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la.org,赵云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赵家军是夜战的行家,山贼们没有一个跑掉。
这次,赵云算是领会到赵家军的狠辣,杀掉老子过后,后代斩草除根。
被杀掉贼人的女人,互相指认,除非是真对贼人有刻骨仇恨的,才保住一条命。
赵云也不会当烂好人,杀掉别人的父亲养大人家的孩子,至少目前赵家军实力弱小,得防备住任何人的反扑。
徐庶是第一次见新主公杀人,以前他一直认为对方也就文采出众。
跟着天下有文名且武艺高强的人,他更加热切,恨不能自己没有夜盲症,亲手杀敌。
山寨里面存粮倒不多,金银珠宝折算下来差不多一万金。
难怪有杀人放火金腰带的说法,一个不起眼的山寨都能有这么大的收获,都相当于中等郡城燕赵风味半个月的利润。
赵家的腰杆还很细,第一次与带着黄巾名头的山贼作战。
所有的俘虏包括山下的农户,全部要派人护送回颍川临颍县,由赵家商队水陆兼程,押解到真定。
赵家军是首次越境作战,不得不在猛虎岗停留,发出信鸽,等待临颍来人。
其间,还有一些派出去的贼人回来,劣迹深重的直接一刀砍头。
一直等了两天多,临颍那边赵家的人才过来,想不到领头的竟然是颍川的大掌柜赵青泉,他是赵云管家赵青华的亲弟弟。
这次赵青泉召集了近两百人,一人双马赶来的。
没办法,不想走漏风声,只有把这些人携裹在商队里面,上了船离得稍微远一些再走陆路,也保险很多。
好在来路都很荒凉,赵家的船已经在汝水预备好。
赵云研究古今地名更替,发现河南是被祸祸得最惨的。
古代叫宁邑,后来叫新乡;古代叫应城,后来叫平顶山。
古代叫怀州,后来叫焦作;古代叫颍川,后来叫登封。
古代叫归德,后来叫商丘;古代叫汝南,解放后竟然叫驻马店!
优雅大气的地名,生生变成了新农村。
春秋时期的驻马店一带,属于蔡国。
蔡是个小国,最大的特点是容易欺负,被邻居楚国活捉过一次话事人蔡侯,灭过两次国。
汝南这个名字,始于西汉高帝二年。
在汝水之南建汝南郡,郡治在上蔡,即前面那个悲催蔡国的首都、建国后的驻马店市上蔡县附近。
到东汉时期,门阀大族形成,人们喜欢标榜自己的祖籍所在地和家族,显摆自己的出身。
汝南袁氏是这时的一个著名世族,四代人中有五个人位居三公之位,号称四世三公。
袁绍就是这个家族的后人,一般自我介绍的时候都说自己是汝南袁氏,教人肃然起敬。
如果他说驻马店袁氏,别人大概就要问他卖不卖十三香。
汉顺帝时,汝南郡领三十七县,郡治迁至平舆,在两千年后平舆县境北部的射桥村。
郡治所在地,是淮水边最大的水码头,就是中下游的寿春和广陵都比不上。
过了猛虎岗,接近汝南郡的中心区域,人烟稠密起来,再也没有了以前的荒凉景象。
然而,赵家军还是发现,农民们的日子过得很是凄惨,绝大多数衣衫褴褛。
当然,也有可能他们在劳作没有穿上见客的衣服。
天气炎热,一路看去,不少男人脱掉上衣在田间劳作,身上瘦骨嶙峋。
赵家部曲,不少当初都是逃荒讨饭出来的,也有曾当过山贼的。总起来讲,大家都农民出身。
真定的富庶和汝南的贫困,形成强烈的反差,一个个对赵家的归属感更近了一分。
徐庶的感叹是最深的,每天早上,赵家军除了一部分人在警戒,其余人都在修炼导引术。
那一大片人,云蒸霞蔚的情景,让他感动莫名,连基础的部曲都能修炼。
他个人觉得比这些人高了很多层次,定然可以获得导引术。
赵云原本以为游侠儿肯定有自己的导引术,不管好坏,到了一定的年龄替换,说不定两种功法还互相排斥。
后来才知道徐庶居然没有,也是习惯性思维,赵家上到家主下到仆从几乎人手一本。
自然,赵云不是吝啬之人,找了一本习练全身筋骨的给他。
赵家的导引术,分门别类,一般的军士,都是以强壮臂力为主。
徐庶上阵厮杀的机会不多,强身健体就是最适合的。
一路上都是骑行,尽管道路不怎么好,两天之后,一行人赶到汝南。
作为郡城,汝南的防御和颍川相比,差了好几个档次。
阳翟城墙的高度,应该在十米左右,而这里的最高处只有七米左右。
到了汉末,赵云随时都在吐槽古人的计量单位,一整就是十几丈高。
以城墙为例,一米等于三尺,七米是二十一尺,也就两丈一,随便扎一个云梯就能搭上城头。
南方少马,突然出现的马队,整齐有序,让汝南人很是惊慌,难道天使到了?
袁家是本地最大的家族,就是袁家人偶尔回来祭祖,加上拉车的马,不会超过一二十匹。
在外面行走的部曲,每一个人都懂得驯马。
只见两马一排,一匹马上面有人,另一匹马上驮着行李,并排而行。
有心人开始数数,看看究竟有多少匹马。
最前面是赵云,玄色披风,头上扎着英雄巾,俊俏的脸上略显稚嫩,看上去威武不凡。
紧随其后的就是徐庶,他毕竟是个聪明人,在驯马上已经有了一定心得。
也许纵驰如飞还差点,在平... -->>
赵家军是夜战的行家,山贼们没有一个跑掉。
这次,赵云算是领会到赵家军的狠辣,杀掉老子过后,后代斩草除根。
被杀掉贼人的女人,互相指认,除非是真对贼人有刻骨仇恨的,才保住一条命。
赵云也不会当烂好人,杀掉别人的父亲养大人家的孩子,至少目前赵家军实力弱小,得防备住任何人的反扑。
徐庶是第一次见新主公杀人,以前他一直认为对方也就文采出众。
跟着天下有文名且武艺高强的人,他更加热切,恨不能自己没有夜盲症,亲手杀敌。
山寨里面存粮倒不多,金银珠宝折算下来差不多一万金。
难怪有杀人放火金腰带的说法,一个不起眼的山寨都能有这么大的收获,都相当于中等郡城燕赵风味半个月的利润。
赵家的腰杆还很细,第一次与带着黄巾名头的山贼作战。
所有的俘虏包括山下的农户,全部要派人护送回颍川临颍县,由赵家商队水陆兼程,押解到真定。
赵家军是首次越境作战,不得不在猛虎岗停留,发出信鸽,等待临颍来人。
其间,还有一些派出去的贼人回来,劣迹深重的直接一刀砍头。
一直等了两天多,临颍那边赵家的人才过来,想不到领头的竟然是颍川的大掌柜赵青泉,他是赵云管家赵青华的亲弟弟。
这次赵青泉召集了近两百人,一人双马赶来的。
没办法,不想走漏风声,只有把这些人携裹在商队里面,上了船离得稍微远一些再走陆路,也保险很多。
好在来路都很荒凉,赵家的船已经在汝水预备好。
赵云研究古今地名更替,发现河南是被祸祸得最惨的。
古代叫宁邑,后来叫新乡;古代叫应城,后来叫平顶山。
古代叫怀州,后来叫焦作;古代叫颍川,后来叫登封。
古代叫归德,后来叫商丘;古代叫汝南,解放后竟然叫驻马店!
优雅大气的地名,生生变成了新农村。
春秋时期的驻马店一带,属于蔡国。
蔡是个小国,最大的特点是容易欺负,被邻居楚国活捉过一次话事人蔡侯,灭过两次国。
汝南这个名字,始于西汉高帝二年。
在汝水之南建汝南郡,郡治在上蔡,即前面那个悲催蔡国的首都、建国后的驻马店市上蔡县附近。
到东汉时期,门阀大族形成,人们喜欢标榜自己的祖籍所在地和家族,显摆自己的出身。
汝南袁氏是这时的一个著名世族,四代人中有五个人位居三公之位,号称四世三公。
袁绍就是这个家族的后人,一般自我介绍的时候都说自己是汝南袁氏,教人肃然起敬。
如果他说驻马店袁氏,别人大概就要问他卖不卖十三香。
汉顺帝时,汝南郡领三十七县,郡治迁至平舆,在两千年后平舆县境北部的射桥村。
郡治所在地,是淮水边最大的水码头,就是中下游的寿春和广陵都比不上。
过了猛虎岗,接近汝南郡的中心区域,人烟稠密起来,再也没有了以前的荒凉景象。
然而,赵家军还是发现,农民们的日子过得很是凄惨,绝大多数衣衫褴褛。
当然,也有可能他们在劳作没有穿上见客的衣服。
天气炎热,一路看去,不少男人脱掉上衣在田间劳作,身上瘦骨嶙峋。
赵家部曲,不少当初都是逃荒讨饭出来的,也有曾当过山贼的。总起来讲,大家都农民出身。
真定的富庶和汝南的贫困,形成强烈的反差,一个个对赵家的归属感更近了一分。
徐庶的感叹是最深的,每天早上,赵家军除了一部分人在警戒,其余人都在修炼导引术。
那一大片人,云蒸霞蔚的情景,让他感动莫名,连基础的部曲都能修炼。
他个人觉得比这些人高了很多层次,定然可以获得导引术。
赵云原本以为游侠儿肯定有自己的导引术,不管好坏,到了一定的年龄替换,说不定两种功法还互相排斥。
后来才知道徐庶居然没有,也是习惯性思维,赵家上到家主下到仆从几乎人手一本。
自然,赵云不是吝啬之人,找了一本习练全身筋骨的给他。
赵家的导引术,分门别类,一般的军士,都是以强壮臂力为主。
徐庶上阵厮杀的机会不多,强身健体就是最适合的。
一路上都是骑行,尽管道路不怎么好,两天之后,一行人赶到汝南。
作为郡城,汝南的防御和颍川相比,差了好几个档次。
阳翟城墙的高度,应该在十米左右,而这里的最高处只有七米左右。
到了汉末,赵云随时都在吐槽古人的计量单位,一整就是十几丈高。
以城墙为例,一米等于三尺,七米是二十一尺,也就两丈一,随便扎一个云梯就能搭上城头。
南方少马,突然出现的马队,整齐有序,让汝南人很是惊慌,难道天使到了?
袁家是本地最大的家族,就是袁家人偶尔回来祭祖,加上拉车的马,不会超过一二十匹。
在外面行走的部曲,每一个人都懂得驯马。
只见两马一排,一匹马上面有人,另一匹马上驮着行李,并排而行。
有心人开始数数,看看究竟有多少匹马。
最前面是赵云,玄色披风,头上扎着英雄巾,俊俏的脸上略显稚嫩,看上去威武不凡。
紧随其后的就是徐庶,他毕竟是个聪明人,在驯马上已经有了一定心得。
也许纵驰如飞还差点,在平...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