一切都是扯淡,有了武器才能运用。而且,到了近代,以热兵器为主的战争年代,使用武器要远比制造武器简单的多。就拿普通的步枪为例,随便一个人教一教他,他也会用,但是若论制造,清朝一直都没能制造出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的枪支。
就体力和智力而言,人和人都是差不多的,就拿我国每年的征兵为例,每年都会征很多兵,这些兵来自五湖四海,虽然有优秀的尖子,但不可能每个人都是军事天才,大部分还是和你我一样的凡夫俗子。就是这样的凡夫俗子,在经过两年的训练之后,一般都能熟练地使用自己手里的武器,但前提是你得有这些武器。
所以,李鸿章才会说“贵器不贵人”,在他的那个年代,搞到一支枪要远比教会一个人用枪难的多。而所谓人的因素,必须要在双方的武器水平差不多的情况下才能起作用,一个普通的妇女拿把枪就可以轻易地打死好几个武林高手,更何况是职业军人?
甲午战争的失败,归根到底还是实力的差距过大,看一组数据就可以说明了。甲午战争一共分为陆战和海战两个战场。在陆地战场上,日本一共派出了十二万人的精锐野战师团,全都装备着近代化武器,接受了良好的训练,是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
但是清朝呢?清朝的军队虽然账面上的数字不少,有几十万人,但是真正参战的只有李鸿章的五万三千淮军,就这他们还要负责防守沿海的炮台,兵力十分有限,打到最后只能临时招募一些新兵凑数,后来著名的军阀张作霖就是在这个时候应征入伍的,其素质可想而知。其他的各大总督只是在后面喊着:“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之类的口号瞎比比,谁也不肯上。由于在太平天国运动之后,清朝对地方上的掌控力变弱,对他们也无可奈何,只能依靠着李鸿章一个人去和日本对抗。
海战就更不必说了,完全就是李鸿章组建的北洋水师去对抗整个日本帝国的联合舰队,南洋和广东这两支水师居然公开宣布独立,眼睁睁地看着日军消灭北洋舰队。
就连北洋舰队的武器装备已经落后于日本了,翁同龢担任户部尚书的那几年,出于私怨处处刁难李鸿章,克扣北洋水师的经费,甚至以给慈禧太后修园子为名挪用了北洋水师不少钱,导致北洋水师的武器装备落后于日本。
当时的日本举全国之力建设海军,为他们的联合舰队装备了大量的速射炮,速射炮采用了当时先进的退管技术,就是大家经常在电影中看到的,大炮每开一炮,炮管就会向后一退,然后自动复位,这就卸掉了大炮的后座力,使得炮手们能迅速地开第二炮。这是一次技术上的革命,采用退管技术的大炮,一分钟至少可以开五炮,快的可以开六到八炮,射速是北洋水师的原装后射炮的六倍。再加上日本当时的大炮都是装备了开花弹,其爆炸的威力甚至可以燃烧钢铁,比北洋水师的实心弹要强的多。
最后,日本联合舰队的航速也比北洋水师快。这就相对于你打王者荣耀的时候,对方的英雄攻击比你高,攻速比你快,还带暴击,移动速度也比你快,请问这怎么打?有资料现实,在甲午海战中,北洋舰队的命中率还是高于日本联合舰队的,但这也没有什么用,人家的火力比你猛,就算命中率低,打中你的次数也比你多。
可惜的是,一百多年以来,研究这段历史的所谓的学者往往都忽视了双方巨大的实力差距,总是将甲午战争的失败归咎于参战清军的贪生怕死,腐败,训练不勤上面,给他们泼了一百多年的脏水。其实,在整个战争期间,清军总体上表现的还是比较英勇的,只是血肉之躯再英勇,也抵挡不住日本的近代化国家机器。
最可笑的还是那个在主炮上晾衣服的言论,居然有这么多国人推崇,美国海军还在主炮上晒胸罩呢,不一样是所向无敌?持这种言论的人不去正是两国当时巨大的实力差距,进而好好建设国家,反而将决定两国命运的一场大战的胜负归结于晒不晒衣服这样的细枝末节上,还美其名曰见微知著,真是无知且无耻,这种言论的盛行只能拉低国人的智商。
真要是打起来都会去拼命的,但问题是你的武器跟人家差太多,人家隔着几里地以外就能打死你,你再英勇,再铁血又有什么用呢?
所以梁启超先生说李鸿章是以一人敌一国,虽败亦不失为一豪杰也,诚哉斯言!
有鉴于此,朱楧决定立即大力发展肃国的军事手工业,由于这个年代还没有工业,他也不会弄蒸汽机等机器化生产设备,所以只能大力发展军事手工业,靠着工匠的手工来打造盔甲和武器。
之所以现在才开始发展军事手工业,是因为第一他之前没有想好军事手工业的发展思路,若是采用唐朝时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